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

难得在内地影院看到一部泰国电影,夹在国庆档尚未褪去的余温中,依旧受到不俗评价,口碑与票房齐飞。没想到除了鬼片和小清新爱情,竟然也有让人看得如此热血沸腾的泰国电影!

堪比杂志封面的海报上,一水儿的胶原蛋白。同样是青春片,差距还真的蛮大的,谁说青春片就得有谈恋爱和学渣逆袭?

故事开始于一段学霸与学渣的友情。入学之初,学霸小琳与学渣Grace成为了好朋友。热情开朗的Grace是学校戏剧社的红人,但学校规定学分不达标就不能参加舞台剧表演。换句话说,你一个学渣还发展什么兴趣爱好!

为此Grace求助于小琳,可惜学渣逆袭这事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补习显然是没用的,以至于试题和老师给Grace的补习题一模一样也无济于事。没办法,小琳只能给Grace传递了一块承载友谊的小橡皮。

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_第1张图片

谁的第一次不紧张呢?钟表的指针,按动的铅笔芯,导演有意让这些特写镜头加重了剧情的紧张感。但是对于一个连老师泄题都帮不了她的学渣来说,真的连作弊技术都很烂呢!

托小琳的福,Grace的成绩顺利达标。而这起“成功案例”,也为小琳带来一条生财之道。Grace的男友小巴(有没有觉得很像彭于晏+二宫和也?)告诉小琳,还有很多有钱的学渣想要通过小琳帮他们作弊来换取高分,按照每门考试3000泰铢(约合人民币600元),每学期13门考试来算,小琳一学期便能赚到23.4万泰铢。

像小琳这样的学霸简直是学渣们的福音,只要她愿意,作弊市场的大门随时为她打开。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了吧?(不正经地笑.jpg)

当然,学霸嘛,都是有点小清高的,小琳没有一口答应这样的提议。但想到自己并不富裕的家庭和一件衬衫穿很多年的父亲,她的内心有些动摇了。尤其是当她看到父亲抽屉那张所谓的赞助费收据,以及和收据一起散落的离婚协议书后,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吧,是学校不仁,并非我不义,至少我是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虽然在小琳和学渣们看来,这是各取所需,但作弊毕竟不是件拿得上台面的事。为了避人耳目,小琳和学渣们约定以四首钢琴曲的指法来代替ABCD四个答案,以钢琴补习的名义来发展“会员”。

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_第2张图片

其实对学渣们来说,记住四套钢琴手法并非易事,明明有更简单好用的方法(咳咳,我什么也不知道),但导演用音乐的表现方式给这场作弊增加了几分节奏感。看着他们翻开试卷、按动铅笔的样子,配合默契得如同一首协奏曲。这一刻,你的三观或许会被带偏,因为你一定会为他们巧妙的作弊技法而称赞,为他们成功作弊而兴奋。

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_第3张图片

但小琳的作弊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另一个学霸班克的举报,小琳被请去教务处“喝咖啡”。

面对学校的批评与处分,小琳反而义正言辞得像个侠客。不仅坚称自己这样的赚钱方法没什么不对,还顺便批判了一把学校的腐败。

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_第4张图片

这一次的失利并没有让小琳等人就此收手,他们决心干一票大的。即小琳帮小巴和Grace通过美国的STIC考试,而她自己借此获得一笔留学经费,60万,小琳又一次折服了。

比起传个纸条,带个入耳式耳机来说,小琳的计划要宏大的多。她决定利用时间差飞去最先进行考试的澳洲,背下答案后用手机传回来。导演,你们真的是泰会玩!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小琳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忙,他就是记忆力超群的班克。班克的家庭条件比小琳更差,对他来说,好成绩是他唯一的优越感。因此,小琳的行为让他觉得不齿。但是,你尽管去高尚,生活会逼你就范。

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_第5张图片

不得不说,小琳有作弊的胆量,更有作弊的智商。她不仅制定了完美的计划,还进行了多次演练。这里就不剧透这项计划有多完美、小琳的思维有多缜密了。只想说,这一场作弊戏分分钟拍出了谍战片的紧张感。

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_第6张图片

观众一边担心小琳和班克能否顺利把答案传回国内,一边又要为他们是否会被监考官抓到而捏着把汗。夸张是夸张了点,但不仅带感,更有代入感,看得人血脉喷张,三观跑偏+1。

原来,青春片还能这么玩?!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部《作弊宝典》,那就是对导演的误读了。

电影中的STIC考试是虚构的,但现实中的SAT作弊案是真实存在的。2014年的SAT亚洲作弊案曾导致中日韩泰等国众多考生的成绩被取消。

有应试教育的地方都一样。考试选拔的制度本身没错,错的是分数至上的观点,所以才会有人铤而走险。而作弊就像吸食鸦片,有了第一次尝鲜的快感,就很难轻易收手。

导演尽可能地让把小琳的作弊行为塑造得“合理化”,实际也是对教育制度与问题的拷问。

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_第7张图片
优等生被当作招生宣传工具

学校将学生当作营利的工具,老师以补习班的名义向交钱的学生泄题。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成绩,于是学生被逼得靠作弊来换取奖励。在学校里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走出学校,又以金钱来划分社会等级。

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_第8张图片

所以,便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不作弊就考得差,作弊却未必被发现;成绩好不一定有更多机会,但有钱却可以搞定很多事。

小琳也好,班克也罢,他们都是阶级的底层。赖以自豪的好成绩并不能改变他们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现状,但金钱却给他们带来了短暂的尊严。小琳那一次次有韵律的铅笔按动,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的催眠?她T恤背后的那一行字“Make it happen”是对作弊成功的祈福还是为改变现状在打气?

更为讽刺的是,四人商讨作弊计划的秘密基地竟然是在“诚信商务印刷”的库房里。(导演设置了辣么多“小心机”……)

不过电影终究是电影,总要有点正能量的东西来压(过)镇(审)。当小琳终于明白“出来玩迟早要还”的道理时,她告诉Grace和小巴:大学不止有选择题。的确,人生也不止是选择题。而离开小琳的Grace和小巴,应该很快会找到新的替代者。

导演没有再深挖四人接下来的命运,但这看上去三观很正的结局,却是全片最丧的地方,因为这就是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部看得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居然靠作弊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