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雪国》——他们虚无在纯真的冰雪国度中

今天看完了川端康成的《雪国》。那是作者用心灵构建起的徒劳虚幻纯净的世界。

图片发自App

川端康成其实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热爱旅游,常困于抑郁,又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的影响,所以写出的文字都好似在隐隐作痛。而《雪国》也不例外。

《雪国》里只有三位重要人物——驹子,岛村和叶子

小说描写的是驹子和岛村的爱情故事。这篇小说和平时多出现的小说不同,读者读完全书,还会依然对主人公的内心和外在条件有一种朦胧感。

整篇小说一口气读完,那感觉,就如同在雾里看到美丽女子微笑着又悲凄地揩泪。

「徒劳」二字可以说是小说的题眼了,而这便代表了一种虚无主义,男主人公信仰的,其实也是川端康成信仰的。

岛村看着对自己难舍难分的驹子,看着对驹子深深依恋的自己,却觉得一切都是虚无,即使他想缠绵驹子柔软的身体,和纯净的灵魂,却终究被内心的无意义打倒。

而驹子,在我看来是一位喜怒无常的姑娘,这般令人捉摸不定的外在心情表现,我其实很能理解,因为我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人。

她的喜怒无常是因为,向往的和真正要做的,冲突不相融。她其实是向往和岛村一起生活的,也不喜欢陪酒和艺妓的工作,却日日夜夜被迫接受着酒精的微醺。

那叶子是谁呢?

在小说里叶子是一个眼神澄澈认真的孩子,有人把她解读为驹子的精神象征——至纯至净。驹子和叶子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嫉妒,是身体与魂灵的关系。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雪国》——他们虚无在纯真的冰雪国度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我在看的时候,单纯陷于不甚曲折的情节和作者的写作功力,完全没有解读出虚无这一概念。

我感慨于作者好多次写驹子的容貌,而且是大片大片,整段地写,每次都不重样儿。因此在读的时候,便暗自决定读完后要把那些细节摘下来慢慢品读了。

川端的悲伤不像庆山。庆山的悲伤是外露的,字里行间都有,而川端的悲伤以若隐若现的形式,春风拂面似的沁入读者心田。

读完之后,觉得疑惑不解,总感觉只是尝了些皮肉,未参透其中真滋味,于是纠结于是否去看看知乎。

知乎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地方,看完了官方解读,自己的感悟便会被淹没干净,最好的情况才是露出几点端倪,但总是默默无语了。

我生怕自己的东西被抢走,便不想看答案。我在心里用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安慰着自己,而且疑惑着「他们的解读就一定准确吗」的问题。

但终究抵挡不住看专业人士解读的好奇。

看了专业书评才发现,原来被我粗略扫过的字句中藏匿着那么多玄机。而且看书前先了解下作者的资料,也有助于理解,因为百度里明显写着川端康成被虚无主义深深影响。


用故事而非概念感悟了「虚无主义」,欣赏了精道的描写和不俗的辞藻,又在亲身经历中总结了读书的二三tips......如果不是在茫茫图书中拿起《雪国》,便无法将如此美好的体验收入囊中。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雪国》——他们虚无在纯真的冰雪国度中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晚安,愿你每天都收获点儿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雪国》——他们虚无在纯真的冰雪国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