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阿光(ID:MarkQin25)

#智慧如你,喜欢请关注我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张图片

编辑:阿光 |图片:网络

ID:MarkQin25

转载请联系作者

最近被称为“眼泪收割机”的电影《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好评不断,在《复联4》的压力之下依然势不可挡,突破重围,连续多日票房亚军。

这部影片直译名叫《迦百农》

迦百农,英文叫做Capernaum,在圣经中的一个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是耶稣曾经传讲福音的地方。

它曾是一座无比繁华的犹太城、港口城市,也是耶稣后面传讲福音的一个中心,耶稣的第二故乡,在这个地方发生了很多神迹。但是迦百农的人民却不愿意相信耶稣并将他赶出城外,这座没有信仰的城市也终究应验了耶稣的预言走向毁灭,变成了一座废墟。所以,迦百农也被叫做“被上帝遗弃的城市”。

曾经发生神迹的地方却变成了一片一片狼藉的废墟,所以迦百农这个词也有“混乱”、“失序”的意味。

就像电影中的主角zain(赞恩),过着仿佛被上帝遗弃的生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充满味道和深意的名字。

导演: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1974年2月18日出生于黎巴嫩巴布达特,黎巴嫩导演、编剧、演员。

《何以为家》是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黎巴嫩电影,所以这次对于娜丁而言是一件大事,紧张与兴奋相伴。

从去年戛纳至今,《何以为家》已在全世界收获极大赞誉。那为何这样一部影片会牵动这么多人的心?

娜丁坦言,“我认为虽然这是一部讲述黎巴嫩故事的电影,然而,这个故事是针对所有没有获得基本权利、教育、健康和爱的人的故事。这个黑暗的世界里的人物状态,是一个时代的症状,是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命运。”

“在黎巴嫩,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儿童遭受痛苦,”娜丁说到。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2张图片

整部影片凸显真实二字。

娜丁从未想过用职业演员来扮演角色,因为经历着此种生活的人,会做出最本能的反应并在镜头前展现出无法复制的魅力。

拍摄时,现实和拍摄内容的同构,也时常震撼到剧组同仁们。

“当希拉尔在电影中被捕时,我们拍摄了这一幕。两天后,扮演希拉尔的约丹诺斯• 希费罗在现实生活中被捕,因为和她的角色一样,现实中她也没有任何证件。电影中,被送进监狱时的眼泪是真实的,因为她经历了这样的场景。”

约纳斯也同样如此,在拍摄期间,扮演者因为亲生父母被捕,不得不与选角导演一起生活了三周。

娜丁坦言,“所有这些故事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的时刻,无疑为这部电影的真实性做出了贡献。”

三年调研,六个月的拍摄,500多小时的素材,2年的后期制作,12小时的粗剪版本,到如今的2小时完成版,前前后后五年时间换来了娜丁希望的呈现结果。

“我希望,我的电影能够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是娜丁做电影的意义。

展现社会困境,并不是《何以为家》成片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带来改变,才是影片的价值。

娜丁表达其影片背后的诉求:“想要促使相关负责人制定法案,为保护受虐和被忽视的儿童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体系的基础。给孩子一个单纯的环境,而不是让他们的诞生只是上帝的旨意,或是性冲动得到满足的结果”。

改变的进程无法一蹴而就,好在,改变正在点点发生。

影片上映后,黎巴嫩相关部门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付出行动。。。

电影,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一次,《何以为家》做到了。

改变还在继续。。。


《何以为家》

01

生而不养视为罪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杂乱无序的贫民窟。

一群青少年在彼此追逐打闹。

镜头切换,少年们冲进一个废弃的房间。

在里面手舞足蹈,兴奋异常,好像在庆祝胜利一般。

对着彼此吞吐烟圈,以此庆祝快乐。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3张图片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位。

赞恩出生在巴黎嫩的一个贫民窟中,兄弟姐妹有很多。

作为家中长子,年仅12、13岁就开始分担家庭重担。

在父母的指导之下骗取药店似成瘾处方药,研磨成粉,融进衣服,带进监狱售卖。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4张图片

本该上学读书的年级,为维持生计,只能选择在房东的店里打工,扛水、卸货、送煤气,厌恶房东儿子的同时还要学会隐忍。

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承担,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

在妹妹萨哈儿出现生理反应之后,为避免被父母亲卖出送人。

赞恩偷偷帮妹妹清洗内裤,用自己的背心为其制作卫生用品,并警告妹妹一定不要告诉父母。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5张图片

本以为事情会这样悄无声息隐瞒下去,

但,结果事与愿违。

11岁的妹妹被卖给房东的儿子,赞恩愤怒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却换来父母的怒骂踢打。

赞恩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开始一个人在外流浪。

对于一个年仅12、3岁的孩子来说,在外流浪是何等的凄苦?

没有食物、没有住处、没有工作

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个内心善良,但处境堪忧的埃塞俄比亚女工泰格斯。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6张图片

虽然生活困苦,再加上面临着身份到期的而无力从黑贩那里购买身份证的困境,泰格斯依然选择收留了赞恩。

但好景不长,随着泰格斯被抓捕,赞恩失去了庇护所,又开始了流浪,不过这次是带着泰格斯的孩子约纳斯一起。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7张图片

为了养活自己和约纳斯,赞恩,想尽各种生存办法。

变卖家中物资,制作成瘾药售卖,伪装成叙利亚难民领取物资。

这些场景是我看整片中最为感动的地方,被主人公的担当、责任和勇气所感动。

即使很努力生存,但改变不了现实情况。

为了让自己和约纳斯脱离这样的生存困境,赞恩将约纳斯“交付”给人贩安置在条件好的地方,并换取偷渡出国的机会。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8张图片

面对,约纳斯被迫送走,许久未流泪的赞恩止不住的流泪,充满了不舍和痛苦。

为了拿到自己的身份证,离家又归的赞恩不但没有得到父母亲的关心,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9张图片

相反是再次的拳打脚踢,甚至出口毒骂。

意外得知自己的妹妹大出血而死,陷入愤怒的赞恩举刀冲入了房东的店里,刺伤

房东的儿子。。。

剧情到这,基本处于尾声。

从故事开始至此,小小年纪的赞恩,表现的是超乎同龄人该有的冷漠,脸上从未有过笑容。

02

为人父母,你配吗?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经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这个时代,各个证件、培训有很多,每一个专业工作都需要持证上岗,但唯独父母没有证,也不用持证上岗。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0张图片

对于出生在这样家庭的赞恩来说,他就是一个生产工具,时刻为家里的生计忙活着,而他的妹妹们则是换取物资的宝贵筹码。

这是一个悲哀的事情,也是一个让人无奈的困境。

即使自己离家出走,父母亲也没有关心过分毫,回到家中换来的只是辱骂和责怪。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1张图片

自己的女儿死于大出血,也没有从父母亲身上看出半点因自责而表现的难过。

自己的孩子出生没有出生证明,为人父母竟不知道孩子的年龄!

然而面对这些的时候,他们还义正严辞的说:“这不是我们的错”。

父亲毫无亲情的表达让人生出愤怒

“我也是这样出生的,这样长大的,我做错了什么?”

“我这是为了让她摆脱痛苦”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2张图片

母亲的回应更是可笑

“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

为了让孩子活下去,我愿意犯下千种错误。

他们是我的孩子,没人有权批评我,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3张图片

赞恩说,

关于童年,我日后能记住的只有

暴力、辱骂、殴打,链子、管子、皮带打在身上的感觉。

他们说过最好听的话是:

“滚,婊子的儿子”

“滚,你这垃圾”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4张图片

为人父母,别人确实没权利批评他们,但并不代表这是合理的!

电影中,作为一个哥哥,赞恩承担了本应承担的责任,讽刺的是他的父母却是严重的不合格。

既然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就不要诞生下一代。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5张图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工具,也不是你的筹码,更不属于你。

孩子是爱的结晶,上帝赐予的礼物。

03

家,何以为家?

家,什么是家?

是有个四面墙壁,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吗?

对于赞恩来说,什么是家?

是生他的那个贫民窟吗?

让他受尽了苦楚和冷漠的地方,给了他一个家的温度了吗?

赞恩说,“我活在地狱里,不过是生活里煎熬的一块烂肉.....

我以为我们会成为好人,被人爱戴......”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6张图片

有人说,有爱的地方就是家。

电影中,泰格斯的生活非常困难,面临着被驱逐出境的危险。

但,依然选择收留了赞恩。

在和约纳斯一起生活的时间里,是赞恩唯一一次露出笑容。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7张图片

在这个地方,虽然四处简陋,生活拮据,但,赞恩体会到了爱和接纳。

可以夺走泰格斯的一切,但,孩子是她的底线。

即使在最后被捕的情况中,这道底线依然没有被突破。

这仅存的母爱光辉照亮了整部影片,和赞恩父母形成强烈对比。

《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_第18张图片

真正的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有四面围墙可以遮风避雨。

而是充满了爱、陪伴和关心,充满了安全感和幸福感,她是一个人的安全天堂。

对于孩子而言,家是他接触世界的第一站,能够让他茁壮成长的乐园。

里面充满了对孩子的尊重、理解、接纳、爱和陪伴。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儿女,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 end —

往期文章推荐

为什么很多成功企业家在创业之前都做过老师?

完美男孩的另一面

你的学习方法对了吗?

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这群人却在关注着过六一的孩子?

2分钟感人视频点击破600万:科技永远无法取代爱

原文链接:《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以为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