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脚尖

人的状态不止有‘静’与‘动’两种,在两者之间还有一种过渡模式。有人喜静,厌热闹,好静的人身处热闹场合会很不自在;有人喜动,厌独处,好动的人在安静的环境下焦躁不安。不过谁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一种状态,都在不受控的大环境里不断变换处境。还有一种中间状态叫做平淡,唯有此时内心既不恐静、也不惧躁,不过这种状态往往很短暂,稍不留神就陷入两极中。能够操控本心的是那些自律性很强的人。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修行无非就是自律、再自律。虽不说像圣人那般忍修,使人格近完美化,但谁也不可能一生无律。身在体制内、社会下、团体中、家庭里都会不由自主的控制自己,只是深浅和方式的不同,造就了人生轨迹的异别。就像孙悟空一样,带上紧箍咒的那一刻,就再也不是天地无惧,六界不受的顽猴了!“人”从出生那刻起,就如带上紧箍咒的猴子,无冥就成了体制内的一份子了,为他人、为自己开始了一生艰难的修行。

对于即将奔三的我,已经历了很多人生转折。而记忆深刻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近八年来的三个拐点,这几次都向着好的方向迈进。不同与别人的是,从小我的每次决择都是自己把握的,倒不是不需要别人帮忙把关,而是无法依靠。可能环境所致,也可能思维过于超前,我的选择只有自己懂,甚至都无法用言语阐述出来,所以只能自己给自己把脉。累不累?累!!!这个“累”字自在二十五岁以前我是真感觉到了,到现在已经完全放下了。人活着谁不累呢?!可回想之前操的那些不落好的闲心,哪一回又是为了自己的?至亲都不会理解(.省略一万字),何况旁人?!如今这般独善其身倒轻松多了。

曾经羡慕那些从出生到工作,再到结婚生子都有人给安排好了的幸运儿,一切的一切都不须费心。现在看来很是不以为然。我开始庆幸和习惯靠自己努力所获的一切。生活就要充满不确定性才有趣,诸如体制单位许多的人,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又不能做其改变,任由时光渐渐泯灭了原有地活力,只剩悻悻度日了。所以能够拥有一个自己主宰的人生是可贵的。

一切都是从心态转变开始的。两年前的我根本不会意识到,一个习惯会给我带来莫大的改变。

那是16年的晚春初夏交替之际,北方才刚刚结束寒冷天气,惠风和畅,一时绿装素裹崭露头角,园子里群芳争艳,千娇多媚,弄人心弦。随之衣物渐减,骨子里都透着清爽劲。正当沉醉北国之春的我们,突然接到通知,要即将进入深山工作一年,得知条件简陋、且没有网络信号,心里顿时沉下去。那这一年干什么呢?该怎么过呢?一时脑海里飘过N个应对方案……

遥想应景的艰苦环境时,突然想起来一首歌《小白杨》,这个时候才稍懂作者创作那首词背后的出意。正是在那种人烟罕迹,极为荒芜简陋的环境下,身边一棵草、一棵树,乃至天空偶尔飞过的鸟儿都能与之产生共鸣。那么小白杨对那个哨所的所有战士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共鸣和亲密无间的战友情。想到此,提笔速成一篇《由小白杨触发的感想》,这便是我的第一篇随笔。随后暗给自己定下计划,往后一年枯燥的日子,正好借此安静多动笔,一则打发时间,不至心无所驻;二则练练字,沉淀自己。自此养成了时常动笔的习惯。

踮脚尖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记得第一篇随笔也就七八百字,那就是我当时的水准。第二篇千字左右,再往后以每篇两三百字的增速稳步提升。而这期间也是最吃力的时段,随心感想往往无从下笔,怎么说都别扭,一个词、一句话,反复改还不能如意。好几篇卡在千五左右字数时,心劲不足只能匆匆收笔。就像最初跑步,一千米都很痛苦,但长期坚持不懈,往后两千米、三千米、五千米……都不在话下。那时候没有什么写作技巧,文字运用生疏,文体显稚嫩,好在大方向没毛病,还算成章。那段时光不但没虚度,反而很充实,每一篇结完都有说不出的畅快感,那是自己孕育出的文字,看着它们落地开花,幸福满满。在提笔沉重的十几篇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及掌握了如何下笔的技巧。兴致高时,根本无须构思,坐下提笔就来,写了第一句,后三句就有了,写完第一段,中间结尾都有了,往往笔在前,意随后,洋洋洒洒一席文。我想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灵感”吧。有时候你费尽心机去找它,却不见踪影;有时你不管,它却主动来找你。

那会初渉文海,胆子大,各种大话题都敢碰,反正我又不是大作家,不必严谨的从学术角度出发,怎么想就怎么表达,畅所欲言。当然了,思想在前做支撑,笔下技法次要,思想触及不到,技再好,文也无味。陌生领域的碰撞与高手过招,让我在短时间内吸收和学习了众多长处。事实证明我的路线是正确的。

我喜欢跑完步后坐在书桌前写字的感觉。运动中充分释放堆积的能量,同时将不良情绪及体内毒素跟随汗腺排出,大汗淋漓后有种说不出的畅快感,身体累了,心却更加安静从容了。当气贯全身时,所作的文字也充着一股豪情,这是尚武人的精神和魄力通过另一种途径的表现。强身为刚,书墨为柔,两者相辅相成,刚柔并济,流淌出来气息的才不至一味地阴柔或刚强。就如剑法高超的李白,诗句中都透着豪迈;而纯儒之士的杜甫,多是悲天悯人。

想来16年还真是我的收关之年,收获甚多。更庆幸的是真正沉淀了自己,降服了那颗二十多年来浮躁的心。从前怕独处,百般抓挠,现在生怕谁来打扰属于我的安静时光。人的灵魂注定摆脱不了孤独,与其空置着,不如寄托在能够提升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清晰记得以前走路步子急,同行者比我高出一头的都没我快,我还抱怨他太慢。现在纵然再有急事,步伐也很沉稳。不是我有意放慢脚步,而是心态的自然反射。伟人说的好:“只要主观指导正确,转劣势为优势不是不可能,凡事怕‘认真’二字。”人人都忧虑的环境,在我看却是福地,不但没有被深山所困,反而施展的更加广阔。

踮脚尖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去年工作调整事情繁杂,一年没怎么动笔,我还在隐忧,再次写作还会有笔感么?还能像那时发挥自如么?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虽说还能保持,但拖沓一年久,产生了惰性,再也没有前年那“笔耕不辍”的精神了。结合实际看,总得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线上稀疏,线下充实,反正没闲着。

俗话说:“人丑多读书”。这话没错,长得丑不是错,但不努力改变就是自己的问题了。知识是可以改变人气质的,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能为你打开一扇新的世界之窗,我却过早的把自己那扇窗亲手关上。

本来书就没读多少,这么多年来正课以外的书籍,加起来也超不过十部。明白短板所在,辍学以后凡事对自己有益的都去了解学习,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开始,我一款游戏也没下载过,除了网上冲浪,就是头条新闻,或者百度查阅。每个月定期至少买一部书,和友人互相传阅所购书籍,包括我们单位几个图书室有正能量的书几乎都看遍了,诗词、小说、国学、史、国内外名著等,广泛涉猎(除了鸡汤、玄幻、悬疑、武侠、言情类)。可以说之前在学校少读的全补回来了,近五年来所看过的书本,数倍于前二十年的。但有一点——不看电子版的,只对纸质书情有独钟。唯有手捧厚实的书本,才能安得一份宁静。正是这大量的累积,才为日后的下“笔如有神”奠定了夯实基础。很多人都这样问过我:“怎么突然一下变得这么有文采!?” 哪里有突然呢,谁又知道这洋溢文字背后我做过的努力呢。很多次夜里打着手电看书,直至眼睛干涩,困倦不已,才放下书本。不过是我兴趣使然而已,并不觉得辛苦。古人云:“厚积而薄发,才能渊源不断。”正是如此。

一提到看书,很多人都说这忙那忙的,除了纯粹搞文学的,谁有正经时间去看书的,无非都是从点滴中挤出来的时间。读书不是给别人打工,完全靠自律;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得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每晚睡前不玩手机,去翻几页书,不但能充分利用时间,而且有助睡眠,何乐而不为呢!《红楼梦》三百五十二万多字,被称为最难读下去的书之一,我每晚看一至三回,如今通篇第三遍已经快读完。

踮脚尖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既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当自身变得优秀时,能够掌控的东西就多了,凡事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时运也会常常眷顾自己。做事得心应手多了,自信也随之提升,心态也会跟着变化,这是心力所致——无所不往!

你可能感兴趣的:(踮脚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