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站台,让你重新出发

认识A是在北京。海归,成都人。来北京两年,现在一家国企银行工作。

当时我住在东三环,窗户打开,便是A上班的CBD金融中心。银泰,国贸大饭店,CCTV,还有当时刚落成的“北京第一高楼”国贸三期。夜晚的东三环华灯初上,A的身影和众多混迹在CBD里的白领一样,熟练地穿梭在地上地下。

A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光鲜亮丽的,稳定的工作,优越的工作环境。说话时不时地加个英文单词,尽管这点很让人讨厌,但是不排除我有点嫉妒他的成分。

我是在一个KTV局里认识A的,这种莫名其妙的聚会对于在北京的年轻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在那次的局里,我还认识了B。

B穿着大一码的帽衫,平翘舌不分的南方口音在一群京片子里显得格外突兀。我起初并不知道B是谁,后来经身边的人提醒才知道,他在国内,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说实话,本质上我很排斥接近这些人,他们总给人一些恃才傲物的感觉。

身边的一个朋友好像是B的粉丝,一直在我旁边说着关于B的八卦,他出过什么书,被什么样的公司签约。说实话,我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直到朋友说到他靠出书得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版税,并用那笔钱养活自己,我才对他有了一点点兴趣。因为,在我这样的俗人眼里,靠写东西就能在北京过上不错的生活,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K局结束,大家又一起出去吃夜宵。簋街的烧烤店里,A和B坐在一起,大家一起聊天,陌生朋友之间的交谈,不过是工作和感情而已。

一群人说到工资问题,B显然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那类人,直接就问A:“你一个月的工资多少?”问完还补一枪,“税后的。”

A也很直接,说:“三千五吧。”

B惊呼:“拜托,你是海归耶,只有三千五?!”B的语气里,有着南方人惯有的一种不经意的刻薄。

A坦然地点点头。

说实话,我替A捏了一把汗,因为,我很清楚A的境地。有次晚上十一点,我刚想关机准备睡觉,突然,我接到了A的电话。说实话,当时我和他还不算熟,所以,看到他的来电显示,我有些意外。

电话里,A的语气依旧是一贯的稳重。他先礼貌性地问我在做什么,我说我准备睡觉,于是他说,不好意思,就和你讲一分钟。他说自己加班到十点,赶最后一班地铁回离公司十多公里的公寓,回到公寓发现只有一包方便面可以当作晚饭。是的,就这么一件事情。他特地打电话过来,和我说这一件事情。

那一晚,我到凌晨一点才睡着。窗外的CBD依旧灯火璀璨,我知道A此刻不会出现在那片灯火里,他坦然地消失在了那一片灯火里。又或许,他和那片繁华本没有多大的关系。

之后,有过一面之缘的B与我的生活再没有了交集。直到今年1月份,在被朋友拉去的一次聚会里,我又遇见了B。听朋友说,他已经离开北京近一年的时间,这次是因为公司活动的原因来北京。

聚会的时候,B说起自己已经准备出国去念书。他的朋友很惊讶,都觉得B是自讨苦吃,已经有了不错的收入还要出国去受苦。一个朋友拿A举例子,海归回国工资也只有几千,你出一本书就是他两三年的工资。而你毕业回国,也要重蹈覆辙开始找工作,找工作又是何等的辛苦之类。

但是B很坦然,可见他去意已决。

回去的地铁上,朋友早早下站,最后,只剩下我和B坐在空空的地铁车厢里。那是我第一次和他近距离说话,我问他:“为什么想出国读书?”他说了很长的一段话,他说写作的生活虽然没有经济上的压力,但他大部分时间觉得空虚。他说这样的生活没有安全感,同时,他觉得自己需要沉淀和学习新的知识,否则也写不出什么好的东西。他说,他想要的生活,还是需要有一条稳定的轨道的。生活的充实感,和你赚多少钱,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你是否选择了那一种让你心安理得的生活。

B下车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坐在地铁里。我突然想到了A,那个回家要坐一个多小时地铁,深夜面对的只有一包皱巴巴的方便面的海归金融男。说实话,我也曾和B一样,质疑过A留在北京的理由,其实,在北京上海,有千千万万像A这样的人,他们这样地活着,真的幸福吗?真的值得吗?真的满足吗?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答案。

也只有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终点。在大城市买房安家的梦想,或者,平静的生活。

生活真好,总有一班地铁装载着已经疲倦的你。总有一个站台,让你重新出发。

另外,我就是B。

本文选自陈晨新书《你在世界的每一处》,原标题为《北京:我们的终点》


总有一个站台,让你重新出发_第1张图片

作者简介:

陈晨,男,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者,双子座,爱好旅行及写作。在青春文学领军人物、著名作家郭敬明主编的具有超高人气的青春杂志《最小说》上发表《海别》、《眼睛是沉睡的湖》、《声嚣》等文章,深得读者的喜爱和支持。首部长篇小说《浮世德》出版后,一度在全国开卷排行榜上排名前列。

内容提要:

全球十余个城市的成长坐标,跨越十年的青春励志集。收录人气畅销作家陈晨自出道以来在《最小说》杂志上备受追捧的所有精品散文,更有新近创作的城市摄影心情短文。杭州、北京、东京、多伦多、温哥华……每一篇文章都属于一座城市,一段成长。这是他行走过的城市旅程,也是他十年青春的投影。

编辑推荐:

“行走”与“成长”是陈晨身上的两个关键词,他第一次进入读者的视线是在2007年第十一期《最小说》上的那篇《花园被冬天埋葬》,而后越来越多作者署名为陈晨的清新感人的散文都得到了读者的青睐,大都是关于旅行的记录。因为他总能将心底最质朴的情感用最细腻的方式表达,唤醒人内心最深处的感动与思考,那些被富有诗意的笔触诉说出来的青春期的茫然或坚定,都获得了深深地共鸣。他不停地行走,不停地记录,在这行走之中找寻写作的灵感,也在这记录当中觅得成长的真味。你将看到陈晨行走的风景见闻,也将看到他成长的点滴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总有一个站台,让你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