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的母爱

昨天晚上看了一期《大学生来了2》,主题是吐槽父母,在座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达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识。也不只是大学生们吧,作为孩子的我们都有共鸣。尤其是对于那句“妈妈是为你好”,简直是一切吐槽的必杀技,杨亘的妈妈现场演示了,不管是谁,不管说什么,杨妈妈一句“你妈妈是为你好呀”直接KO。真可谓所向披靡、威风凛凛,敢言而不敢怒,心里暗暗唏嘘妈妈们如此强悍。

节目接近尾声,大学生们有吐不完的槽,妈妈们更是刀枪不入,局面就此僵持不下。这时,杨亘说了一段话,妈妈管着自己是因为想引起孩子的注意,父母老了,孩子大了,连接少了,这是妈妈表达爱的方式。他还讲了一个故事,那时他在做上节目之前的准备,这时,妈妈来电话了,他不耐烦地说,干嘛这时候打电话,马上要上节目,妈妈停顿了一下,说了句,对不起,儿子,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挂断了电话。

看得出来,这件事对于他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也戳中了我的心,看似强大的妈妈在面对孩子的不耐烦的时候,变得小心翼翼。我想起每年回家的一幕幕,回家前下定十足的决心,不论妈妈说什么、做什么,我一定不烦躁,然而,现实与想象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漂泊在远方,一年回两次家,每次回家,不论我多晚到,是不是饭点,妈妈总是会做好一桌子的菜在家等着我,我减肥,不吃,妈妈各种让我吃,我便不耐烦了。我不敢看妈妈欲言又止的样子,甚至还埋怨她,可是尽管我每次都吃不了几口,她依然会做一桌子菜等我回家。妈妈不是固执,她是希望她的孩子奔波了一天的路程以后,回到的是一个温暖的、有爱的家。饭不重要,重要的是妈妈的心啊!

父母做父母的时间和孩子做孩子的时间是一样的,当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可以独立的时候,父母渐渐老去。我们总是说,父母眼中总有“别人家的孩子”,而孩子的眼中又何尝没有“别人的父母”。这些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或者教父母如何做父母的帖子满天飞,却从没有人教如何做好父母的孩子。不是因为作为一个孩子,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好,而是,作为父母的他们,不管是不是为孩子好,但是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着想过。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最好的孩子;可是,作为孩子,有几个人发自内心地说过,我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好像有什么东西丢了,那是“孝”吧,正如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孝可不可以也这么无私。然而,事实上,孝变成了刻意的、炫耀的、稀缺的东西,如果父母的爱是应该的,那么孝是不是也是应该的。不是说我们不能吐槽和埋怨父母,而是我们不要肆无忌惮地、不分场合地,父母永远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失望,可是,在大家在公开场合像比赛谁的父母更奇葩似的,群起激昂、滔滔不绝的时候,你看到父母的不知所措了吗?

如果爱变得小心翼翼,那不是爱,那是对爱的一方的不道德。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心翼翼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