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东方看尼采

站在东方看尼采_第1张图片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管仲大概是最早的唯物主义政治家,他教导大家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至理名言通常也是预言,几百年间,种种巧取豪夺之下,亚非拉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大西洋两岸,为工业革命、技术革命融资,在物质获得极大满足的过程中,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拉响了精神建设的冲锋号,终于,西方人站到了人类文明的巅峰。

随着财富与岁月的流逝,一个又一个殖民地被恩准独立或回归,“大航海时代”揭开的“粗野演出”渐渐落幕,西方人变得温文儒雅,礼貌周到,热爱生命,倡导和平,广宣仁义,爱心恩泽猫狗,战争也要讲究人道主义……。一群人高喊着:瞧,西方多文明啊!我们要顺从他们的道德价值观,步入文明。

文明自然是大家都向往的,言必称西方也就成了走向文明的捷径,复制两段黑格尔,引用几句卢梭,讲讲康德、叔本华的学术思想,一个有识之士就诞生了!听不懂么?弗洛伊德抬出来砸死你!

书读不好,没关系,花点钱国外镀镀金,回来后普通话夹洋文说点行业术语,满口乱弹“妈比啊”(MBA),就被当作现代人才。

治政没想法,无所谓,公费出国溜一圈,照搬两套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失败也是与时俱进中不合国情的失误,有学习西方的大旗罩着,啥也不用怕。

放下文明古国的架子,反对自我陶醉,以大海般心胸汇聚万流,认真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是时务,也是务实,就算无法学成个钱学森,也要多少学点真本事,别仅仅是学会了欢天喜地过圣诞节……

不少人只是,也只会在亲吻额头、当众示爱、摊开双手耸肩膀之类事情上标榜自己的西方精神,甚至把西方的一切当成是“现代人”应该去模仿的高尚与时尚,就算出了洋相,也会粉饰为对西方的尝试。

尝试,我们必须去尝试!“现代人”吼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让思绪回到管仲所处的春秋时期,有个吴越争霸的故事——吴越交战,越军惨败后越王沦为奴隶,越王为求返国复位毕恭毕敬侍奉着吴王,却很难被信任。后来吴王重病,医生需要知道吴王大便的味道才能确诊下药。越王自告奋勇,用灵敏的味觉换来吴王的康复,吴王大为感动,下令放越王归国……

同学们呐,历史惊人的相似啊!看看那群“现代人”,他们尝试完也回国了!

历史还有惊人的分岔,越王回国后卧薪尝胆,力求国富兵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三千越甲吞并吴国。当今这些“现代人”里外都找不到胆,只是热眼盯着富贵,期盼“洋”出一个未来。武穆凭栏长啸处,正是歌舞西子湖。

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一样博大精深,自己难懂,别人也难懂,“文明”毕竟要唱得顺溜,要让大家看得明白才能成为上进的垫脚石,怎么办呢?西餐厅用法语点餐,娓娓述说红酒的内涵与文化就可显得很文明,这些“文明人”恰好是在不文明地策划自己的人生。

吃西餐、说法语、喝红酒都没啥问题,前文列举的一些事情也是小节,只怕精髓没学到,模样装得象,那就成了猩猩,猩猩模仿人类学会了刷牙,还是他娘的猩猩。

尼采的孤独

尼采,一介书生却自视为太阳;病魔缠身却自诩思想无比健康;被世人漠视却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被膜拜。尼采推崇的是激情与强力意志,他反对理性,反对人人平等,反对妇女解放,反对宗教,反对一切传统,也反对新兴的,同样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他反对的实在太多了,只好精神分裂,从此反对自己去。

尼采的不幸是在不被人理解中疯狂,在疯狂中死去。值得庆幸的是两件事:

一是尼采在发出“上帝死了”的怒吼后并没有立刻去见上帝,反倒是郁闷的上帝苦等多年才见到尼采。

二是尼采获得两个“谥号”: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法西斯主义纳綷思想的启蒙者。

有人说尼采的妹妹改动并推荐了尼采的著作,才让希特勒与尼采联系到一起,我不太明了西方的事情,只知道“独尊儒术”并不是董仲舒一己之力,儒家思想体系才是汉武帝感兴趣的关键。(改动最多改掉部分文句和含义,思想体系如果改动,就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尼采妹妹有这么伟岸,不如毛遂自荐。)

必须要说明的是,我绝没有把希特勒和汉武划等号,就生活简朴与工作热忱而言,汉武万万不能跟希特勒相比,从本民族的长远利益来看,希特勒又远远不如汉武,两人唯一相同的只是野心在屈辱多年后的爆发。但汉武有富家子弟的劣根,不知祖、父的沉淀才是自己成就的基石,更难深知百姓的疾苦,自大喜功,晚年昏暴。希特勒生于贫贱,兴于患难,没有贵族的积累,满胸愤慨却无底蕴调和,只想在有生之年实现“第三帝国”的梦想,不懂什么叫蚕食,更不知什么是宽猛相济,张驰有度。

尼采的思想,我也没有细品,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文化差异,西方著作读起来总是深硬晦涩,要花太多时间才能弄明白一句话,我毕竟还要玩游戏、看影视、热爱吃喝之余抽空望望美女、瞅瞅足球,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深究尼采。

就目前所知,尼采只有两句让我抛弃一切爱好去思索的话:

1、成为道德的行动,本身是不道德的。

2、服从道德就象服从一位君王,本身毫无道德可言。

尼采绝不是一个没有道德观念的人,否则,他不会用“毫无道德”这样的文字来批判“服从道德”,或者这样说:“服从道德”中的道德指的是社会公行的道德标准,“毫无道德”中的道德指的是尼采心目中真正的道德。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到,尼采在任何时代都注定是孤独的,每个人或多或少产生过不道德的念想,有过不道德的行径,高尚的人力图纠正自己合符道德,虚伪的人力图掩饰自己合符道德,全部战战兢兢忙不过来,岂能,又岂敢去认可嘲笑道德的人?只有死后,嘲笑道德的人才会凝聚成一种思想,才具备评判与认知的空间。

东方文明的框架

上文提到的尼采所说两句话,其实是一段话中的首尾两句,中间还有一些解释,之所以没有写出来,因为尼采是基于西方社会的人情世故来批判建立在基督教伦理观上的道德标准,思想这东西又是很难解释清楚的,注重别人的原文,很容易陷入迷局,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才能体会到不可言传的精妙之处。

我是在东方文化的熏陶下长大,耳闻目睹的都是同胞们被潜移默化后的中国式行为、作风,我不懂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只好把西方言论赶入东方文明的框架中,再去进行提炼。

明代大儒,心学的发扬光大者——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所知和所行是一体,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吃东西是知道饿了,喝水是知道渴了,因心念所发而行事,没有未知而先行。

烟民们经常说,知道吸烟有害,但是戒不掉,这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如果认识到,戒烟并不是啥难事,癌症患者戒烟成功率就非常高。当然,有些人,比如我这样的人,即使癌症也不会戒烟,因为我的认知是生命迟早会逝去,珍惜生命不是力图晚死几天,只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干自己想干的事。也许我又会戒烟,如果我父母见我病后还抽烟,痛心疾首,耍赖打滚(很有可能哦!),我儿子也痛不欲生,度日如年,那么我会戒,这又是另一种“知行”了(或者躲着他们抽,~~~嘘~~~)。

当然,我的认知完全可能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根据自己的认知行事,总比根据别人的认知违心行事合理,如果以后自己能真正认识,自然就改正了,现阶段不用去纠结。(吸烟只是例子,所指的不仅仅是吸烟)

王阳明讲究在心上用功,做了不良的事,说了不良的话,产生了不良的念头,必然是自己所知有误,那就拷问良心。心性很复杂,有些看似合理的想法和行为其实是深埋灵魂隐密处的杂念在支撑,要象搜捕盗贼一样采用地毯式搜查,在自己身上寻找错误的根源,看看是什么私念遮蔽了良心,将人欲一一斩除,追求“致良知”的境界(致良知是王学的追求)。

上文所说“没有真正认识”,指的是不病不痛不戒烟却自称知道吸烟有害,这正是因为心性很深,很复杂,“认识”的根源不好找,知病知痛时,“认识”的根源才浮现出来,让人轻易找到,也就真正认识了,在没有浮现时从内心寻求根源才是“致良知”。(仍是举个例子,推敲了无数次,这话也只能这么说了,思想很难用语言完全表达。)

再通过知行合一来看尼采。行动成为了社会的道德标准,也就是某人的所知所行被确立为模板。此时,即使其他人没有真正“知道”这“模板”的实质,也得参照“模板”去行动,违背了就会被社会“良心”拷问。这树立起来的“模板”是威胁,是利诱,当然是“不道德”的。而别人在没有真正“知道”的情况下,服从道德是口服,不是心服。没有理解到道德的实质,却屈服在社会规则下,恰似在君王的权势下俯首帖耳,当然是“毫无道德的”。(王阳明的“知”范围有点广,现代汉语的“知道”只是暂时指代,所以本段的知道打引号)

人心容易自迷自误,容易偏执一端而自得恍然,建立道德标准最大的负面作用是麻痹人心,让“知行合一”的“本体”损坏。当行动的“所知”是“要去遵守道德才没有麻烦,才不会有人指责”时,很难抛下世俗观念去寻求内心的良知。

我有两个同事,经常坐我的车,她们都向往着道德的光辉,绝对不是乱丢垃圾的垃圾人,所以果皮、零食袋经常留在我车上,更令人难过的是,食物从不曾剩下,剩下的只是我走向垃圾桶时,那一幕幕一幕幕苍凉的背影,那一串串一串串沉重的步伐……,道德仿佛让我听见某著名歌手那欢快的歌声:鸡儿哟~~~鸭儿哟~~~~(依儿哟,吖儿哟)~~~哟~~~哟~~~哟~~~~

同事绝不是故意把垃圾扔我车上,只是不愿打开车窗丢在公路上,只好随手先放放,下车时遗忘在我车上,忘,是不重视的表现。(注:不重视是知,忘是行,知行合一。)

这正是在社会道德标准的重压下,产生的失误,如果不被社会所迷惑,忽略不守公德被社会遣责而带来的羞辱感,漠视遵守公德被社会颂扬而带来的荣耀感,更多去注重自身心性的培育、检省,将私德和公德化为一体,只要具备了不乱扔垃圾的美德,就绝不会分公私,自然不会再遗忘私人场所。

东方人说:君子必慎其独!私下也要修身养德,可以解释为没有道德压力时也应重视道德。西方的尼采,鄙视道德标准,也略有这层意思吧?

写作真是有好处,写的同时也在思索。在丢垃圾这事上,我控诉过同事,虽说玩笑远大于指责,而且真的不是很在意,但是多少有点“以道德去遣责别人不道德”的不良思想,更恰当的做法是自己停车后把垃圾扔掉,啥也别提,因为我遗忘了提醒她们下车时带走垃圾,要把这事拿出来开玩笑,被玩笑的首先是自己。话说回来,两头母老虎从未在意过我的控诉,事实上往往是我一次一次把垃圾扔,她们鄙视小气男人而冷哼,但我产生了不良思想就是“不愿帮朋友扔垃圾”这一私念下的迷误。

(感觉还是表达得不完整,太难写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道德(道德标准)的本身不道德(道德的实质),尼采如是说。个人见解,体会这句话,要点在本身。

没有社会道德标准绝不是好事,不道德的道德标准并非一无是处,是接合实际情况而建立,道德还有很多内容可供推敲,请看下篇《约束与绑架》。

注:阳明心学简朴而奥妙,本文只作浅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站在东方看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