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关平
从小看香港警匪片长大,加上曾执行过一次卧底任务,我对“卧底”一词十分亲切。电影里,那些委派卧底执行任务的上司,关心的是搜集证据、案件收网、捕捉大鱼,卧底的性命有时形如草芥,轻如鸿毛。由于长期游弋在黑白边线,到最后甚至分不清自己是黑是白,就此前途尽弃。
《无间道》的火热虽已过去,近些年的《潜行狙击》又让卧底热继续风靡。《潜行狙击》电影版有一处情节是:警务处长卓景全表面是为了实现犯罪心理学教授霍天任的革命计划,实际想保住自己的权位,暗中嘱咐卧底“大切”去杀男主角Laughing sir,为确保秘密不被泄露,他决定牺牲“大切”,让他和Laughing在火中同归于尽。
这桥段让我想起了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在罗贯中原版《三国》中,诸葛亮设计让魏延引诱司马懿进入圈套,然后让马岱放火烧山,“此乃孔明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不想天降大雨,二人得生。”
毛宗岗为了美化诸葛亮的形象而删去了这一细节。我反而觉得罗贯中写出了诸葛亮的矛盾甚至腹黑的心理,更符合真实的人性。
魏延从火雨中逃回去后,指责马岱差点烧死自己,诸葛亮将计就计,成功将马岱打造成无间行者——先是行苦肉计痛打马岱,一通贬官降职,再让他对魏延谎称是受杨仪阴谋指使,将矛盾点引向魏延的死对头。马岱借此机会取得了魏延的信任,长期潜伏于魏延账下,为日后亲斩魏延埋下伏笔。
————
孔明谋杀魏延这个剧情,出现了诸葛亮、魏延、马岱、杨仪、姜维、王平、费祎、蒋琬等知名历史人物,是非恩怨错综复杂,非只言片语可以说清,读者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价值观去解读。
在这里回顾一下剧中人物的各自立场:
诸葛亮:欣赏魏延和杨仪的能力,较为偏袒杨仪,一度怀疑魏延的忠诚,担心自己死后无人能制服他,为蜀汉大局着想,制定了缜密的卧底计划,让马岱、杨仪、姜维、王平、费祎、蒋琬各司其职。对魏延来说他是第一大BOSS,幕后的操作者。
魏延:感恩于刘备,忠于蜀汉,只是不满意诸葛亮轻视自己。憎恶杨仪,对姜维、王平等人也没好感,与同僚关系较差,后来只信任诸葛亮派来的卧底马岱。蜀国第一悲剧人物,平反的呼声和人气都越来越高。
马岱:演义中没有明确的立场,完全听命于诸葛亮,跟随魏延那么久,对他的认知也没有过什么变化。如果我写,会表现出马岱对魏延从厌恶、怀疑到欣赏、反思的内心矛盾。
杨仪:崇拜诸葛亮,与魏延性格不和产生私怨,矛盾日益激化。因过分自信变得专制偏激,魏延死后,未能如其所愿继承丞相之位,忿恨不已,口出狂言,被贬为庶人。
姜维:是诸葛亮最信任的人,可惜太过年轻、资历尚浅,诸葛亮不敢将一切权力交给伯约。演义中也是个缺乏个性的提线玩偶,完全听诸葛亮的话,在整个明争暗斗中只起到故事讲述者的作用。
王平:军事能力仅次魏延、姜维。从街亭之战开始,蜀国每进行一次内部清洗(马谡、魏延、杨仪),他就官升一阶,事出偶然还是内有玄机?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内心敏感复杂,与马岱一明一暗杀死魏延,是个厉害角色。
费祎:本是杨仪、魏延矛盾的调和者。但因杨魏之争时曾斡旋于二人之间,又在蒋琬之后继承诸葛亮相位,最后还在酒席上被人暗杀(疑似是姜维指使),成为这场大阴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蒋琬:诸葛亮内定的继承人,是魏延死后的利益既得者,使杨仪的梦成为镜花水月,看似坐镇后方,不动声色,其实暗中关注着前线的一举一动。
下附自制的人物关系表:
————
如果以诸葛亮、魏延为主角,把马岱的卧底行动拍成一部古代间谍片,不会比《无间道》《潜行狙击》逊色。
可能没那么多出其不意的戏剧性变化,因为我们事先知道最终的结局,但却有其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和真实性,加上人性观点的探讨,尤其是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及情感变化十分微妙,值得品味与深思:
虽然在同一个阵营里,却存在着勾心斗角,对于诸葛亮接班人是谁的问题,有着各种的猜疑与幻想。每个人都有维护利益的权利和争取理想的自由,人性的自私、道义的坚持、矛盾的取舍、爱恨与恩怨使整个故事变得诡秘复杂。
我很喜欢孔明北伐时期的蜀国,看起来人才济济、众志成城,但由于诸葛亮独裁军政大权,内部其实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与变动,明暗线索交错进行,剧情精彩绝伦。
《火凤燎原》作者陈某有一部漫画《不是人》,其中一篇专门描写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书中魏延有句话说得好:“诸葛亮不是不喜欢用人,而是只喜欢用听他话的人。”
诸葛亮临死前发现杨仪得到兵符后大权在握,压制魏延,为所欲为,才后悔自己看错了人,想改变原先的计策。可是为时已晚,诸葛亮已病入膏肓,在榻上不能言语,看到这一切却无法阻止,再加上暗杀计划太过周详,他只能绝望地看着自己一手策划的悲剧发生。《不是人》的这个细节比起历史演义,更加讽刺、震撼、伤感,耐人寻味。
三国里出现了很多卧底,比如陈登、庞统、张松、周舫等等,但他们都把矛头指向敌对阵营,符合《孙子兵法》“用间篇”的原则。
而马岱卧底于魏延帐下纯粹是内部矛盾,其缘由不过是诸葛军师一次失败的相人之术,更增添了魏延一生的荒谬性与宿命感。
最可叹的是,我们在同情魏延的同时,却不忍去责怪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汉贤相。
剧中的诸葛亮、魏延、马岱、杨仪、姜维、王平、费祎、蒋琬,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看似合理的动机,整部戏充满古希腊悲剧般的荒诞悖论。
如果我有马丁·斯科塞斯(无间行者)、克里斯托弗·诺兰(记忆碎片)或大卫·芬奇(七宗罪)的电影叙事能力,会去好好打磨这个剧本的。
2012.3.11初稿 2018/1/2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