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申明:本故事历史大事件来源于《明史》、《明实录》和《戚少保年谱耆编》等相关资料,但是里面细节问题(诸如战略规划、战役过程、军队人数等细节)大多数是野史、民间传说和艺术加工,不足以作为正史采信,所以请各位不要纠结细节问题。如果非要纠结细节问题,请去阅读明史原文,本讲座仅供大家取乐一笑而已。
隆庆初年(公元1567年),明穆宗朱载垕[hòu]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从这一年开始,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从1567年到1644年(崇祯十七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超过了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为大明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明朝提供了延长寿命的资本。
为什么从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开始,到现在1567年,近200年的禁海会在一夜之间完全开放?
正是因为出了这样一位“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汉人绝世名将戚继光。当然,今天我们不讲戚继光在南方的战斗,而讲讲他一直被人忽略的在北方前线抗击蒙古铁骑的故事。戚继光整个军事生涯的后期,都在北方前线渡过,在他一代名将生涯谢幕之前,上演了各种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往往为世人所不知,这也是一种遗憾。
这一年戚继光离开了戚家世代镇守的南方海疆,被大明朝廷调任京师神机营副将。神机营可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它是京军三大营之一,明军中专门掌握火器的特殊战略级部队,也是“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皇家近卫军和全天候战略预备队。如果要类比的话,相当于当今掌握了中国核打击力量的第二炮兵和首都卫戍部队以及号称”全军预备队“、应急机动作战师(即“快速反应部队”)的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合体。
因为蓟门方向多次被游牧民族骚扰,常有警报,所以总督辽东、蓟门的大明朝廷北方头号军政大员,也是戚继光征战南方时候的老上司谭纶(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代著名将领、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请调戚继光督军编练和统辖大明军事重镇蓟门的边军。
当时大明的边军军纪涣散,戚继光专门向皇帝上疏,列出了边军的“七大问题”和“六大过失”:
七大问题是:
1、边军不去练习军士技能,确非常喜欢一些好勇斗狠的微末之际(这是明军前期的大问题之一,只讲究个人勇武,不讲究战略战术的配合,导致严重的前后脱节),强壮健硕的士卒都被将帅收为亲兵家兵,而作战部队都是老弱病残的兵卒在滥竽充数(喜欢使用家兵私军,这点是明朝军队最大的问题之一,不过包括了戚继光、李成梁这些绝代名将,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2、边塞曲折漫长,但是因为极少设立专门招待的机构,使臣宾客来往时候,军队都要奉承迎接,让职业军官都变成了驿使,营房关垒变成了迎来送往的驿站。
3、敌寇来犯的时候,指挥官调遣无方,屡屡调遣身在远处的部队到处奔波救火,导致人马两伤。
4、防守边塞的士卒缺乏严明的约束,行伍不整。基本上是扰民有术,御敌无方。
5、骑兵能力低下,在作战的时候骑兵居然不用马战,反而选择徒步接战,与其说是骑兵,比如说是骑马的步兵;
6、各将领的家兵私军,傲气凌人,但是又军心离散,只能对内欺负友军,不敢对外抗击敌军。(好像国军的中央军和杂牌军)
7、边寨和关隘建设方式和建设次序都有问题,不按轻重缓急来进行建设,导致防备地点众多而使兵力分散,却又防备不了敌人。
除了边军总的战略问题以外,对士兵还有六个关键问题:
第一;拥有火器而不知道使用。明军拥有当世最强的火器,但是边军还是死守陈旧的冷兵器方式作战,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第二;对预备役力量训练不足,根本不对当地百姓进行训练,导致当地百姓失去了有组织的自卫能力。
第三;从各镇调来充实边防的兵卒,都是各自为政,漫无纪律。
第四;用于做为偏师的民兵部队多而无用,战力低下且人各一心,还严重浪费了后勤补给。
第五;将领选拔机制有问题。当前选拔将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朝廷的武举考试,或者通过荐举以及相关的方式。戚继光认为,这只是“选将”,而不是“练将”,真正合格的将领不能从考试中来,而应该从训练与实战中来。
第六:当前军队训练的方式也有问题,只去练习各种落后的花架子,比如军队花大量时间去练习列阵操演这种外表美观,但是没有任何实用效果的东西。而不是去练习兵法战阵,以及各种长短远近兵器兵种的战术配合。
戚继光还没有上任,就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了大明边军的这些问题,当然他绝对不是那种只会挑毛病的人,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详细的改进内容就不细说,关键就是以下几点:
1、采用全新的训练方式,并且严肃军纪。
2、改革军制,重用火器,并且建立强大的骑兵、车兵、步兵等多兵种合成的职业军队。
3、调整官制,给予前线指挥官更多的自主决策权。
4、修缮边城要塞,建立坚固的前敌防线。
朝廷全部同意了戚继光的上疏之后,戚继光率领他那支通过与倭寇的数十次生死血战而成为帝国劲旅的部队北上开赴蓟门。
因为他在到任之前,就把蓟门边军贬斥的一文不值,所以边军从将领到士卒,各种兵痞无赖,都在摩拳擦掌,准备给这位新来的督军大帅一个下马威。
到达蓟门之后,戚继光召集蓟门守军和守卫北关的其他部队进行训话。刚刚集合,还没有来得及说几句话,突然雷声大作,天降暴雨,其他部队纷纷作鸟兽散,唯有他从浙江训练的这支部队犹如风雪中傲然挺立的青松一样,在瓢泼大雨中纹丝不动。在旁边等着看笑话的边军将士们的目光,从最初的嘲笑变成了惊骇,最后变成了敬佩。史书记载:“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于是“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戚继光就这样简简单单,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也没有处罚一个边军,就已经折服了这些桀骜不驯又奸诈油滑的大明边军将士们。随后,戚继光按照他既定的策略,全面整肃蓟门边军。
并且针对蒙古骑兵冲击步兵军阵的特性,专门创立了战车营。戚家军的战车营,这种战车的性能以防御为主,主要战术性能需要能够顶住游牧民族的骑兵冲击和骑弓的穿透。战车的形状和民间的大车相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民间的大车的车箱两侧各有箱板,而这种战车只有8片可以折叠的屏风,共长15尺,平时平放在车辕上,作战时打开树立在一边车轮之后以代车箱,所以又称“偏箱车”。屏风最靠边的两扇可以前后摇摆,有如门叶,以供步兵出入。
关键的是一辆战车还可以装载“佛朗机”轻炮两门。它以青铜或铸铁铸成,长度自3尺至7尺不等,口径则小于2寸,从炮口装入铅弹。最大型的佛朗机,射程为2000尺。通常这种火炮以及辅助火炮的鸟铳都在战车上屏风后发射铅弹,屏风开洞以为铅弹的出口。
在后面与蒙古铁骑的野战中,这种战车作为戚家军的战术核心,起了极大的作用。
另外,戚继光彻底贯彻了堡垒战术,在长达2000里的边境上,修筑了一千二百多军事要塞“空堡”,也是一个五丈高的碉堡,中间是空心的,有上中下三层,每层都能驻扎百名士兵,兵器铠甲干粮俱备,如果遇上小规模的骑兵骚扰,直接打回去就是了,如果遇上了大规模的入侵,那么也可以坚守一段时间或者起到预警作用。
经过五年的练兵和整肃,蓟门边军的军容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军容军纪、装备还是战术素养,已经号称“诸边之冠”。
当时东蒙古的左翼图们扎萨克图汗(明军称其为“土蛮”),拥控弦之士十几万,从来不把明朝的边军放在眼里,而且对于凶悍草原勇士来说,风骨柔弱的汉人从来就是他们放养的“两脚羊”。需要的时候,哪怕一个小小的部落,区区几十人、百来人,也敢冲入大明境内,肆意烧杀抢掠一番,如入无人之境。
秋后的一天,草原深处的一个小部落正在举行盛大的庆祝,这一天虽然不是什么节日,只是因为部落的百多个草原勇士,深入大明境内,抢掠洗劫了几个村镇,满载着汉人的财物回到了部落,受到英雄一样的欢迎。
就在他们载歌载舞的庆祝之时,突然感觉到了地面发生轻微的震荡,这些身经百战的勇士们对这种震荡再也熟悉不过,这是骑兵冲刺时候,马蹄敲击地面的感觉。
在这草原深处,哪里来的骑兵?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发出呼喊“是汉人的军队!”,话音落地,明军骑兵火红色的帽缨首先跃出了地平线,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已经拉出战斗队形的明军铁骑呼啸而来。在这草原的深处,他们见得最多也就是奸诈而懦弱的汉人商旅,什么时候见过过如此剽悍的汉人骑兵?就在短短的时间,明军骑兵已经踏平了整个部落,草原勇士们的反抗,在明军的坚固的战甲、锋利的战刀和强劲的火器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自燕王朱棣之后,汉人的铁骑再一次君临大草原。这个小小的草原部落,成为戚家军锋利獠牙下的第一个牺牲品。
汉人的军旅,从来不缺少睥睨天下的勇士、也不缺少千锤百炼的军械装备,更不缺少战争的谋略与智慧;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缺少胸中的那份血性。戚继光就像是一支火把,点燃了大明边军将士们胸中的熊熊烈火。让大草原再一次迎来了来自“柔弱”汉人的疯狂报复与屠杀。
从这一天开始,每当大明境内有乡镇村庄被来自草原的游牧骑兵劫掠的时候,大明边军都会出动精锐的骑兵进行血腥报复,哪怕深入草原大漠深处,哪怕是埋骨在异域他乡,这些明军勇士们也毫不畏惧,一往无前。
这样多次小规模的冲突,也刺激到了朵颜三卫的神经……平时只有我们打汉人,什么时候汉人也敢来草原上撒野了?
朵颜三卫是明洪武时期设立的以蒙古部落为主体的三个羁縻卫,他们与明朝一直保持着通贡互市的关系,但同时与蒙古本部及瓦刺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大部分时候,这支本来是作为明军雇佣兵的部队,一直都是是明军蓟门方向主要的边患。特别是后来,也就是明中后期时,蒙古本部的势力扩展到了整个辽东地区并控制了朵颜三卫,其中右翼喀喇沁人几乎控制了整个朵颜卫人。所以打个边镇以敲诈勒索一下大明朝廷,对他们来说,是个发家致富的常用手段。
万历元年,也就是公元1573年,朵颜部的酋长朵颜董狐狸(也做:董忽力或者董呼哩)与侄子长昂图谋内犯,他们率军一路奔袭到了喜峰口,向明朝勒索赏赐,要知道,喜峰口离蓟门不到200里(80多公里),离京师北京也只有300多华里(160多公里)。依照蒙古骑兵的机动能力,只需要短短的三天时间,就能够兵临北京城下。(附图)
大明朝廷果断的拒绝了朵颜部落的勒索(明朝的骨气在中华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特别这个时候,是张居正这个千古名相在掌握大明朝廷),所以董狐狸与长昂大怒,当然,也同时他们也是想引诱戚继光出战,因为军事重镇蓟门的高大城墙,可不是游牧骑兵能够轻易去触碰的,所以他们开始大肆杀掠,践踏沿边的塞口。
可是他们这次低估了明军的战斗力。
戚继光果断出兵,在喜峰口下摆出战阵,与蒙古铁骑打了一场硬碰硬的血战。他准备用这场战争,检验北镇5年来,练兵的成果。
此战,戚继光重金打造的战车部队首建奇功。明军将战车摆出了“礁石阵型”(礁石这个名称我取的,并非实际的名称,取的象形称谓。如下图),也就是说,每个车阵都像是水中的礁石一样,朵颜骑兵在冲击的过程中,要么直接撞在礁石身上粉身碎骨,要么绕过礁石,但是在绕路的过程中,会被明军的火器打得血流成河。
相当于戚继光玩了一把真人版的战地塔防游戏。
就在朵颜部面对刺猬一样的戚家军车阵,无从下口,反而被明军的火器打得落花流水,就在这个时候,戚继光果断的把握了战场节奏,命令在后面列阵的精锐步兵掩杀上去,要知道,戚家军的步兵可是在南方千里海疆上,血雨腥风中肉搏练出来的百战精锐。
与此同时,命令骑兵从两翼包抄迅速冲乱了蒙古骑兵军阵,朵颜部苦心筹谋的“引出来打”,很快就成了大崩溃,继而演变成了大追杀。明军一路追杀,不但重创敌人,几乎活捉了朵颜部首领董狐狸。
要说汉人与游牧民族的战争,游牧民族的战略是像他们的图腾——狼一样,把对手拖死、磨死,然后一口口的吞掉。但是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正面作战,游牧军队都很难是汉人军队的对手。因为汉人的军旅从来不靠个人的勇武,靠的是森严的战阵,坚甲利刃的装备,无微不至的后勤,以及完善的军事理论、严谨的战略思想和艺术化的战争底蕴。虽然很多时候因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民族性的一些特性,导致农耕民族大部分时候在战争上都处于被动。不过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有时候鹰也会比鸡飞得低,但是鸡永远不可能比鹰飞得高”。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千年战争史中,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农耕民族无法比拟的强大机动能力。所以他们要胜则是大胜,往往能将农耕民族的军队给杀得血流成河;就算要败,也能借着马快,逃走大部分。这次战役,虽然戚家军大胜朵颜部,但是又重复了以往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争方式,因为明军骑兵的严重不足,仅有2000多人的骑兵部队虽然一路追杀,但是还是让朵颜部的主力部队大部分都逃了回去。这一战下来,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斩首记录,所以推测仅能算是一次击溃作战。
果然,过了几个月之后,朵颜部完成了休整,再次叩关犯境。而且除了董狐狸和长昂也一路攻击桃林以外,朵颜部另外一个大首领,董狐狸的弟弟,长昂的叔父长秃也同时率兵攻击界领。戚继光作为名将,自然不会犯分兵抵抗这种低级错误(如果后来的萨尔浒战役明军的统帅也有戚继光这种见识,历史可能就不一样了,不过历史没有如果……),这一次戚继光没有没有像上一次那样摆开野战态势迎战,而是紧守关隘,借助坚固的城防工事和火器,狠狠的教育了一把入寇的朵颜骑兵。
第二年,董狐狸与长秃,联合长昂,组织起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在蒙古土蛮(东蒙古的左翼图们扎萨克图汗)的支持下,大举入侵大明边境。
这一次,朵颜部倾巢而出,加上附庸的部落和土蛮的支持,游牧民族的全民皆兵制度之下,可战之兵达到(或者超过)十万人(至于这十万人是不是全部压到了戚继光的防线上,史书未做记载,也有可能是多点攻击,但是蓟门军镇肯定是朵颜军队重点攻击的方向)。
另外: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具体有多少兵力,但是我根据后期的一些资料计算了一下:朵颜等三卫,在明宣德年间开始南迁。开始说了,明朝中后期蒙古本部的势力扩展到了整个辽东地区并控制了朵颜三卫。其中右翼喀喇沁人几乎控制了整个朵颜卫人。明末蒙古左右翼间的矛盾再次激化并发生内战,结果喀喇沁被左翼林丹汗打败,部众溃散,投奔了后金,被编入八旗军中;而喀喇沁统领下的朵颜人投靠后金时后金以喀喇沁的名义为他们设立了三个札萨克旗,驻牧在其原地上,即清朝卓索图盟喀喇沁三旗。根据八旗的制度,一个旗大约有两万多军队,十几万的人口,就算蒙古旗人数少一些,也不会少得太过分。被分为三个旗,起码表示有接近30万人口和5、6万军队,在多次被控制、击败、溃散之后,还能保留这个水平,那么在全胜时期轻轻松松能够拉出十万军队一点问题都没有,况且还有大量附庸的部落。
上一次,戚继光虽然用强大的车阵和火器,轻轻松松的完虐朵颜的蒙古勇士们,但是也吃够了骑兵不足的亏。戚继光在来蓟门前线之前的上疏,就早就声明了要建立五支骑兵和十支步兵,按照戚家军的编制,戚继光应该是想练出一支一万五千人的精锐骑兵。但是最后我查到的资料,戚家军最精锐的火枪骑兵大约在3000人左右(明军编制,骑兵营为2700骑),加上蓟门边镇原有的骑兵被淘汰和重建整编之后,能堪一战的骑兵应该也就在一万上下。要知道,养一个骑兵的钱,能够养六个步兵了。
戚家军自从成军开始,就以嗜血好杀出名,在南方剿灭倭寇海贼的战斗中,多次出现了赶尽杀绝的记录,这也是与戚继光在很早时候就提出了“大创尽歼”的战略思想有关,所以对于戚继光来说,上次战役虽然大胜,但是完全没有达到战略目的。所以这一次戚继光决定要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并且要做到“大创尽歼”。
这次战役,戚继光的战略思想很明确,我简单做了一个总结,就是三个词:以逸待劳、趁热打铁、黑虎掏心。下面分别说明:
1、以逸待劳,就是以大明边境坚实的堡垒和城防工事狠狠的打击一下朵颜部队的前锋,挫其锐气。
2、趁热打铁,这是整个战略的核心部分,就是在朵颜部筋疲力尽之后,以山海关一线的天险和要塞为铁毡,以强大的外线机动兵团为铁锤,狠狠的把朵颜部队夹在中间一顿爆锤,揍他们个桃花朵朵开。(ps:这个战略与后来国共内战三大战役里面的淮海战役中的国军战略思想很像,当年杜聿明设计的战略就是以徐州的城防工事为铁毡,黄伯韬、邱清泉、李弥三大外线兵团为铁锤,把PLA的部队夹在中间进行爆锤……但是各种原因,变成了国军惨败,这个事情,以后如果有时间,我们找个机会也可以聊聊)
3、黑虎掏心,就是在敌军溃败的情况下,以戚家军纵横天下的精锐火枪骑兵为主力,进行斩首作战,起码要把朵颜部队的核心首领给留下几个来。
什么叫名将,名将就是能够牢牢把握战争节奏,让敌人跟着你的指挥棒走的人。
我们不知道朵颜部队的统帅们是怎么想的,但是历史上实际的战略进程确实按照了戚继光的全部预期往前推进。朵颜部队的大军开始一路攻城拔寨,把戚继光布下的军塞给打下了不少,但是士兵的锐气一天天就消耗在了这些无穷无尽的堡垒之间,最后,以逸待劳阶段的最后一道关口,摆在了董家口长城下面。
董家口,是明长城上的一座重要关口,位于今天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东部,距抚宁70公里,是戚继光上疏修筑的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塞之一,是护卫“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关城的北翼要塞。它建在突兀险要的山岭上,筑有36个敌台、28个战台、16个烽火台,全长8.9公里,最高处海拔556米,还筑有3座城堡。位置如下图
朵颜大军在董家口城墙坚固的城防工事下,被碰得头破血。就在敌军士气低落的之时,想要退兵之时,戚继光果断命令开展第二阶段的战略攻势。明军的主力部队从榆木、董家两个关口出击,就像大铁锤一样狠狠的砸向了朵颜军。
游牧民族的骑兵,很少会和汉人的骑兵正面冲突,他们最擅长的是欺负汉军的步兵部队……但是以往被骑兵一冲就四分五裂的明军步兵部队,这次一遇上朵颜的骑兵,就立刻摆出车阵+步骑的猥琐流战术,朵颜部队冲上来,又重复了喜峰口战役历程,先被真人版塔防游戏一顿揍,然后失去了冲击力的游牧骑兵再被精锐步兵和两翼骑兵杀得落花流水。
如同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的情况下之后,朵颜部队扛不住了,再说各种附庸部落本来就是过来捡便宜,让他们打硬战,想都别想。所以又变成了大溃败。反正他们早已习惯,因为蒙古人知道,明军缺少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根本就追不上来。
但是戚继光这次把他最精锐的三千火枪骑兵留到了最后,就在朵颜部队溃败的时候,他果断的把这最重要的战略预备队压了上去。此战,明军精锐骑兵追杀一百五十多里,杀得朵颜部血流成河,朵颜部大首领长秃也被戚家军的骑兵活捉。
要知道,在明军与蒙古军队的作战中,很少有首领被活捉的记录。这次长秃被俘,整个朵颜部上下炸了锅,群龙无首的朵颜部无奈,只得由董狐狸率亲族240多人,向戚继光叩关求降,明王朝顺水推舟,接纳了朵颜部,随后释放了长秃。
经过这一战之后,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前线再现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汉唐雄风。此后十几年,直到戚继光调离,朵颜以及各游牧部落都不敢再骚扰蓟门。
从此,迎风招展的”戚“字大旗,成了边境的保护神。汉人百姓们犹如对待神明一样顶礼膜拜,而心怀鬼胎的游牧民族则闻之变色。
在千里边境之上,当戚家军高举着”戚“字帅旗呼啸而过的时候,似乎在风中还能听到那些剽悍的蒙古骑士们绝望的惊呼”戚老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