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书摘要

这本书是托马斯·福斯特写的一本文学阅读指南。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教授文学课程及创意写作。除了本书外,作者另外一本《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也颇受欢迎。

学会阅读是学会写作的基础,而阅读本身绝不是仅仅用眼睛去看。一字不差的阅读可以说是基本的阅读态度。此外,阅读还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需要善于调动思维、情感去联动和体验。

本书中作者列出了他作为文学教授掌握的文学语言。当然这建立在庞大的阅读积累上,普通读者可以作为参照更好地指导阅读。这里简单记录部分可供参考的。

1.每一次旅程都是追寻(当然凡事总有例外)

从结构的角度考虑,一场追寻包括五个因素:(1)一位追寻者

(2)目的地

(3)声称去目的地的原因

(4)路上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5)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

追寻者就是要进行追寻的人,不管他知不知道这是一场追寻。实际上他往往不知道。追寻的真正原因绝不是声称的原因。实际上,追寻者经常完不成声称的任务。追寻的真正原因总是认识自我。这就是为什么追寻者多是年轻人,未经世事,不成熟。追寻者如果是老人,更多是为了回忆和救赎。总之,当小说中人物动身上路,作为读者就得睁大眼睛,看看要发生点什么了。

2.你是我的座上客:关于圣餐礼的故事

只要人们一起吃饭喝酒,就是举行圣餐礼。文学中进餐多数是表达分享与友好,当然鸿门宴例外。通过共同吃饭,取得观点态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改变。雷蒙德·卡佛的《大教堂》中,主人公就是通过与盲人共同吃饭吸烟,慢慢对他产生了好感。

3.我在哪儿见过她来着?

阅读也可以经常与故友重逢。故事也有模式,人物也会类型化。辨认文学模式需要看书够多,思考够深,能在反复出现的情景中归纳出模式和原型。文学作品也是从别的文学作品中生长出来的。这些故事的原型可能来自莎士比亚,出自圣经,童话或者民间神话。经典名著都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养料。

4.雨雪风霜总关情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每一个故事都需要一个背景,天气则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有时,天气绝不只是天气。雨迫使角色处于难堪的处境,雨天更神秘、更阴郁,更显孤独。雨同样有着公平性,一视同仁地落到每个人头上。雨可以让人物得到象征性洗礼。让角色冒雨走到什么地方,等他到达时,就可以洗心革面。《肖申克救赎》中就有这样类似的片段,当安迪爬出下水道,在风雨中张开怀抱,他已然重生。雨能洗净身上的污点,相反,人物若在雨中跌倒,则会沾满污泥,比以前更脏,故事角色则会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

雪与雨一样意蕴丰富。雪冰冷、僵硬、严厉,拒人千里又诱人靠近,刚落下时一片洁净,过段时间又肮脏污浊。雪可以象征结束,红楼梦中就有“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文学中的天气有无限的可能性。

5.这是象征吗?

有些象征直截了当:白旗意思是“投降”。但象征有时很难简化为一句话,它的意蕴可能纷繁复杂,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小说中的有些形象并不浮于表面,它在更深的地方等待我们,要求我们带着自己的某些经验与它相遇。

要弄清象征的可能含义,我们得运用各种手段:问题,经验,原有知识。每位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对不同因素强调程度不同,而这些不同会使文本特定的特点受到或多或少的突出。我们把个人历史带入到阅读过程之中,这其中糅合了先前的阅读经验,但也包括受教育程度、性别、种族、阶层、信仰、社会活动、哲学倾向等各方面的历史因素。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们对阅读的理解。

我们该如何理解象征?自由联想,集思广益,做笔记。组织各种想法,分门别类,看这些想法和意思是否可行,作出取舍。就文本提出问题:作者要用这个意象、这个东西、这个动作表达什么?这种叙述或抒情活动可能暗示什么?最重要的是,你感觉它好像象征什么?

读文学作品是一项脑力活动,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涉及情感和直觉。我们许多关于文学的想法都是从感觉开始。但有了直觉,并不意味着它会自动发挥作用。越经常练习象征性想象,它发挥作用就越好越快。我们习惯把一切归功于作者,但阅读也是一件需要想象的事。我们的创造力、创新性与作者的意图狭路相逢,在相逢中我们解开他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他的意思,弄明白他的写作思路,也能更好指导我们自己的写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书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