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太行《如何拯救那些为奴的女儿们》
案例
2009年,当时上海海事大学一位女研究生自杀身亡。她30岁,本科武汉大学毕业的,没挣到什么钱,一直在资助弟弟读书,后来弟弟读了博士。
她从小丧父,本科没还清贷款,学位证很久才拿到,工作7年后考上了研究生。
妈妈坚持要跟着她住在研究生宿舍里,学校基于管理制度请她离开,给了70天左右的缓冲期,还帮着联系了便宜的租房,但是她妈妈认为条件恶劣,还是想继续住在女儿宿舍里,还有一天甚至流落在街头。
女儿自缢在了卫生间洗手池边。
事发后,她的弟弟、表妹、外婆、舅舅、姑姑、弟弟的女朋友赶往上海,学校负责食宿。
母亲和弟弟向学校索赔35万元。
学校说他们的依据是“5万元丧葬费,30万给妈妈买房子。”
原文还有其它几个案例,看得有点触目惊心,女儿也是亲生骨肉,何至于凉薄如此。也许没有在那种环境生活过,所以无法理解。
父母偏心公式:
有孙子的儿子>没孙子的儿子>嫁入豪门的女儿>普通的身边的女儿>普通的远方的女儿。
懂了吗?他们首先重视自己的Y染色体,然后是对他们有用的女儿,你出去读书或者工作,就和出嫁后的女儿类似,那就是余粮收集制,能盘剥就盘剥,这很科学啊!
这就是所谓传统文化里的处世之道。
这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美国的研究差不多,在美国,最容易进行性别歧视的人都是信教信得最虔诚的人。学者们为这个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爱歧视别人的人倾向于找到宗教来支持自己,还有的人认为就是信教虔诚的人就是容易歧视别人。
中国也是这样,如果一个男的跟你说他喜欢弟子规之类的传统文化,你要留神,那基本上都是碾压歧视女性的人。
我不说你们永远会被性本善、性乃迁、弟子规、圣人训所误导,所以人成年后,要做强大的人,自己能分析、判断的人,而不是找一堆古代小学思想政治课课本来继续荼毒自己的孩子。
这种传统文化的能在比较封闭的地区继续前行,但是当女儿出来受教育和远嫁,就会迅速明白自己的处境,然后跟这样的行事方式决裂。
以及说一句,深圳可能是广东女性最独立和自由的城市,广州也不坏。
想要独立,奔向GDP最高的城市吧。
资本社会给了更多女性工作,而职业女性的角色会让她们更独立、更自由。
不过对“如果一个男的跟你说他喜欢弟子规之类的传统文化,你要留神,那基本上都是碾压歧视女性的人”这句话是否正确持怀疑态度,毕竟很多人的动机是出于对文化研究的兴趣。没做过调查不妄下结论,至少我现在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自认没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红楼梦》反映了中国人人性最本质的东西
那些经过长时间考验的经典著作里面的思想其实反映出了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就拿我们今天聊的《红楼梦》来说,虽然90后可能会认为里面的故事太过久远,毕竟今天和曹雪芹完成《红楼梦》初稿的时代相差了260年。但是中国人的人性,中国机构(公司、大学和政府部门)内的关系,甚至中国今天的生产关系和公司商业的特点,和这部小说里所描写的没有什么差别。
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读《红楼梦》时,距曹雪芹的年代差出来230年,我并不因此觉得它过时了。在从那时起往前的230年里,《红楼梦》在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读者,几乎历代中国人都能从《红楼梦》里学到些东西,因此没有理由讲最近30年出生的人从中学不到东西。
——吴军《第194封信丨为什么要读《红楼梦》(1):否则你找不到好伴侣》
如果你想让一篇文章成为爆款,那么最关键的不是点击率、评论数、点赞数和打赏额,而是有多少人转发分享了。
——马克·费舍尔《热点》
对于绝大部分决策来说,应该在掌握70%的信息时就做出,不要等到90%再做,这时可能就慢了。而且,必须善于迅速发现和纠正错误的决策。
……
“不同意但执行”也是一种很好的品质,这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如果你坚信某一个决定是正确的,哪怕公司内没有达成共识,你也可以尝试说,“我知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同,但是你们愿意跟我搏一把吗?”此刻,没有人知道答案是什么,但你很可能会顺利通过。如果你是老板,也可以这么做。贝佐斯并不总是同意下属的观点,但有时也会在不同意的情况下支持他们。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2017年股东公开信》
为什么古代英雄好汉总是食量惊人
欧洲中世纪大小领主们主流的收租方法,就是连续不断地长途巡视。他们带着家眷、亲兵、侍卫、仆人、弄臣,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走过去,走到哪里,吃饭的问题就在哪里就地解决,当地老百姓供应的饭食也就算是收税了。住了几天,吃饱喝足,收税也就收完,然后赶到下一个地方去继续。
……
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既然吃是收税,那为了多收税就要拼命地吃。谁食欲好,食量大,那就是占到便宜。这就好理解,为什么古代人描绘英雄好汉,总说他们食量惊人。因为食量巨大,是他们权势地位的象征,普通人没什么机会吃到肉,更不要说吃很多肉。
——罗辑思维《税收成本》
“三岁看老”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智模式
中国人流行一句话,说“三岁看老”,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智模式。如果你真的相信了这样的说法,那你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孩子的未来。事实上,不要说三岁,哪怕是老年人,还是可以通过学习,通过我们的行为模式来塑造大脑。连六十岁都不能看老,何况三岁呢?所以,你必须对孩子的品质也有一个成长型心智的看法,就是他今天是这样,并不代表他将来的品质也是这样。他永远都能变得更好,只要你和他一起付出努力去改变。
……
任何人在道理上都是平等的
我讲育儿育己,就是家长自己要做有原则的父母,就是要跟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具体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为什么要讲道理呢?因为只要一讲道理就是一个平等讨论,任何人在道理上都是平等的,你对我有要求,我对你也有要求。
……
成长型的批评
孩子不是不可以批评,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批评。用成长型的批评,孩子会成长。固定型的批评既不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也不告诉他该怎么改正,反而把孩子的品质当成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来否定,孩子当然不喜欢,既得不到成长,又打击了他的自尊和自信。
——Dr. 魏《情绪脑|怎么正确地批评孩子?》
美国教育比中国好在哪里?
有位全国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的历史老师,他叫魏勇。在第二次亲身体验了美国课堂之后,他在去年年底发表文章说,这次本想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国教育,没想到挑出了自己的大毛病。这位特级教师的美国之行到底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先说魏勇挑出了什么毛病。以查塔姆(Chatham)学校为例,据说这是新泽西最好的公立学校,魏勇在这先是听了12节课,包括英语、法语、中文、数学、生物、戏剧等等各个方面,然后发现,几乎所有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课堂知识容量小而且不落实,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比如一堂初中体育课,一百多名孩子在体育场里玩得很开心,老师只是游戏的组织者,没有落实体育技能的教学。再有,地理课讲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自然环境,老师就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否宜居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顺便带出了该地区的气候、地形、农业等相关知识。这个设计很棒,学生们讨论也非常热烈,不过,老师并没有梳理和总结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理知识。后来,魏勇还听了高中的一些课,发现依然是这样,几乎都没有知识和技能落实的环节,老师讲得高兴,学生学得开心,仅此而已。如果以中国的课堂评价标准来看,大多都不合格。要是PK的话,我们的课堂效率高得多,轻而易举就可以考过美国,那几天,魏勇感觉自信心爆棚,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很不错嘛!
后来他跟美国老师交流,问为什么不用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呢?美国老师的回复是,他们觉得学生动手参与和学习兴趣更重要。几天观摩下来后,魏勇发现,美国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确实是不遗余力,不惜牺牲了难度和落实程度。但在这些课堂上,学生积极性确实很高,没有打瞌睡、玩手机的学生。魏勇认为,之所以教室和课堂成了学生喜欢的地方,并不在于教师的水平更高,做了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恰恰在于教师没有去做刻意落实知识这件事。
从短期来看,知识越落实,学生基本功越扎实,学业进步越快。换句话来说,在单位时间内,中国式的教育亩产量更高;但是,如果把教育拉伸到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来看,我们的学生在出发阶段的领先地位,很快就会丧失掉,美国学生会逐渐超过我们,而把我们甩在身后,因为这涉及到学习是否具有持续性,也就是学生能否成为终身学习者的问题。
魏勇意识到,美国教育特别注重调动学习兴趣,是希望让学习具有持续性,学生能够成为终生学习者。从美式课堂走出来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如我们,但他们不会考完后撕书、烧书;我们的学生看起来很优秀,考试也出色,但考完后恨不得从此告别学习,基本不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这就麻烦了,你停下来不动了,而人家却持续的向前进,当然,你就很容易被别人超过去了。
那么,是什么妨碍了中国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呢?魏勇认为,除了高考让学习变得功利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推崇踏实的传统文化,放在教育背景下,就变成了鼓励落实、对落实的无条件肯定。在课堂上,就是教师要控制学习结果,保证知识和技能被大多数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代价就是伤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之前,如果你被要求看完电影后回答这些问题:找出多少处用了特技、结构有什么特色、让你发笑的地方有几处等等,你对这部精彩的电影还有兴趣吗?
还有一点,学生的自由被剥夺了,他是在执行命令,而不是出于自发的志愿。这就是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区别。
魏勇说,落实的意义在于短期之内看见学习的效果,而美国教育不着眼于一时之得失。中国教育的困境,主要是我们太贪婪,什么都想要:我们既要基础扎实,又要培养创新力;既要教育均衡、又要培养杰出人才;既要限制补课,又要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老师。我们始终没有敢于放弃的勇气,更没有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清楚,从而,缺少一个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以上就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对中美教育差异的亲身探索与所得,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文汇教育”(这位特级教师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国中学,没想到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