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行

心·行

读《旅行的艺术》(下)

古文中最爱的一篇莫过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尤爱那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陶渊明将为官的案牍生活视为“心之形役”,不得不说十分精准。人有时要回归乡村,去面对一座瀑布,一座青山,才能除去心中的尘埃,而回归一种喜悦的宁静。有时候,驱车驶过田野,看见陌头白杨吐芽,一片葱茏的新绿,心就仿佛被熨斗熨过一般舒展。正如书中所言的那样,当我们离开拥挤的城市,隔开纷扰的人群,我们才能不会被外界干扰,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仿佛能达到灵修界所说的那样,观照自我,才得“爱、和平、喜悦”。

我至今依然记得第一次看见大海的心情。那是在03年的夏天,在厦门岛的海滩。抵达的时候已然入夜,月光铺在海面上,脚下是细腻的沙滩。我就看见浪花从天边一波一波地涌来,冲上海滩,又随即退去,然后下一波又冲上来。

很难描绘那种微妙的心情。仿佛是第一次理解了“永恒”的含义。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景致的力量。那正是一种大过人类,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力量。可是却没有感觉到恐惧,反而是一种莫名的欢欣。读了本书才明白,那是一种崇拜之情,对自然之力的崇拜。

本书印象让我最深刻的却是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习惯。其中谈到旅行的心境。书中有言“感受力也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的确,如果身处异地,我们会看见很多细小的美好。路人平常的对话,咖啡店门口的秋千,一座仿古建筑的飞檐,古旧门梁上悬挂的镜子······我们仿佛打开了尘封的慧眼,回归到儿时,看什么都是新的,满心满眼的好奇和赞叹。

所谓家门口没有风景。也许树荫下那朵漂亮的野花也开在我们家的墙根下,也许清晨送牛奶的自行车铃一样穿梭在故乡的大街小巷。可家给我们的安定感闭合了我们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对种种美好视若无睹。

请谨记塞维尔·德·梅伊斯特的提醒: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