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

我站在兴安岭的高岗上,把目光投向河对岸那片广袤无垠的黑土地,那片曾经属于中国的国土。

透过这边的铁丝网,可以看见对岸异国边防军瞭望塔上那高倍望远镜的反光。

额尔古纳河_第1张图片

这条湍急而冰冷的河流,并不是很宽,甚至在某些地段,两边的人只要大点声,对话绝对无问题。可是,沿着河岸绵延不知尽头的铁丝网,让人们只能远远地观望,因为,这道不宽的河流,把这片本来是一体的大地剖成了两块,分属于两个国家。

这就是:额尔古纳。

额尔古纳河_第2张图片
额尔古纳河的秋色

河对岸就是俄罗斯赤塔州的土地,一眼看过去,沃野千里的黑土地,看不见一栋建筑和房屋,静悄悄的,除了鸟鸣。

额尔古纳河_第3张图片
河对岸的俄罗斯,连绵不断广阔无垠的黑土地

额尔古纳河_第4张图片
根河湿地

根河的得名,来源于蒙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之河”。

也有一种说法,谓“根河”一词是混合语,“根”是通古斯语,直直的、直直地、没有分叉的意思,是古人对根河形象化的叫法。“河”自然是汉语,所以说,“根河”一词是汉语和通古斯语结合的词汇。

河长427.9千米,于四卡北12公里处汇入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_第5张图片
临江屯   最靠近额尔古纳河的中国村落 ,那一片斑斓秋色,就是大兴安岭,一河之隔,就是俄罗斯
额尔古纳河_第6张图片
恩河  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民族乡,居民的祖先,是“十月革命”以后流落到中国境内的俄罗斯居民

额尔古纳河_第7张图片
呼伦贝尔草原  根河湿地
额尔古纳河_第8张图片
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风光

额尔古纳河 (Argun River):《旧唐书》中称之为望建河,《蒙古秘史》中称之为额尔古涅河,《元史》中称之为也里古纳河,《明史》中称之为阿鲁那么连,自清代开始称之为额尔古纳河。 以海拉尔河为源,全长1620公里。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至今,一直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辞海


额尔古纳河_第9张图片
额尔古纳河边   白桦林

额尔古纳河_第10张图片
额尔古纳河边的边防道    河对岸,就是俄罗斯国土
额尔古纳河_第11张图片
九月的额尔古纳河沿,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很快,这里就是严寒隆冬。

额尔古纳河(Argun River )全长970公里,俄语作Argun,亦作O-erh-ku-na Ho或Ergun He。黑龙江的南源,海拉尔河的下游,史称“望建河”,是通古斯语(鄂温克语)honkirnaur的音译,意思是:鄂温克江。

额尔古纳中俄边境线长671公里,与俄罗斯赤塔州的五个市区相邻。

从室韦到临江屯,是十公里的林间山道。

这是一条简易的土路,穿行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额尔古纳河就在左首边9,森林茂密,却依然可以听见哗哗的水声。据说这里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的,一个人走在这山道上,心里面也有点惴惴,把三脚架提在手里,一边大声地唱着歌,给自己壮胆。

额尔古纳河_第12张图片
对岸就是俄罗斯赤塔州的土地,一眼看过去,沃野千里的黑土地,看不见一栋建筑和房屋,静悄悄的,除了鸟鸣。

额尔古纳河_第13张图片
临江屯,隔着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一河之隔,居民多为俄罗斯族中国人
额尔古纳河_第14张图片
临江屯
额尔古纳河_第15张图片
临江屯的居民,俄罗斯人族
额尔古纳河_第16张图片
马,是这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这里的马,和著名的河曲马比起来,体型也更大一些。
额尔古纳河_第17张图片
我的房东

寄住在老乡家里,是我很喜欢的。不仅仅是处于费用的考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深入地融到真正的生活里去。这里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奶牛养殖就是平时最重要的主业,院子里放着的就是收集牛奶的工具,每天凌晨,牛奶公司就有专车在村口收购。

从规模经济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而且牛奶质量也不容易保证。但对老乡们来说,这是每年一笔重要的收入。

额尔古纳河_第18张图片
额尔古纳河边的秋色

额尔古纳河_第19张图片
额尔古纳河边的秋色

这里的雨,好像和人开玩笑一般,时下时停。本想沿着小路去屯后的森林里转转的,房东极力劝阻,太不安全,于是作罢了。

村子很小,鸡犬之声相闻,这时候暮色渐起,念叨着房东的小鸡炖蘑菇和醋溜土豆丝的香味,于是又回到了住宿地。

额尔古纳河_第20张图片
哈拉哈拉河边的早晨

室韦,原本是额尔古纳河边很不起眼的小镇,只是在某一年的CCTN魅力小镇评选中,入选:“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于是渐渐火了起来。入选的理由据说有二:一个是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另一个是这里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确实,室韦在中国的典籍记载中,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一个民族名称。可惜限于典籍和年代的久远,大多语焉不详。

有关室韦族最初的部落情况最先为其作传的《魏书》未作交代。7世纪前后,下分五大部。唐代“分部凡二十余”,有户至少3万,人口在15万以上(据《新、旧唐书》)。 其间,约从9世纪末起,因累遭契丹袭击等原因,一些部落西迁南徒,采用了新的称号,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中世纪后期名震亚欧大陆的蒙古族,即是室韦的蒙兀部西迁后发展形成。

额尔古纳河_第21张图片
室韦,对面的小镇是俄罗斯的奥罗奇。

额尔古纳河_第22张图片
大兴安岭
额尔古纳河_第23张图片
大兴安岭
额尔古纳河_第24张图片
额尔古纳河边,俄罗斯族居民
额尔古纳河_第25张图片
恩河,俄罗斯风格的桦木屋
额尔古纳河_第26张图片
恩河,俄罗斯族老乡,我的房东
额尔古纳河_第27张图片
额尔古纳河边,俄罗斯族居民

室韦族的解体,始于9世纪末。在其西边的宗主国突厥被回纥攻破后,9世纪中叶回纥又为黠戛斯所破,或西迁,或南逃,不久大量黠戛斯人 返回天山西部地区,这给室韦创造了向西移住的有利条件;在其南方,契丹趁唐衰落之机,在9世纪末连连北进,致使室韦诸部或西迁南徙,或被契丹征服。

蒙兀室韦约在10世纪初由额尔古纳河以东向西迁移,最后到达斡难河(今鄂嫩河)发源地不儿罕山(今大肯特山),在辽朝时以萌古或被称袜劫子为号,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到金末发展为拥有16个部落的蒙古族。

再后来出了个成吉思汗,于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额尔古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