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随笔】翻译的理想状态

这个周末上海一直在下雨,一片闲情雅致中,在家里翻译起法语儿童诗歌。

儿童绘本的翻译和成年人的小说、社科文章完全不同。厚厚一本社科学说,即使著作等身的译者,有时也有卡壳的地方,差不多就过去了。一些水平低的译者,更是直接就糊弄过去了,毕竟这么厚一本书,总是不能尽如人意。以现在市场化的节奏,很难相信有多少译者有时间、有精力去打磨一本厚重的作品。

但是翻译儿童绘本倒是一个不得不字斟句酌的活,因为字数实在太少了,如果不细细推敲,别说有糊弄的地方,哪怕是翻译的味道稍微浓一点,怕是儿童读者都是不同意的。毕竟,孩子们有一颗最敏锐的阅读之心。

这恰恰是回到了翻译中最完美的境界了。如果可以有时间好好推敲作品,又有哪位译者不愿意呢?

【翻译随笔】翻译的理想状态_第1张图片

绘本翻译的初稿完成后,我乐意仔细推敲几遍,甚至找几个小朋友来体验一下。小朋友总是能给出最好的答案,比如“这句读起来不顺利”“这里意思不是很懂”,纯净的心灵没有外界的打扰,也没有任何翻译理论的干扰,才是最可靠的答案。

最后自己也可以充满感情地朗读几遍,一首短短的诗,都是如此充满成就感。

【翻译随笔】翻译的理想状态_第2张图片

我们听过老一辈传授的很多翻译方法,其中有一些就提到在定稿前,反复朗读、反复修改,现在现实的环境总是不能如意,仿佛在绘本翻译中,才终于找到了原点。

不同的文稿对应不同的翻译策略,而理想终究也只是一种理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翻译随笔】翻译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