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有力的提问

亲爱的五维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是2019年的第三天,也是2019年的第二个工作日,非常感谢大家抽出时间,与我们一起相约在五维的微课分享平台。

我从事产品经理培训,将近有10年的历史了,但在线的微课分享,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新的一年,一个全新的开始。今晚,我给大家带来的主题分享是《强有力的提问》。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四种类型的提问;第二、什么是好的提问?第三、如何问出好的提问?

第一部分 四种类型的提问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四种类型的提问。具体有哪4种类型的提问呢?我们来看如下图所示。

强有力的提问_第1张图片
4种类型的提问

横轴表示通过提问是否得到与目的有关的发现,纵轴表示乐于回答的程度。提问在轴上处于哪个位置,可以决定对方是否乐意回答、是否愿意思考,是否心情愉悦。提问越能使对方获得自己从未考虑过,就越有可能促进对方有新的发现。

不经意间说出了“轻松提问”自然无所谓,但如果无意中向别人抛出了“沉重提问”或者“差的提问”,就可能会令对方心生不快。想必我们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看这几种提问方式。

第一种提问方式:轻松提问

轻松的提问,一般我们都乐意回答,但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决定提问是否轻松的并不是提问者,而是被问者。轻松提问的作用是改善与对方的关系,是在不影响对方心情的前提下,有助于了解对方的提问,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提问,是被问者能轻松、乐于回答的提问。

强有力的提问_第2张图片
轻松提问

轻松的提问,一般具有以下3个特征:①易于回答:对方容易回答的话题,比如“你最新怎么样?”②乐于回答:对方乐于谈论的话题,比如对方的兴趣、爱好;③惯于回答:对方习惯于谈论的话题,比如娱乐八卦等。

我们在提问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时机是否成熟、关系是否已经建立,是否会令对方感到不快。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与对方的关系,为后续好的提问打下基础。

通过闲聊般的提问,比如询问成功的经历,可以收集信息,了解对方乐于使用的词语等,作为后续好的提问的素材,并且可以由此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方喜欢说或者反复说的词语,是后续打开好的提问之门的关键钥匙。

第二种提问方式:差的提问

也就是我们一般不愿意回答,也不会有什么新发现的提问。

强有力的提问_第3张图片
差的提问

一般来说,差的提问常常具有如下这些特征:没有考虑到与对方的关系,毫无意义地追问对方的私事,将自己的价值观或主观臆断强加于对方,穷追猛打,致对方萎靡不振,等等。

差的提问,有以下三种常见的类型:

第一、带有否定信息的提问,经常会造成差的提问。当然,大多数差的提问并非出于我们的本意,而是一不小心就脱口而出。比如,“你还不打算结婚吗?”即便我们并非出于有意,也会给对方传递负面的信息,因为对方收到的信息就是我们所传递的信息,如果对方理解错了,那就是我们传递的问题,而与对方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二、带有消极表达方式的提问。比如:你为什么要住在那种地方?你觉得业绩这么差的原因是什么?你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懒了吧?这种提问,常带有指责或质疑的口吻,听起来就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第三、带有别有用心的提问。提问是要以对方为中心的,而非以我们自己为中心的。比如说,想讨好对方、想被周围的人认可的提问,这都是别有用心的提问,很容易被人看穿。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企图展现自身好的那种提问并不是真正的提问。

强有力的提问_第4张图片
沉重提问

第三种提问方式:沉重提问

也是我们不愿意回答的,尽管会有所新的发现。如果时机合适的话,效果就会比较明显,甚至于惊人。由于这种提问方式,会闯入对方不愿意被触及的地方,所以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如果在已与对方建立足够牢固的关系基础上,可以瞧准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因为这种提问需要对方花费时间来认真思考。

一般来说,沉重提问具有的特征为:①不愿去想的事情,②不想意识到的事情,③平时避免面对的事情。在提沉重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留意提问的目的是共享,其使用的对象和场合比较有限,能够促成对方从他责到自责的视角转变。

他责和自责这两个概念是高管教练中常用的术语。他责是对于已发生的事情,归咎于他人或周围的环境,而自责是对于已发生的事情,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强有力的提问_第5张图片
好的提问

第四种提问方式:好的提问

也是我们乐于回答,并且有所发现的提问。简而言之,能让对方不假思索就乐于回答,并能为其带来新发现的提问,就是好的提问。

好的提问能给对方带来新的发现,并促成新的思考或者行动。人的意识是可以被提问控制的,“注意力在哪儿,能量就流向哪儿。”一旦提问改变,具体可见的事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好的提问,能够让对方主动思考、乐于回答,并伴有发现和行动。另外,能够将轻松提问变成促成发现和行动的提问,以及能够将沉重提问变成乐于回答的提问,也都算是好的提问。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存在“对任何人都好用的好的提问”。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来思考什么样的提问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好的提问,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询问事物的前提、定义等本质内容的提问;②深入挖掘到5W1H(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o 人员,What 对象,Why 原因,How 方法)的提问;③询问未来而非过去的提问;④开放式而非封闭式的提问。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第一部分内容,即四种类型的提问:轻松提问、差的提问、沉重提问,以及好的提问,我们要尽量避免抛出差的提问和沉重提问,并有意识的问出好的提问。下面我们接着来看第二部分的内容,什么是好的提问呢?

第二部分 什么是好的提问?

当熟练掌握了提问的方法后,我们的工作或生活将会产生较大的改变。提问,并不是随便提出什么问题都可以的,不同的提问将使结果产生变化。例如,我们在探寻问题时会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指我们要去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或意图,抑或对事情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洞察力和关注度。

但是,我们常常因为自身的思维定式、习惯,或者被某些所谓的“前提条件”,或者条条框框所束缚,比如“我没有做过”“我没有经验”等等,从而无法弄清楚事物的本质,而通过提问则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这些条条框框,并最终发现本质性的问题。

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本质之后,就能够准确且快速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成果。所以说,在最开始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将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工作的进程和结果。

改变提问,可以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如果平时非常重视提问的话,将使我们在面对各种事物时,能有意识地去观察。比如,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便想到“天上的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而苹果会掉下来呢?”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就因为牛顿平时就有意识地去观察各种事物。

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这一自然现象,从而提问“为什么它会掉下来?”也就是说他洞察到了眼前发生的现象,并且提出了问题,让他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如果不进行任何思考,就只会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到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提出问题可以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式,甚至改变这个世界的构成方式。

当我们被安排了一件令人头疼的工作时,如果什么也不做,就只会让自己陷入厌烦、头疼的负面情绪,但如果我们问自己:到底是哪一点让我们感到头疼呢?

如果答案是“如果做不好,就会很麻烦”,其中的“麻烦”实际上是指“不太顺利”,就可以接着问:“感觉哪方面会不太顺利呢?”以此来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

担心工作没有做好,可能是因为顾虑来自上司的评价或者工作本身,也可能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或者所给的时间不够等等。

如果是“担心做不好这项工作,是因为无法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就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日程,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比如,将其他的工作推后,以便把所有的时间都集中用在这项工作上。

无论我们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只要能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就会大大减轻令人焦躁的感觉。所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就可以改变原本令人头疼的状况,从而帮助我们找到解决对策。

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是好的提问呢?

强有力的提问_第6张图片
什么是好的提问

好的提问,一般都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提问应该只有一句话;第二、不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第三、要能让人变得积极思考。

下面,针对这三个特点,我们一个个展开来看。

第一、提问应该只有一句话

问题本身要足够简洁且能抓住事情的本质。说的内容越多,最终只会是在自己的观点中不停地绕圈子,或者实际上只是借助提问的形式,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强加到别人头上。

比如:陷入自我观点中的提问,或者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只是一味地想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强加于人而已,往往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想要问什么,最后也就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也就不可能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催生出什么新的想法来。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性,即越是简单的问题,越能激发神经元相关部位的活跃度,从而产生出此前未曾有过的想法。

例如,可以将问题换成:到底对方希望从我的发言中了解到什么呢?应该怎么做才对呢?像这样的表述,就可能促使大脑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开启了跳跃性思维之后,就能让我们跳出那些潜意识里束缚自己的“常识”,以及那些所谓“必须这么做”的前提条件。好的提问的共通之处就是能够让我们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

如果我们总是在自己的观点中绕圈子,那么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可能让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因为那些所谓的“前提条件”“固化的观点”“思维定式”会一直干扰我们。只有跳出来,才能让对方和自己都实现更加自由的思考,同样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而“提问应该只有一句话”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这样做真的正确吗?

当我们被眼前的工作所累时,可以问一问自己:这真的是对方想要的东西吗?也许这能帮助我们去掉多余的东西,更容易地找到向对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方法。

比起那些十分冗长的“问题”,像“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这样简短而抓住事物本质的问题,更能让我们的大脑找出让自己真正满意的答案。

如果我们关注很多事情,就无法做到用一句简短的提问让大脑恍然大悟了。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将问题缩减到一句话呢?首先,我们还是应该将焦点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我们的周遭充斥着各种复杂的事物,并受其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往往也会变得比较分散。因此,非常有必要以提问的方式,找出其中最为重要的那个。

通过“简短的一句话提问”能让我们的焦点重新回到重要的事物上。而如果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就能够舍弃其他多余的。

比方说:发言时用到的资料杂乱无章,让人感觉很难懂时,可以问一问自己:听众最关心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呢?

要处理很多工作,但一时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时,可以问一问自己: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

就像这样,在自问自答的时候加上“最”字,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即便用放大镜在空中俯视整体的状况,也会因为无法聚焦导致眼前一片模糊,但是,如果我们锁定某一个对象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就可以将其看得真真切切。如果该对象是黑色的物体,甚至能使其起火燃烧起来也是有可能的。同理,“简短但是抓住事物本质的提问”可以让我们找到应该聚焦的点,然后倾注所有的精力和能量去解决。

第二、提问时不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

比如,上司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业绩不佳呢?你有没有按照我之前所说的去做呢?”

“平时看你还是很擅长做时间管理的嘛,是不是因为你的时间不够,才导致业绩不佳的呢?”

这样的提问,看上去好像问得还是比较具体和详细的。但如果是我们被问了这样的问题,估计所有人内心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厌烦情绪。

如果换成下面的提问,看看又会是怎样呢?

“现在,你最关注的是哪一方面呢?”

“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呢?”

比起先前的提问,就不会让人感觉自己受到了粗暴的干预。在最开始的提问中,加入了提问者的主观判断和诱导性的内容,很容易招致被问者的反感。

只有那种让被问者变得心情舒畅,重新鼓起向前劲头的提问,才能被称为好的提问。

第三、要能让人变得积极思考

平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思考很多事情,这里的“思考”就是指“自己向自已提出问题,然后再去找出答案的过程”。此时,如果这些问题隐含着“让自己变得消极”的信息,会变成什么样呢?

比如说,你很想要某个东西,但就是一直得不到。这时,你可能就会在心中自问:“为什么事情会不顺利呢?”这样一来就会下意识地产生消极的情绪,将焦点集中在“最终还是失败了”“自己做事的方法(能力)有问题”等前提上,从而让自己丧失了自信心。

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提问,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比如说,该怎样做才能让事情变顺利呢?是什么阻碍了事情朝顺利的方向发展呢?这些问题都是以“还没有失败”“试试其他方法也许就能成功”为前提提出的,这样一来,也就能下意识地让自己避开那些消极的情绪。

消极的提问将产生消极的情绪,会让人将焦点聚在错误的事情上,所以我们的提问必须是积极的,不是追问“到底哪里错了”,而是要问“怎么做才能让事态变得更好”。

我们事业的质量、人生的质量,都取决于我们对自己所提的问题的质量。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都不要问“为什么自己会遇到这种事情”,而是要去探寻“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能从中获得什么有益的东西”。

“为什么会失败呢?”这是面向过去的提问。“怎么做才更好呢?”这是面向未来的提问。要想改变未来,关键就在于要面向未来提出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养成这个意识,面向未来时常提出一些积极的问题。

到这里,就是我第二部分要分享的重点内容。好的提问,应该只有一句话,不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以及要能让人变得积极思考。

其实,好的提问还包含了一定的方向性。也就是说,我们要向着哪个方向去提问。换句话来说,我们提出的问题将会给思维赋予方向性,从而决定我们思考的焦点和方向。这就是我第三部分要分享的重点内容,即如何问出好的问题。

第三部分 如何问出好的提问?

强有力的提问_第7张图片
如何问出好的提问

无论在形式上做得多么像一个好的提问,如果我们提问的方向出了问题,也就无法获得一个好的答案。

好的提问应该满足以下四个方向:第一、抓住问题的核心,询问事情的本质;第二、从零开始思考,是面向未来的提问;第三、质疑前提条件,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第四、激发对方思考,引导说出真实的想法。

下面,我们对这4个方向一个个展开来看。

第一、抓住问题的核心,询问事情的本质

比如说,项目延期了。我们固然可以问:延期的问题在哪儿?但是这个问题本身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如果这次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的话,以后还将会发生类似的项目延期问题。

我们可以尝试提出根本性的问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为什么会延期呢?有些项目即便是人手很少也没有延期,这样的提问,能让我们联想到“人员过少”也可能是导致项目延期的原因之一。我们在解决实际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时,这种思路是较为有效的一种。

首先,为了提出面向未来的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楚问题的本质。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2W1H的方式提出相应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其中的2W1H是指Where、Why、How。

Where(哪里)——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Why(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

How(对策)——该怎么做才好呢?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只想着就How进行提问,上来就直奔How的提问,有时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Where,换句话说,就是要去探寻“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很多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将思考的重点放在Why或How上,如果搞错了原本定义问题的Where——根本性的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无论如何在Why或How上做文章,也不可能真正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从Where、Why、How这三方面分别进行提问。当我们在工作、学习或生活方面,想要直面更加具体的问题时,这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从零开始思考,是面向未来的提问

所谓“面向未来的提问”,就是指并非一直在过去的延长线上进行思考,而是从“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的视角出发来进行提问。

人们往往倾向于在过去的延长线上进行思考,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发散思维,容易陷入反复思考同一个事物的困境。

我们可以从“原本应有的样子”出发进行逆向思考,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弄清楚目前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且还有助于我们跳出现有的前提条件,以一种“从零开始的思考”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所谓“从零开始的思考”,就是指思考一切的可能性。

只有“面向未来的提问”才能实现这一点。乍一看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通过“该怎么做才能成功”这种面向未来的提问,就可以将其转变为可能。据了解,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等产品,就是从这样的思路中诞生的。所以,仅仅一个提问,就可以让我们接近原本不可能的未来。

为了能实现我们一直所期望的状态,需要以“已经处于期望或希望的状态”为前提,从而提出相应的问题。假如,想要改变自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阻碍改变发生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所隐含的前提就是“我具有改变自我的能力”。

此外,当想要从某种瓶颈状态中摆脱出来时,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以目前所拥有的能力,该怎么做才能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呢?这个问题所隐含的前提就是“我具有摆脱瓶颈状态的能力”。

前面提到过,以负面、消极为前提,会将提问和目标都引到消极的方向上。因此,我们要站在“已经实现了所期望的状态”的角度,以正面、积极为前提进行提问,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感觉这样做还是有点难度的话,还可以从下面的问题入手。比如,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子?虽然身处某种令人烦恼的状态,但是,为了成为自己真正期望的样子,眼下首先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像这样持续练习一段时间,就能学会以正面、积极为前提进行提问了。

第三、质疑前提条件,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烦恼:周围的朋友一个个都结婚了,所以自己好像也得赶紧结婚。但是,就算提出“该不该结婚”的问题,也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对自己来说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要对各个方面进行考虑。

如果我们将问题换成“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结果又会怎样呢?说不定对于当事人来说,比起结婚,可能会更愿意将时间和金钱,花费在自己所追求的其他事物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在眼前的问题与其说“是或否”,倒不如换成“自己真正想去完成的事情是什么”,类似这样的提问,能让我们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从而拓宽可能性。

对于那些被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前提条件”,如果能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出发进行提问,比如“真的是……那样的吗?”“如果换成……这样的话呢?”,就会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无论是多么理所当然或者约定俗成的事物,我们都可以单纯地对其质疑,然后提出问题,从而催生崭新的事物。

要想通过好的提问催生崭新的事物,就需要像小孩子一样比较单纯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拘泥于过往的成功或失败,面对一切的前提条件都要问一问“真的是那样的吗?”从一个中立的视角出发提出问题,即从零开始思考。在我们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等实战课上,我就常常反复提醒这一点,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好的提问能够催生好的思路,从而带来更好的成果。

比如,“如果这么做,是不是会更好呢?”好的提问不仅仅能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问题,还能为我们启迪未来。所以说,好的提问就是一个绝妙的假设。

第四、激发对方思考,引导说出真实的想法

就像先前的例子,对于那些苦恼于该不该结婚的人来说,当提出“对自己来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的问题时,常常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当被提问者说出埋藏在心中的真实想法时,就好像是将早已遗忘的东西重新回想了起来。

作为提问者,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在问题中含有类似答案的信息。一旦被提问者主动意识到“答案”时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像这样抓住事物本质提出的问题,具有激发对方主动采取行动的神奇魔力。

想要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激发他人时,我们必须要能提出可以颠覆其在思考或判断时所遵循的“信念体系”的问题。比如说,Tom总是因为迟到而被训。

如果对Tom说:“是不是应该换个新闹钟了呢?”这样的问题,只是以眼前的事物为对象提问的。如果Tom已经习惯了这个闹钟的响铃,确实有可能起不来。即便购买了新的闹钟,仍有可能会习惯其响铃,所以,起不来床的问题仍会发生。我们应该弄清楚造成Tom总是迟到的“信念体系”是什么。换句话说,要去探究其迟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因此,我们可以问:“你平时工作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结果,我们从Tom的答案中了解到“今天又要被骂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等负面、消极的情绪。这样看来,Tom总是迟到的“罪魁祸首”并不在闹钟,而是其发自内心“不想去上班”的想法在作祟。

于是,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那么,你到底在害怕什么呢?”原来他从孩童时代开始,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就缺乏自信,这带来的影响就是让“没有自信”成为一种常态。像这样,就事情的背景进行提问,而不是局限于眼前所见到的现象,否则问题将变得难以解决。

我们在提问时,要有意识地思考其根本性的原因,才能让我们的提问上一个层次,也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到这里,第三部分的内容我就与大家分享完了,如何问出好的提问,给提问赋予了方向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说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下今晚分享的三个重点内容。第一个重点内容,提问有轻松提问、差的提问、沉重提问、好的提问四种。第二个重点内容,什么是好的提问。好的提问,应该只有一句话,不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以及要能让人变得积极思考。第三个重点内容是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具体有询问事情的本质、面向未来的提问、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以及引导说出真实的想法。

以上就是今天我所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学委郭雅慧老师,以及我的带教康奕老师,感谢她们的支持和付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强有力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