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很大程度上我是一个感情的失败者,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很大程度上这本书能让我们解决大多数情感问题。但由于这本书读起来有些许乏味所以我把一些重要的内容摘要了下来分享给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希望你能更深刻的对待生活。
- 第一部分 爱情的假性和真相
- (1-5) 第1章 假亲密的真相
- (6-10)第2章亲密的路,别一开始就走歪
- (11-14)第3章亲密只给最认真的人
- 第二部分 与自己对话
- (15-19)第4章在爱情中内省
- (20-22)第5章让自我与世界紧密相连
- (23) 第6章与自己对话
- 第三部分 来自父母的爱与伤
- (24-26)第7章原生家庭
- (27-35)第8章缺爱的你
- (36) 第9章理解与修复
- 真正的亲密则是那些懂得坚持的人最终的勋章。
- 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许多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恋爱、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希望从感情中获得什么。当我问他们“你能想象的最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他们往往一脸茫然。替代他们做出婚恋决定的,往往是家人或世俗的压力,“糊里糊涂先把婚结了再说”是常见的心态。
很多伴侣并不完全了解彼此。他们虽然在形式上非常亲近,甚至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但是并不了解对方对于情感、性、金钱、生育、精神追求等问题的看法。很多人是糊里糊涂地走进婚姻的,并没有意识到作为夫妻,他们需要达成怎样的默契。而当关系出现问题、两个人不得不坐下来谈谈时,才会意识到“他(她)居然是这样一个人”,于是进退两难。 - 如果你们之间的矛盾已经产生,并且超出你们所能处理的范围,我强烈建议你们去找一位做夫妻关系咨询和治疗的心理咨询师,为你们提供专业有效的帮助。很多时候花几百元接受夫妻心理咨询,便能够解决送上万元礼物也修复不了的问题,这是我作为咨询师常有的感受。
- 如果一个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时刻被无法逃避的焦虑感环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人的心理特性之一就是会不断地调整并适应环境。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在内心修筑一堵“高墙”,这意味着我不去体会自己的情绪,不对引起我情绪波动的事情做出回应,不和他人探讨我的感受,也不愿意去考虑他人的感受。
- 许多人总要求对方要与自己有精神共鸣、有生活情趣、要浪漫、要体贴入微。要求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你是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吗?你的生活是不是充满了各种趣味?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手艺和爱好可以用来营造浪漫?你是否习惯于帮助他人和奉献自我?长久积累的品质才能产生魅力,而平庸和平淡的你,拿什么吸引心仪的人,拿什么让亲密关系保鲜?
- 不要因为可能被拒绝就患得患失,不要因为希望渺茫就放弃。感情不能用得失、成败来衡量,因为感情中的失败其实是一种提示,是在告诉你且行且珍惜,你完全没必要和失败过不去。
爱情中没有输家,真正的输家是那些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敢追逐爱情的人。
我想起一个问题:如何判定他是你的真爱?我的回答是:在爱过了各种人,对各种所谓的幸福甜蜜都看透了,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生活、照顾自己、不需要依赖任何人而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时候,却突然爱上了他。 - 不过我必须要告诉你一件事:你对情感关系的理解还需要更全面一些。它是由情感和关系两部分组成。
- 再耐心一点,给彼此多一些时间,别担心爱情的感觉会消散,因为会被时间带走的,注定都是没有结局的情感。
- 当你看到“完美的爱情”时,你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甜蜜、幸福、真心相爱、理解尊重……如果有着这样的想象,你的感情未必会顺利,因为你会失望。完美的爱情不只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就好比一部电影的优劣,不能用其中某一帧画面来评判一样。
- 要长久地被爱,请一定记住正确的回应方式:看到他人为你付出的努力,准确地描述别人为你所做的事情,描述你接受时的感受,然后真诚地感谢对方的心意。
- 成熟的伴侣是非常善于修复关系的。出了问题,不要让它就这么过去,而是等平静下来之后,两人一起去沟通、探讨,摸索出更好的方式来修复,避免以后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 任何形式的失败,其实都是生活在提示我们:你的方法不对,需要调整。拒绝分手或者离婚,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死扛,本质就是拒绝承认错误。当你忽视生活给你的提示时,获得的只能是更多更激烈和强硬的提示,直到你被彻底打垮。
- 很多人在成年之后,由于缺少正确的模仿对象,便身不由己地将自己所痛恨的惩罚式激励照搬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对待恋人的时候,以为只有让对方足够害怕、足够有压力,对方才会变得更好。遗憾的是,孩子无法选择父母,但恋人可以选择离开。
一味地批判和否定,只会给伴侣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激励。 - (1)向你讲述一段艰辛的创业故事,并且不情愿地承认,项目走到现在已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于是不得不放弃。
(2)抱怨今天被老板冤枉,自己是在为他人的错误背黑锅。
(3)吐露家人对自己的个人问题施压太多,但自己并不愿意随便找个人结婚。
你会如何回答?在我的课堂上大多数人的答案如下:
(1)这个行业现在情况如何呢?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办法补救吗?我认识一个朋友也是做这行的,让他给你一些建议好吗?
(2)为什么背黑锅啊?你去和老板解释一下吧。
(3)你家人对你有哪些具体要求?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人结婚呢?
我猜你多半会认为以上回答很正常,没什么不对。是的,这些回应从逻辑上看完全没问题,你的意愿是尽快帮对方解决问题。可是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会发现他的本意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可能仅仅是想要找个人倾诉。
很多人之所以不懂换位思考,是因为他们不善于面对消极情绪,或者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有意无意地忽视消极情绪。无法处理好情绪,不能换位思考,在我看来这就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现,也是一段关系中阻碍亲密感产生的主要障碍。
具有共情能力的人,可能会这样回应:
(1)付出那么多心血后又要放弃,那会多么令人心疼啊,像被心爱的人抛弃了一样,不知道你是不是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你愿意的话,把我当作树洞好好和我诉说下吧。
(2)老板肯定是错怪你了,这样的滋味一定不好受。跟我吐吐槽吧,你的黑锅我帮你背一半。
(3)家里人得罪不起,但又不能让自己委屈,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会让你很不开心吧? - 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某些具体的事物,而需要很多时候则是主观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我想要很多钱,因为有了钱别人就会尊重我,所以我需要的其实是尊重;我想要先生对我很专一,这会让我感觉他很重视我,所以我需要的是重视;我想要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包,因为我打扮漂亮了,别人才会认可我,所以我需要的是认可。 - 如果你把一只老鼠关进笼子里,对它进行轻微的电击,它会拼命地想要逃出笼子。但笼子被牢牢锁住,那么过不了多久,老鼠就会无可奈何地放弃挣扎。因为它知道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如果这时你再把这只听天由命的老鼠扔进水里,那么相比于没经历过电击的普通老鼠,它会更快放弃挣扎,然后被淹死。
- 怎样知道他(她)是不是那个对的人?我们想方设法旁敲侧击,想要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对其童年经历和情史刨根问底,研究双方的星座、血型、生辰八字,甚至设计出“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这样的测试题。可是就算知道了所有问题的答案,你就真的可以信心满满地投入一段感情了吗?
- 约会相亲的目的是什么?回答“了解彼此”的人,依然在使用过去的语言。聊天对话时刨根问底,然后给对方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这绝不是对的关系的起点。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喜欢品头论足、指手画脚的人成为自己最亲密的伴侣。
- 基础标准让你不讨厌一个人,让你喜欢他;而理想标准让你爱上一个人,想要和他相伴终生。
- 心理咨询师靠这三个问题洞察人心
- 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
- 你的角色是什么?
- 你能想象到的最好的情况是怎样的?
- 我一直不觉得人的社会性格分为外在的面具和内在的真实自我。这种理解方式实际上阻碍了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当我们区分面具和真我的时候,似乎就是在假设面具是虚伪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而真我就是自由的、纯真的、忠于内心的。但人性远比这样的二元对立要复杂。
首先,我不认为人的性格只有两面,我更愿意认为我们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需要不同的表现。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有两种表现,要么张扬,要么沉默,这或许是因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有限,通过强化一种模式而去掩饰某一方面的不足。而生活中要应对的情况和关系显然复杂得多,为了适应这种复杂性,我们理应发展出比较完善和多样化的社会性格。 - 最后,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是:人生中的关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不需要刻意地伪装,来获得大量肤浅的、低质量的关系,而更愿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让那些无论如何都会喜欢我的人,早点在人群当中发现我。
- 人成长的基础是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如果对外部世界的反馈十分抗拒,那么很有可能是他曾经接收过的某些反馈产生了负面的甚至创伤性的影响。我在咨询工作当中发现,许多自卑的来访者都经历过来自父辈、师长或者其他权威人物的批判和打压。
- 让父母走下神坛,并不是否认父母的价值,或者看轻亲子关系。相反,正因为在乎他们,希望和他们一直保持坦诚真挚的感情,所以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他们建立起信任、沟通与合作关系。这是一个需要理性和耐心的过程,是要以爱为驱动力的。
- 拒绝成长的人,会永远生活在一如既往的狭隘、焦虑和恐惧当中,永远不明白自己为何感觉不到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这个道理他们可能最终也无法明白,你无法拯救他们,你只要拯救自己,你做到了。
- 怎样才能让父母认可我?其实,世界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人,如果你完全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认可和赞同,请不要自我否定,因为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障碍——“认可无能”。
-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我们会误以为父母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造成的,会天真地以为自己的顺从可以让父母关系得以缓和。我们会把父母的挑剔理解为客观理性的评价,而不是他们自身痛苦的投射,并且被这种投射蒙蔽,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 这个描述我可以无限地写下去,因为我慢慢发现,“懂事”这个期待就像一个黑洞,很多时候家长要求你懂事,却并没有界定怎样的行为才算懂事。于是希望懂事的孩子们会不断琢磨大人的期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图让大人满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快乐。
很多家长一味要求孩子懂事,却忘记告诉他们怎样才算达到懂事的标准。还有的家长用“懂事”来赞美和奖励孩子,不断强化“懂事”的概念,实质上是在鼓励孩子不断通过自我牺牲和自我压抑来换取他人的认同感。更有甚者,利用“懂事”这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来强迫孩子顺从,让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疏漏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显得合理。 - 毫不夸张地说,“懂事”的期待,是一种被许多父母误用和滥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了不良影响。
- 在缺乏认可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会为了获得一点卑微的赞美而努力表现得懂事。但由于对成年人的期望不明确,孩子会无限放大自己的责任范围,认为任何顺应父母心意的事情都是懂事的表现。
- 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成长需求与父母的抚养方式产生冲突的时候,孩子会压抑自我或主动放弃自我需求。然后这种自我压抑的行为,又会被父母的赞美强化,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一个不会表达自己的人。这种一味强调“懂事”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一个人自信和自尊的建立,
- 比偷偷地哭更糟糕的是压根儿不允许自己哭,甚至不允许自己感到难过。我们或许可以用一些防御机制来压抑自己的感受,但是人的情绪是不能够被选择性地压抑的。压抑痛苦和悲伤的同时,也扼杀了体验到快乐和希望的可能性。
- 当我被情绪左右的时候,会比平时更加努力地分析自己。这样的分析看似是在尝试改善自己,但其实也让我无法准确地理解它,无法亲密地触碰它。
- 没有人能够避免愤怒情绪的产生,但由于愤怒带来的伤害看似不可修复,所以许多人会尽量使用不造成伤害的表达方式。可事实上没有任何方式是完全不会造成伤害的,即使不表达,也同样会造成伤害。
- 成年后的我,仍然会用回避、沉默、逃避、疏远以及终止关系来表达愤怒。我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的咨询师,也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的父母和生活中所有的亲密关系。其结果就是,情绪得不到合理表达,引发更深层的抑郁,同时也失去了建立信任感和亲密关系的机会,在人际关系中越发感到被孤立。
- 人格的成长,需要有足够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去探索和尝试,这样才能够发展出明确的喜好、倾向、能力和特质。
摘要内容有限,如果想详细阅读请尊重原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