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1清华附小材料之下水文

清华附小课题研究之我见

      近日,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利用大数据研究苏轼的研究报告走红网络,引起很多教育界人士的责难,其言之凿凿发自肺腑的疾呼让人不禁同情起这群被“拔苗助长”的祖国花朵。殊不知,这些看似关心的声音,却正是源于对清华附小的不了解。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谢小庆在清华附小听了两节常态课,一节是四年级的《书戴嵩画牛》,学生分成“牧童组”、“苏轼组”、“戴嵩组”,分别站在他们的视角,从四个角度展开申辩;另一节是六年级的英语课sushi,整堂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是英语对话,基本没有使用汉语。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表述观点,全英文交流对苏轼的认识,这还是你所认为的小学生吗?

      小学课程也早已不仅仅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了,附小的小课题研究是从孩子们一年级就开始了,每年围绕一个 “主题课程群”,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多角度组织课程。2016年的主题是鲁迅,2017则是苏轼。这还是你想象中的小学教育吗?学生有能力奠基,学校有课程支撑,还有清华爸爸提供技术帮助,经过了六年踏踏实实的积累,研究报告的写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一件事。这不是噱头,不是作秀,更不是揠苗助长,而是符合学生资质,合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素质教育。

      诚然,偏远地区的学校不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任意一个,课题研究对于他们只能是奢望。但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前提下,空谈教育公平,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北京四中从2003年启动的“信息化与学科教学优化实验”,同样饱受质疑,四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刘葵老师这样回答《南方周末》记者的疑问:“总得有人先走一步,描画蓝图”。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把以清华附小为代表的名校拉下应试教育的泥潭,而是允许拥有优质资源的名校提供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可借鉴的范式,正像改革开放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是面向下一代的事业,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渴望比经济上的公平更甚。2016年,教育公平首次被写入《教育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让更多的人搭上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快速列车,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不断推进教育公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101清华附小材料之下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