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过道里,人满为患。行李架,大包上摞着小包,大小行李统一站立,如主人般蓄势待发。车厢里,不时有人踮着花式步伐穿越过道。
这是正月初五火车里的景象。大家都要回去上学,工作。
年,就这么过了。
即使这个年假如往常任何一个小长假,不过七天,大家却还是不以小长假般对待——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要回家的。
回家,成了我们年末岁初时最大的念想。哪怕吃不了多少美食,办不了多少正事,在家多么无聊,我们也要争分夺秒地回家。只为陪陪至亲。
万万没想到,我也成了千万大军赶春运这趟车中的一员。
我以为我会在小城里呆一辈子。原来没有。任何事都不可想当然地妄下结论。
那些我们以为的也仅仅是以为而已。
结婚时还放下豪言:不就是个太原么,这也没多远,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了。嫂子当即反驳:不要把话说这么快。我在平鲁也不是想回就能回去的。
以下还有什么内容,我不记得了。只是如今赶着回家过年再赶着回来,我突然就忆起了这一幕。
幸运的是,人群中,我们有属于我们的座位。不用从朔州站到太原,不用给迎面而来的“花式舞者”“转身”,不用偷窥附近的座位。
这一程——这回家的路,有多艰难对家就有多想念。
我们千辛万苦赶着回去过的年,即使平淡如往日,这种团聚的仪式感怕是我们此行的唯一目的。
这个年,我第一次不在娘家过。婆婆家过年没有娘家那么多仪式,也没有那么多禁忌。
在娘家时,过年前一天我们就把春联贴好了。过年那天我们仅仅是做饭就分外忙。早早起来,我收拾屋子,老妈准备午饭——煮猪头擀豆面,有时间再调饺馅。老爹跟哥哥们去上坟。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看似各不相关,当大家都做好,所有的事都已好。分工才是合作。
我做事特别慢,老妈一度看不下去,也不会搭把手。收拾好屋子,还有时间跟两个小家伙磕会瓜子。小太妹借着过年给自己放个假,摊着书本品着美味。去年,她上了大学再不用这么辛苦。
我不吃肉,所以不太喜欢那一锅肉的午饭,豆面也因没有好的卤将就几口。与我同伍的还有三嫂及两个小家伙。
我们都理解不了,为什么要把那么大的肉搁在这一天中午吃。也许,这是二老对年的仪式感。没有这一锅猪头肉就没有年的味道。
这样的仪式感在我们不吃肉的娘几个看来多少有些不能理解,也不会接受,我们全情抵触着,不是抗争胜似抗争。猪头肉里会有几条鸡腿,是给我们准备的午餐。
对于这顿午饭,我们又找不着自己的仪式感,慢慢的,这锅猪头肉成了我们对年的深刻记忆,也成了我们记忆里的仪式感。
锅还没有洗完,老妈就和面准备包饺子了。老妈做事就是这么利索,我被催赶的直想“反抗”。和好面后,偶尔,老妈说着时间尚早,出去溜一门。做好正事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70岁的行动派老妈,让30 岁的我惭愧不已。
待老妈回来后,我跟三嫂已经把饺子包好了。大多时候,是我们娘儿三把饺子包好。这时,老爹跟三哥已经垒好旺火,一家人围坐炕头开始喝茶。我再收拾屋子,老妈再去溜门,特别安顿我们不要到旺火跟前,水要倒到西边。
然后就是盛大的洗漱,凉水热水都准备好。等我们洗漱好换好新衣服,时间就到吃年夜饭的点了。
我们家过年这天不会炒菜,年夜饭也就是饺子加一些素菜,酒一定是平日里舍不得喝,专门留到过年的,这也是我们家对于年特有的仪式感。
饭后就是熬年,老妈再安顿 :从现在开始水不可以洒到地上,要等明天太阳出来才能倒。一家人打麻将,嗑瓜子,看春晚。11点多焰旺火,响炮。我害怕响炮,不出去看花炮,隔着窗户瞟几眼。12 点多再吃一次饺子。喝些糖水,这个年就过了。
在婆婆家,我很是轻松。早晨9点多起来,收拾了屋子洗漱好,跟某先生贴春联。11点多准备午饭,以炒菜为主,也有我爱吃的鱼肉鸡肉。
我跟芳芳摘菜洗菜,公公婆婆炒菜。相对于娘家,婆家没有对于年的特别仪式感,这顿丰盛的午餐是我特别满意的。
也许儿子媳妇归来一家老小围坐一起吃这顿丰盛的午餐,就是婆婆家期待已久过年的仪式感。
同样的年,每一家有自己关于吃的仪式感,不求同但求好,这才是中国人对中国年的理解,也是千万人一定要回家过年的念想。
这天婆婆还要上班,安排我们等她回来再包饺子。我们也真就等了,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4点多,我们等不及了,开始张罗着调馅,包饺子。我们洗好菜婆婆也回来了。
某先生跟小叔子两兄弟埋怨婆婆不早安排。其实,是婆婆不想我们劳累。一家人唠叨着也分工着准备年夜饭。我,婆婆,芳芳包好饺子6点多了,小叔子把鱼也弄好了,某先生泡的粉丝也好了,公公正好下班回来。
公公也不放假,抽中午时间把旺火垒好,某先生在一旁搭把手。印象中,垒旺火特别费时,老爹一块一块递着打好的碳,三哥在那儿比称着看哪块放哪儿合适。一个多小时公公就把旺火垒好了,当过兵的人做事就是麻利。
一家人分工合作,年夜饭很快就好了:饺子,炖鱼,调粉丝,还有中午的热菜。饭后,我纯粹没事干了,婆婆洗完锅,把水果洗好。婆婆没说不准做什么什么。
我们一边吃水果一边看春晚,还忙着抢红包。芳芳拿过扑克,因为我不会打成了摆设。11点多公公打麻将回来焰旺火响炮。我出门口看了看花炮,拍些小视频发到朋友圈。
婆婆烤了两个旺火馍馍,准备了许多糖水。冉冉跑来问我:你怕不怕响炮?我说:怕。好像也没那么怕了。在娘家时从来没有人这么问我,都知道我怕。
吃过烤馍,喝过糖水,这个年也就过了。
我整日无所事事,心不在焉带回去的书也没看几页。初二就着急着回娘家,给老二打个电话把我送回去,在娘家又是各种收拾。初三中午小姑子要来,我们又回了家。初四第一次参加小雅姐姐组织的聚会,这是一次难得的特别有意义的聚会。
走出去,你会发觉许多人比你活得精彩,每个人都有不如意但最终都如意。
朋友圈里有各种过年提升自己的攻略,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都是由雄心勃勃开始,最后以不了了之收场,仓惶间从前一年跨到这一年。
年,就这么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