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

中学德育

目录

中学德育

一、中学生品的心理与发展

1、品德概述

2、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3、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4、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二、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德育工作

1、含义

2、基本内容

3、新时期、新主题 

四、中学生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内涵

2、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五、中学德育原则

1、原则

2、途径

3、方法

4、选择依据



一、中学生品的心理与发展

1、品德概述

  • 品德是道德品质,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候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品德与道德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自身品德《===》社会道德
  •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知行义行。
  •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从(同步和服从)、认同(榜样、模仿)、内化(富贵、贫贱、威武)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1张图片

另外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2张图片

还有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3张图片

2、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 伦理道德具有自律性(小学具有他律性)
  • 品德发展由动荡到成熟(初二关键期)

 

3、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 外部条件:家庭牧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学校教育。
  • 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

 

4、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 有效的说服
  • 树立良好的榜样
  • 利用群体约定
  • 给予恰当的奖励惩罚
  • 价值辨析(自身价值观辨析,教师引导)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4张图片 哈哈哈

 

二、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儿童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
  • 对偶故事、儿童交谈、三大研究成果、《儿童的道德判断》。
  • 四大阶段:
    •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 权威阶段:5-8岁。他律阶段。他人判断
    • 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阶段。自身判断
    • 公正阶段:10-12岁。平等。
    品德发展不是绝对孤立的,是连续发展的。连续的统一体。连贯的。研究需要。
  •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 道德两难故事法。很纠结。
  • 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两个阶段。六个阶段由低到高层次发展。
  • 前习俗水平(十岁以前)
  •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 相对公里:取向阶段。
  • 习俗水平(10-20岁)
  • 好孩子。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 最受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 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
  •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 公正、良心阶段。

三、德育工作

1、含义

  • 广义: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
  • 狭义:学校德育。社会道德===》自身品德。

2、基本内容

  • 政治教育
  • 思想教育
  • 道德教育
  • 民主法治教育
  •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理想和传统、劳动教育、法制与纪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5张图片

3、新时期、新主题 

  • 生命教育
  • 生活教育
  • 生存教育
  • 安全教育
  • 升学就业教育

四、中学生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内涵

  • 提升受教育者道德水平为目标。受教育者、教育者共同参与。
  • 本质上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6张图片

  • 构成要素:
  •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 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
  • 以知为开端,以行为中介。
  • 社会复杂性导致多种开端。
  • 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过程。
  • 积极好的转化
  • 促使学生活动、交往
  • 多方面教育影响
  • 长期、反复、不断前进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7张图片

另外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8张图片


五、中学德育原则

1、原则

  • 理想型、社会性
  • 正确方向原则。
  • 执行统一原则-------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马可连柯提出来的。平行教育。
  • 尊重学生、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协调多方面。统一认识。前后连贯了教育学生。多方面教育。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 因材施教原则。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发展眼光。
  • 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一分为二。优点克服缺点。
  • 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公约、守则。

2、途径

  • 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相结合。

 

3、方法

  •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
  • 施教传导方式、受教方法。
  • 说服教育法:语言说服法、事实说服法。
  • 榜样示范法。
  • 情感陶冶法。
  • 指导实践法:常规训练、时间锻炼
  • 品德评价法。
  • 道德修养法(自我修炼)

4、选择依据

  • 德育目标
  • 德育内容
  • 中学生年龄那个特点和个体差异

 


end

 

【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证学习笔记007】中学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