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61本--《菊与刀》阅读笔记

2016年/第161本--《菊与刀》阅读笔记_第1张图片
《菊与刀》,整书阅完

阅读及笔记时间:2016年12月4日,20:00-23:00;3小时;

阅读书本:《菊与刀》;作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2012年1月第1版;商务印书馆;P1-308页;

阅读目标:了解日本人的特性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2小时,笔记1小时。

本书作者本尼迪克特于1944年受美国政府委托研究日本人,以判断日本人下一步将如何行动,以此制定战后美国对日的政策。

对日本人这个族群,向来没有好感。我佩服他们的学习能力与认真,因此,我愿意学习他们的优秀之处,却绝不会去认同他们的所有。虽然本书成书于日本投降之前,过去有70多年了,但对于了解日本人还是有帮助的。

本尼迪克的研究认为,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政府采纳了这个学者的建议,此书也得到了日本人的认可(太奇怪了,不是吗?对于一个征服他们的、扔了两颗原子弹的国家,他们丝毫不以为痛恨,反而心安理得地崇拜,这恰恰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对名誉的追求)。

作者将日本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它的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它具有强烈的双重性(矛盾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

深刻于日本民族内心“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制度

日本人认为这个世界必须建立起等级秩序,当然该等级秩序的金字塔顶端是日本人,每个等级的人应该“各得其所”。所以日本认为有必要帮助落后的友邦—中国。(什么可笑的理论!无非就是为了侵占中国的资源!)

日本人对等级制极其信仰和信赖,承认等级制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战败后,日本人认为美国权威处于等级制的最高位置,日本对美国非但没有仇恨还完全尊重美国权威。

在日本,金字塔的顶端是天皇,天皇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国民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

在德川时期,日本百姓尽忠的对象是封建领主,一个人的联系纽带是他所属的藩。日本的封建社会划分为复杂的阶层,每个人的身份都是由世袭固定的。在皇室和宫廷贵族(公卿)之下,日本有四个世袭等级,其顺序是士(武士)、农、工、商,其下还有贱民。其中武士享有特权,他们是藩主财产的管理人及各种风雅艺术的专家,如古典的能乐、茶道等。

日本的各个阶层都受到某种保障,甚至贱民阶层也得到保证垄断他们的特种职业,可以说,每个阶层所受的限制很大,但又是有秩序和安全的。这就是日本人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人的“不忘记恩”

在整个日本历史上,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大恩主就是他那个生活圈内的最高上级,这个人物随着时代而变化,曾经是各地的地头、封建领主或将军、天皇。日本人对老师、主人负有特殊之恩。“恩”,一经接受,则是永久常存的债务。

“义理”的双重性,为了追求持久不变的目标—名誉

日本人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也采用武力去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但是当他们付出了巨大努力还是失败了之后,他们认为应该采用另一种方式来赢得名誉—即遵守互敬关系(主要是对美国),而且完全不觉得心理上对自己有任何压力。

“义理”是所有阶级共同的道德,与日本其他一切义务及纪律一样,身份越高,“义理”的责任“就越重”,但所有阶层都要讲“义理”。

日本的人情世界

他们一方面认为肉体的享乐是件好事,值得培养;但又认为享乐必须恰如其分,不能妨碍人生重大事务。

情死是日本人喜欢阅读和谈论的话题。

他们把妻子的范围和属于性享乐的范围划得泾渭分明,两个范围都公开、坦率,“各得其所”。他们相信人有“温和的”与“粗暴的”两种灵魂,这两个灵魂都是必需的,并且在不同场合下都是善的。

日本人一方面将享乐视为一种消遣,一方面又认为应该用坚忍的意志去克制享乐,这才是最称颂的美德。

羞耻感的道德体系

不遵守明确规定的各种善行标志,不能平衡各种义务或者不能预见到偶然性的失误,都是耻辱。他们十分注意社会对自己行动的评价,推测别人的判断,并调整自己的行动。

“不知耻的自我”与“自重的自我”:

他们的双重性格,是由于幼年与成年教养的不连续性造成的。这里的自重是指克制。二元性造成了他们矛盾性格。一方面以陶情于自然乐趣而闻名(菊),一方面又为了避免遭受世人的疏远和毁谤放弃(自重,)刚刚尝到甜头的个人乐趣,特别是在人生重大事情上,他们必须抑制这些冲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年/第161本--《菊与刀》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