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小心思和大现象——宏观经济学为啥难

今天起开始宏观经济学。这是全年课程的一个分水龄,此前讲的都是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开始风行以后,才出现的。


一、微观经济学:关注需求与供给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需求和供给

1、需求

  • 选择
  • 歧视
  • 成本
  • 产权
  • 产权的冲 突
  • 产权的治理

所有这些都是对人的需求的深入的研究。

2、供给

  • 交易
  • 比较优势原理
  • 贸易自由化
  • 厂家如何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困难
  • 各种不同商业模式的兴起

这些都是对供给的行为做深入的分析。

3、微观经济学的分支

需求和供给,这两者非常清楚。把这两个大的概念用到一些具体的情境、商品上去,就成了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 把供给和需求用到劳动力这种商品上面去——劳动经济学;
  • 把供给和需求用到不同时间点的商品上面去——利息理论、对金融市场的研究

4、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供给和需求,都是建立在个人选择上面的。

“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论”,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任何一宗交易都是以个人的偏好和选择为依据的。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加总变量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研究的是加总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所考察的变量是由无数具体的交易汇总起来的抽象概念。

  • 总需求
  • 总供给
  • 价格指数
  • 总失业率
  • 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
  • 当前市场的利率
  • 整个国家的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试图研究这些汇总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起作用的规律。

宏观经济学为什么难


三、困难之一:加总变量之间因果关系难确定

宏观经济学是关于汇总经济指标之间关系的,但这些汇总的经济指标之间究竟有没有因果关系,其实是不确定的。

  • 如果这个社会出现总供给过剰的情况
    • 宏观经济学家会得出结论:那是因为总需求不足。
  • 那么,刺激总需求有帮助吗?
  • 我们每天生活所做的决定,从来都不是根据总需求来做出的。
  • 出门时需不需要多添一件衣服,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气温变化,不取决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
  • 总需求足还是不足,跟人们具体的消费决定有关系吗?
  • 宏观汇总的经济指标之间,可能根本不存在人们预想的那种、在微观经济世界里才存在的直接因果关系

四、困难之二:微观动机与宏观现象因果关系不显著

宏观的数量变化和人的微观行为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那么显著,有时你看到一个宏观现象,并不容易马上就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

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helling)因为对博奔论研究及对冲突解决方式的研究,200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写的畅销书《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 2006)》,分析了很多不经意发生的微观动机和非常奇特的宏观现象之间的关系。

  • 高速公路上发生大堵车
    • 其实是前面有一辆车发生交通意外,毎一辆经过现场的汽车都停下来多看15秒,看看发生了什么事,造成了好几个小时的大塞车。
  • 托马斯.谢林走进演讲会场,所有人都坐在会场的后半部分,前排没人坐,为什么所有人要离他那么远?
    • 其实没有人真的想离他那么远,只是毎个进入会场的人只有一个愿望——“我不想坐第一排,我希望我的前面还有人坐”。当毎一个人都这么选择的时候,所有人都聚在会场的后半部分了。
  • 美国很多城市有唐人街、意大利人街、印度人街,人们的种族意识为什么这么强,形成这种种族分离的居住方式呢?
    • 其实开始时只不过是每个人选择邻居时希望:他前后左右四个方位里,至少有一位或者两位他的同胞就 好了。
    • 他们其实也是心态开放的,并没有要求周围的人全是跟自己的同种族人。
    • 但通过多次博奔,毎个人都要求自己前后左右至少有一个自己的同胞,很快就被自己的同胞所包围,一个大的生活街区就形成了。
  • 节日时互寄贺卡,往年都寄了如果今年不寄别人会怎么想,所以大家都互相寄节日卡。
    • 生活中有很多人们不太想做,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 寄晚了,怕人家以为是收到了他的节日卡以后才寄的,所以还是早一点寄
    • 结果就一个比一个寄得早。
  • 美国的法学院和商学院学生,毕业找工作、找实习的时间一个比一个提前。
    • 在法学院,第一学期结束,就一定要找一份好的实习工作;
    • 在商学院,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开始参加应聘面试了。

五、困维之三:影响因素多而案例数据少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少但变量多。在宏观经济领域,经济学家提供的理论、故事、版本很多,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 解方程,如果有五个变量,至少要有五个方程式才能解出这些变量。
  • 现实生活中,影响宏观经济指标(那些汇总指标)的因素实在太多,人们掌握的、有精确数据描绘的宏观经济现象,相比起来并不多。
  • 所谓大数据是今天这个时代的特征,这造成了在宏观经济学界对同一个现象众说纷纭,理论版本层出不穷的原因。

六、困难之四:经济现象和政策措施之间存在时间滞后

存在几个时间点上的时间差,它们有时长、有时短,对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增加了很大难度:

  • 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时间
  • 对策形成的时间
  • 对策执行的时间
  • 对策起作用的时间

七、困难之五:政府很难把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身份分开

政策的制定者,他们本身就在市场当中。

  • 政府就在市场当中,很难把栽判员的身份和运动员的身份完全区分开来的。
  • 用经济学的话来说,政策有很大的内生性。
  • 不管宏观经济学有多难,宏观经济都跟我们毎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课堂小结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层面的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加总变量之间的关系
2、**宏观经济学之所以困难的五个原因:

  • 第一,它研究的是加总的变量,加总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
  • 第二,微观动机和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那么显著,不容易一眼就看出来。
  • 第三,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太多了,但可得的案例和数据太少了, 结果是理论多、共识少。
  • 第四,经济现象和政策措施之间存在着时间的滞后,要评估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往往会遇到测不准的困难。
  • 第五,政府就在市场当中,很难把自己裁判员的身份和运动员的身份截然分开,这也增加了形成有效政策、评估政策的困难。

课后思考

请你告诉我,在你印象当中,经济学家对经济未来的走势预测最准的是哪一次?请你举一个例子。
——我怎么感觉很少有准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157 小心思和大现象——宏观经济学为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