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一【张志和《渔歌子》】

宋词,词并非起源于宋代,起源于隋朝,流行于宋朝。

词,相当于歌词,是填在曲中的,是可以唱出来的。

词,按照词牌,有固定的填词方式——既不能多放一字,亦不能少填一字,必须根据规定的词牌设计;亦要注意平仄,注意放音,放一声的地方不能放三声。


隋朝人不爱写词,爱写诗。因为当时词不登大雅之堂,有“诗庄词媚”之说。

在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就不再这样了。


下面的《渔歌子》,渔歌子是词牌,同样的有菩萨蛮、西江月、临江仙,念奴娇、浪淘沙等。

皇宫有个专门的部门叫教坊(宫廷表演乐队),汇集了很多音乐人才,教坊里制作的音乐叫做教坊音乐。这首渔歌子是教坊音乐。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时,皇室外迁,后又回到国都长安。很多贵族在过程中颠沛流离,使得唐朝很多传统和贵族专门享有的东西没落了,比如教坊、音乐。

之前,教坊音乐是不能在民间传唱的。

著名的大诗人王维就因为手下人在民间演奏了皇宫音乐而被贬官。

后来,政府没有能力管控,就到了民间,文人填词进曲中,形成词牌。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001



渔歌子(宋)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在西塞山前划船看到白鹭在飞翔,看到桃花流水,看到水中鳜鱼长得很肥美。

我穿着件青色的小斗篷,在斜风细雨中不用早早归家。


创作背景:


颜真卿在江南做官,张志和划船去找他玩。当时他们流行一种很浪漫的交际往来方式——唱和。张志和一口气填了5首之多呢。颜真卿就回复他。

张志和当时官至待诏翰林,被贬官江南。后再被起用,却辞了官。朝廷赐了两个奴婢,张志和起名为女奴婢渔童,男奴婢樵青。后又安排两人结婚。


赏析:


前两句写景,写山鸟花水鱼,有粉有绿有白,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后两句写事,写作者穿着青色的斗篷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漫漫打渔,不想早早归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心怀坦荡的兴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列之一【张志和《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