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4节气诵读古诗词》有感(八)

寒露    与杜甫的生命交织

读《24节气诵读古诗词》有感(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古代寒露的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这个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杜甫的《倦夜》,就是写于这样一个时节,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这首诗作为“羁孤老倦”者杜甫的生命体验,已“羁”又“孤”,难免愤愤不平,依然想找到有所作为的机会;然而既“老”且“倦”,便提不起精神,说不出豪言壮语了。

      杜甫身上有着天生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对国家和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值此多难之秋,他怎能不忧心如焚?“万事干戈里”,这一夜他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诗人是多么深切的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杜甫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所以诗的结语“空悲清夜徂!”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这就是杜甫。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诗中的景色描写,都是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铺垫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24节气诵读古诗词》有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