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养过的那些小鸡仔们

在妈妈年轻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孩提时,每年春天都会养一些小鸡。

妈妈养过的那些小鸡仔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养鸡,在那个时候的农村生活中,就像家家都养猪一样司空见惯。

养鸡下蛋,或吃,或攒下来。家里来亲戚了,尤其是过年时,送人。如果是嫁出去了的,或是从外面打工回来的儿女,还会杀一只老母鸡,炖汤吃肉。要说鸡汤的味道鲜美,莫过于妈妈自己养的鸡了。

有关这些,还得从妈妈买回来的小鸡开始说起。

春暖花开,天气暖和了,就有人挑着箩筐来乡村卖了。箩筐就像团团的蒸笼,只是大很多。一头叠两层,圆圆平平的箩筐上面或是小鸡,另一层或是小鸭,小豚。

“卖小鸡小鸭啰,七块钱一对”,随着叫卖吆喝声传来,大妈大婶们就都围拢了过来。小鸡小鸭们叽叽喳喳的齐叫着,大家讨论着商量着,好不热闹。然后,王家买走了三对鸡,李家买了五对鸭,各心欢喜地散了。

妈妈买得最多的就是小鸡。仔细观察着众多的小鸡仔,活泼精神的先挑选到。一只手拎住鸡腿脚,看它是头往上回伸还是光扑楞翅膀。听说头往上回伸的是母鸡,光扑楞翅膀的是公鸡。如果提拎到光扑楞翅膀的,就弃了,重新找换头往回伸的。

尽管最后大多是母鸡,可还是会碰到三二只公的。能明显分辨出公母,要等养些日子,长大些后,从头顶上冠子的大小才可以看出。大而渐呈山头隆起的一定是公鸡,母鸡的冠子基本上是平的,颜色淡些,像一小排锯齿。等长大后,更明显,公鸡冠像把小蒲扇,走起路来,鲜红的顶在头上,增添了它雄赳赳气昂昂的雄性气质。

能正常成活的鸡们,一般能跟主人好多年,它们是幸运的。而中途夭折的,也为数不少,比例占很大一半。

那时候养活成鸡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这里有各方面原因,除了是否科学养殖的因素外,有一个很大很直接的原因是来自第三方的威胁。这个威胁就是其它动物。

农村大多是老屋,土墙土地,密封环境不好。墙角有老鼠洞,屋檐梁上也有空隙。这些都是威胁小鸡生命凶手的藏匿之处。常见的,也是最难防的,就是叼狸。它伤害小鸡的次数多,因此也是最可恨的。

这叼狸实际上就是黄鼠狼。这个名字把它臭名昭著的德性形象简洁刻画的入木三分。皮毛周身金黄,头部像老鼠,体比老鼠大,偷吃粮食包括小家禽,不干好事,像狼一样,所以叫它黄鼠狼。

家乡土话叫它叼狸,是因为它叼走小鸡后,动作敏捷,迅速溜之大吉,身材像狐狸一样,有着它的一股妖气,才又叫它叼狸。

这天,又有一只小鸡仔被它叼走。随着鸡群骚乱,发出呼救征兆的啼叫声时,我和母亲一边发出叫喊声,一边急忙寻声跑过去,可每次都为迟已晚。我常常为小鸡仔们担心,所以心有防备,会比妈妈快一步到达现场,仍然是无济于事。只是看见凶手狭黠地叼着猎物敏捷地从梁檐缝隙中掩身而过的背影。我们幸幸的望着它逃跑的路上留下一地鸡毛的痕迹,然后狠狠地望向梁檐一眼,咒骂着黄鼠狼。

而妈妈偏不让这样骂,甚至不要我这样称呼黄鼠狼叫黄鼠狼,说它是“黄大仙”。这样骂它,它会听见的。听见了,还来。希望它不要再来,所以叫我不要这样骂它。

我也希望如此,便听了妈妈的话。果然几日平安无事,我们都放松了警惕。当天要去干活,临出门时把鸡仔们捉到盆窝里后,盖上竹筛盖子,再压上两块砖头。傍晚妈妈回到家,发现了异常。原来黄大仙不讲信用,趁此机会又来偷吃了为剩不多的小鸡仔。那个竹筛被咬出了个大窟窿,黄大仙留下了它的作案证据:零乱的鸡毛,体毛,还有点点斑斑的血迹。

气愤哪,场面惨不忍睹。

“你个千刀万剐的…”,这次轮到妈妈在骂她认为是黄大仙的黄鼠狼了。我也很恨,要是逮着:扒它的皮,抽它的筋。

妈妈养过的那些小鸡仔们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是被叼走的小鸡仔们,再也见不到它们活蹦乱跳的样子了。在刚买回来喂养不久的那个时间段,是小鸡仔最容易遇到意外的日子。除了黄鼠狼,还有老鼠。甚至还有被小孩子不小心踩着的。一般不会很快死掉,有的倒在地上,站不起来,发出吱吱的哀叫。妈妈见了,急忙拿来粪瓢,摇晃着盖扇着受伤的小鸡,说这样它会好起来。我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大概是农村的土法子。可还是会趔趄捱两天,站在地上,眼睛闭着,像是在睡觉一样,弱不禁风。随后就真的倒下了,再也没有爬起来。

除了小鸡仔们不幸的遭遇,小鸡仔可爱的样子,想起来是令人开心快乐的。比如它的叫声就很可爱,你撒把米,它一下一下点头啄食的样子。你吐口口水,它也傻乎乎的跑过来,啄两下,仰头来喝下去的样子。

每过一天,小鸡仔渐渐长大一天。每到黄昏,要把它们捉到备做的小鸡窝里,边捉边数数。如果少了一只,要么是落单了,要么就是当天发生意外了。落单的,你呼叫它,它会发出叫声,就能找到它。而发生意外的,就不可能找到了。

直到有一天,一直成活下来的小鸡仔们摇身一变,成了会打鸣的公鸡,会下蛋的母鸡。成年后,它们不仅可以为主人奉献提供食物,也不用例外照看。天黑了,自己晓得回来,自己进窝。家禽家禽,就成了家的一部分了。

所以,那个时候妈妈养鸡养猪的日子,不仅有着它的朴实欢乐,也伴随着母亲一天到晚劳作的身影,和年轻时的样子。深深地扎在我记忆的脑海里,一直难忘。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养过的那些小鸡仔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