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第七十八章 别太强了,会输的——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老子《道德经》的七十八章。在前边老子讲了一个道理,老子通过观察万物,好像尤其是动物,活的时候都很柔软,一旦它变得强硬,坚硬起来它就已经死了,所以老子总结出一个规律,“坚强者死之徒也”,坚强的、硬的东西都是死那一类的。“柔弱者生之徒也”,那些柔弱的、软弱的东西,都是生的状态那一类里边的,老子总结出这么一个规律来。

我们昨天分享了老子在讲什么,老子如果把这句话放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不应该太有争夺之心,去强硬示人,应该以关爱,这些柔弱的东西,柔软的东西来去跟大家沟通,你在组织里边,这个状态会完全不同的。如果说生活中是这样的道理,在一个组织里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道德层面东西应该是柔弱的,柔软的,去滋润大家的。而“法”是强硬的,“法”是外面的框架。你这个框架不能单独存在,一定要有道德方面的滋润,就像草木,里面有汁液,有液体草才柔软。当没有液体,光剩外面的框架是不行的,这个框架就会干枯,就会折断。所以我们看,光有汁液,没有外面的框架支撑是不行的,一定要长出外面的框架来,可是仅仅有框架没有汁液,这个东西也会死的。

老子在讲什么?实际上我们隐喻是道、德、法三个层面要豁然贯通,“法”是保护道德层面的,道德是柔软的,“法”是强硬的,可是离开了道德滋润,单靠“法”这是死一类的,组织就会死亡。如果加上道德的滋润,加上柔软的,然后再加上外边的这个“法”,这个组织才是有生命力的,它才是可以运动,活动起来的,老子讲这么一个道理。

今天,老子接着说“兵强则不胜”,意思是如果兵太强了,最后反而打不了太大的胜仗。刚听到这儿的朋友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兵强不是能打胜仗吗?我前边讲过这个道理了,如果兵特别强的话,管理者如果不懂得,兵只是道德法当中“法”的层面的执行者,只是这个层面的道理的话,你就靠兵强,兵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拼命打,不断树敌,最终你的全盘一定是输的。这种单纯依靠军队来去四处征讨的这样的国家,春秋战国时候有很多,最后败亡的都很快。所以,这叫“兵强则不胜”。从全局考虑,如果你没有爱心、关爱等等,没有仁政的话,只靠兵,最后全盘皆输。所以孟子说“仁者无敌”,“仁者无敌”什么概念?就是领导者要发出仁爱之心,大家来归服你,这才能真正领导的根基。单靠“法”去运行,单靠兵去运行是不行的,所以兵强则不胜这句话道理非常的深。

这句话没有什么大的争议,下边这句话争议就比较大了。为什么?“木强则……”通行本我们有版本说,“木强则折”,比如说列子、淮南子都这么讲的。“木强则折”这道理是很容易讲的,意思就是如果木头强硬了以后,里面没有汁液了强硬了,就非常容易断,容易死亡。其它版本不是这样写的,比如说王本说“木强则兵”,我们可以勉强解释成木特别强硬了,就会遭受到斧头、这种兵刃的砍伐。严本、傅本、河本写的是“木强则共”,这个不知道什么意思。帛书甲本写的是“木强则恒”,帛书乙本写的是“木强则兢”,兢兢业业的“兢”,兢兢业业的意思。这就是《道德经》最难解的地方。各版本不同,所以历来《道德经》的版本有200多个版本,都各自不同。帛书甲乙本因为写的时候,古代人借的字借的比较随意,所有音相同拿来就借了,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了解古音怎么读了,所以不知道当时借的是什么字。

有学者指出,比如说学者高明就指出,他说“恒”和“兢”,古代的音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前边讲,老子说“其死也筋仞坚强”,实际上帛书甲乙本中的“筋”都写什么?都像“恒”字。帛书甲本是加草字头,帛书乙本左边加“骨”。这个“恒”和古代的“筋”是一个音,或者是非常接近的音。比如说“恒”,“筋”可能读“gang”,这样的读法,两个字很相近。现在帛书甲本写的“木强则恒”和乙本写的“木强则兢”,“恒”和“兢”在古代也是一个音的。这两个字跟“烘”,“烘”和“恒”、“筋”古代都是音,因为一个音借用,所以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因为严本、傅本、河本都写个“木强则共”,“共”字很可能就是“烘”字给漏写了左面的“火”,给写成“共”字了。“共”好像就解释不通。“木强则烘”的意思就是点火烧着了,一旦木头强硬,里边津液没有了,液体没有了,汁液都没有了,就剩下纤维组织,很干燥,就很容易被人砍来去点火、烘烤、燎原,点着了。所以木强无论是“烘”、还是“折”,都是木头一旦失去了里边的汁液,就会走向死亡的意思。

老子看到这些现象以后,老子最后总结“强大居下,柔弱居上”。这句话就有不同的解法了。有的人说“强大居下”的意思是强大是处于走下坡路的,柔弱处于走上坡路,是上升的趋势。我们要把握上升的趋势,使自己处于上升的趋势里边,这样会更好一些。这种解法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法。还有人说强大的东西必须放在下边,柔弱必须放在上边。古人多这么解释,大家看,说树根非常强大,非常强硬,树根在地下,而上边柔弱的枝条都在最上边,枝条很柔弱,这是很多学者这样解释的。到底这话是什么意思?按照我的看法,老子在讲顺序的问题,意思就是说什么叫“柔弱居上”?就是道德层面,这些看似柔弱,这种关爱的、这种软性的东西一定要放到上边,就是在道、德、法三个层面顺序里边,最重要的是道德在上面,然后最后讲“法”,这种强硬、强大的东西要放到下边。

首先要完成的是道德方面的滋润,是这么一个顺序,老子在讲这个。如果您理解成柔弱的,我们处于一种上升趋势的也可以,这可以指导我们人生。但是如果放到管理里边,我觉得应该是柔弱居上,柔弱在上边,你先做到。“法”在下面,最后一个层面,是防止出错的、保护性的措施。如果理解这个了,在管理组织的时候,就会管理的特别好。我们昨天讲了,说管理企业,有的企业本来在员工关爱方面做得非常好,企业蒸蒸日上,几个创业者从大学毕业开始合作,现在能变成一千多人的大公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可是在短短的一年内,请来了单独靠“法”来运行的,法家式管理人物,绩效考核为唯一导向的两个管理者以后,把其它关爱的东西全部去掉了,没有必要,浪费成本,都砍掉,结果企业迅速开始走下坡路,这样企业就是把居上的柔弱去掉了,就留一个“法”,不讲上下了就是一个“法”,结果企业出问题了。相反的例子也是有的,如果企业管理者在绩效考核基础上,建立了关爱的文化,企业也会改变的。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前两天我到温州一个企业去参观,温州的企业叫正栩影视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拍过很多影视剧,很奇怪,一般影视公司都在北京、上海,在温州这儿它拍的也非常好。这个公司为什么和我有关系呢?是大约在四、五年前,我给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讲一次课,当时课是拉到长白山,夏天的时候到长白山避暑,请的是许小年老师、我、还有一位老师,三个人去讲的课。当时我讲的就是关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里边的作用。当时我讲这课的时候,影视公司的老板就是中欧的学员,他在那儿听课,听完之后特别感动,他说我听的都流眼泪了,特别的感动。之前我企业十多个人,我是绩效考核,必须严格管理,靠这些方面去管理。

结果听完那次课以后大受触动,他认为管理企业应该去关爱员工,这真是特别好的文化,我是学佛之人,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些呢。于是回来以后,从那次课以后回来,开始完全改变公司的经营方式,比如说关爱员工,他回来以后就在很多方面开始实施关爱员工的措施,比如说给员工买车,帮助员工买车,高级管理层全部有车,买宝马车等。然后贷款帮助员工买房子等等。关爱员工,有很多福利措施。结果公司文化改变特别快,他说从那儿以后,不断地有员工开始加入,员工人越来越多,员工焕发出很高的工作热情,他说没想到以前就是公司的普通员工,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他说拍剧我不用去了,他们自己去负责项目,有的剧组项目他说老板我都没有去过。

员工不断地成长起来,现在公司管理层我看都非常年轻,都能够独当一面,处理很多很多的问题。公司的活力倍增,公司去年在新三版上市了。您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改变给公司管理所带来的改变。他们的企业领导层也都在听《道德经》,也都在学习国学,感觉改变特别大。他说罗老师您一定要来,参观我们企业一次,给我们讲讲课,给我发了很多次邀请,我觉得这个企业真的让我很受触动。去了以后我更受触动,真正接触到他们的员工以后,我更受触动。有的员工跟我说,留在这儿就是因为这个企业跟我之前所做过的所有公司企业文化都不一样,在这儿特别有希望,我愿意留在这儿干活。您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个力量特别巨大,让整个企业焕发生机了,这就是老子讲的柔弱居上,强大居下。

摆在前边的首先要做的一定是关爱,一定是道德层面的内容,你把道德层面内容做好以后,“法”放到最后,绩效考核放到最后,这只是防止出现问题的补漏的一个措施,但是这个东西绝对不能摆在前边,完全靠企业绩效考核运行的话,没有关爱文化,冷冰冰的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会受伤的。这样的企业就像我昨天讲过的企业的例子一样,本来运转会很好,反而会走下坡路。而你把关爱放到前边、上边,把绩效考核放在后边、下边,你发现这样的企业很可能你所绩效考核的内容,员工早就都做到了,而且都超额完成了,你可能用不到这些东西去管理员工了。这就是老子讲的领导者法则的奥秘。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非常感恩大家的收听,我们明天接着来聊《道德经》,明天我们不见不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333、第七十八章 别太强了,会输的——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