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1张图片

中国上下五千年,

数不尽的稀世珍宝,

历经重重磨难,

终于得以留存下来。

它们不仅只是一件件宝物,

更深层意义上,

它们是一段段可触摸的历史、

一部部生动的史书。

而这些国家宝藏,

才是一个民族不可动摇的根。

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它和鼎配合使用,敞口、束颈、鼓腹、双耳,该文字在《周礼·舍人》和《易·损》等文献均有记载。

【亚丑方簋】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公元前1300-771

高18.5厘米,腹深11.7厘米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2张图片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3张图片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4张图片

亚丑铸器多次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学者或以为即《左传》之薄姑氏,晚商时极盛,至西周早期为成王所灭。存世具铭之亚丑铸器,约四成为方形器,与妇好墓所出方尊、方彝、方罍、方缶、方壶、方斝及方鼎,共同建构起晚商铜器造型之绚烂异彩。本器时代属殷代晚期,因有铭文“亚丑”二字,故名曰“亚丑方簋”,器身装饰鸟纹、夔龙纹、兽面纹,由六道上下三段的高耸棱脊均匀分割,最特別的是两耳作立雕鸟兽形:侧视如冠羽长卷之立鸟伸展、俯视则如一大口侈张的兽面将鸟头啖入嘴中,极其生动撼人。

【鸟纹方座簋】

西周早期 公元前1046-771

高28.2厘米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5张图片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6张图片

簋下附加方座、增益器体高度,以及簋身突出的四个大附耳与下垂长珥,为周初新簋制的最大特色。

方座簋,侈口、环耳、圆腹、阶状圈足下接方座,耳作兽形附耳,腹足间有四道棱脊。器身饰以短尾、长尾鸟纹与直棱纹,方座上则为短尾鸟纹、夔纹与直棱纹,垂珥、棱脊与方座四角皆饰牛形小兽首。

县妀(jǐ)簋

西周中期 公元前1046-771

高13.6厘米,腹深11.3厘米,口径21.7厘米底径18.2厘米,腹围69.3厘米,重3.45公斤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7张图片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8张图片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9张图片

侈口束颈,鼓腹,圈足沿外侈,兽首双耳下有方形垂珥。颈饰浮雕牺首和云雷纹填地的分尾长鸟纹。

铭文:隹(唯)十又三月既朢,辰才(在)壬午,白(伯)屖父休于(县)妀,曰:乃任白(县伯)室,易女(锡汝)妇,爵륚之戈、周(琱)玉、黄,(县)妀妦륢白(奉扬伯)屖父休,曰:休白(伯)白(恤县伯)室,易(锡)君我隹易(唯锡俦),我不能不眔白(县伯)万年保,(肆敢肆)于彝,曰:(其)自今日孙孙子子毋朢白(敢忘伯)休。

金文所见用玉,主要为赏赐、册命、贽见、傧礼及祭祀:县妀簋的“易女妇祼、丮之戈用、玉璜…敢聿于彝”等,可以征验“礼云玉帛”的贵族礼制。

盨(xǔ):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

【言乐 季献盨】

西周晚期 公元前1046-771

高17.7厘米,腹深9.1厘米,口径25.3×18.3厘米,底径21.4×13.9厘米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10张图片
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_第11张图片

由簋演变而來的新器类——盨,与瓦纹器身,是西周中晚期的“维新”。

《说文解字》皿部:“盨,槓盨,负载器也。”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家宝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现在它是一段可触摸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