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日记 ( 散文 )

深夜,我抵达孟加拉路边的小旅馆。和我同行的人是一个lady,姓氏为玉,喜欢戴圆眼镜,头发不长,她是我的翻译。

清晨,准备买吃的。玉女士伸了个懒腰后对我说,她想吃咖喱卷与炸茄子。当然,没问题。

下午时刻,去汉堡店吃晚餐结识了两个朋友。玉女士耐心地为我翻译。

我开始娓娓道来,介绍自己。我的经历或许并不传奇,但绝不普通。六岁时我离开了中国,父母带我去了美国,转眼就过九年。当我开始有了一个做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时,很快就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我在那里,学会了西方人的开明思想,我本人也变得不拘小节,乐于去勇于表达自己。可是十五岁时,我又回到了中国。我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因为我似乎并不是传统的中国人,我的骨子里皆是西方的思维。也许用“香蕉人”形容我合适,黄色皮肤却是白人思想。

到了中国,很快又产生异乡感。尽管我的中文不算差,但我与别人总是不同,尽管现在我有了几个理解我的朋友,但起初时,总是艰难的。我承认东方思想也影响过我,比如印度文化,太极思想,老子的箴言,禅宗等。可是我发现这些东方思想也没有影响多少人。

我记得童年时,在纽约的街道,认识了嘻哈文化。地铁上有民间艺术家的涂鸦,街头有时能遇到几个说唱歌手。霹雳舞在迪斯科舞厅里盛行,DJ像巫师一样能够渲染氛围。直到现在我依然爱这种音乐,现在偶尔也创作。

孟加拉友人进入到了我的故事,仿佛我就是他们。我称自己为中国的美国人,不同的文化都交汇于我身上。

当然,我叙述到这里时,便没有继续讲下去。我是自己的导演,可是这部电影的剪辑取决于我,故事必须要有悬念。

告别前,孟加拉朋友都拍了拍我的肩,与我握手示意。

回旅馆的路上,玉女士对我谈起保罗·莫里哀的音乐很美。我听了几首后,不知觉地让我开始感叹人生是不是虚构的呢?因为一个婴儿并不知道未来是不是医生,他后来成为医生,不过是进入社会这一个大剧院而已。而演多了,就成真了。

唔,再次重述,我的经历并不传奇,但绝不普通。那么,我是不是一个戏子呢?但愿不是,但愿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加拉日记 (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