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丁香加布艺的生活

昨日的丁香飘出去了,喜欢的人也不少。自己的闲扯从美图-美感-审美-幸福-个体-感知中飘散,散乱中还是有意犹未尽的东西,或是可以再续写下去的文字。

过丁香加布艺的生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是丹尼尔.卡尼曼研究的幸福。他认为的第一个幸福要素是,我们总体的幸福感,他解释的是: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较为完满的生活状态。

从生活状态看幸福?今天的配图是一些比较有中国味的、用一种非常平民化的刺绣手艺和刺子绣手艺制作出的手工艺品。如果你是它们的制作者,或是它们的欣赏者,你的生活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较完满呢?因为你给自我留出了更多的生活空间和内容。所以,是不是可以说生活状态,很多时候是自我创造的,这种创造是它会在茶余饭后,去做出属于自己的链接或投向,它们应该是无功利而有喜欢的。回头去看看发展史,在基本解决温饱后的早期人类,不也是创造了汲水罐上的云纹、圆盘上的三角形等等的图案,这些图案是先人生存状态改变的标志,这种改变预示着生活状态改变的空间的巨大和经济发展后的人的自身发展的走向。当然的它,也为现代人收藏生活留下空间和考据。至于后来的铜器铭文、瓦当玉佩的雕刻、青绿山水的画画等等,无不都是生活迈向艺术化空间的足迹。可惜这样的足迹后来做出了异化,从工匠艺人的手中,开拓出生活,但走入的是钟鸣鼎食之家,赏析和创作的分道,因贫富差距,逼仄了百姓的生活空间。

温饱后的艺术生活内容的出现,是人类生活状态的进步和走向完美丰富的基本步伐。但正因为后来的制作和享用、物品和欣赏的两大分离,是造成许多人痛苦的原因,即做者不快乐,享者贪无厌。创享分离的状态,在生活的空间平添了物欲的烦恼。在当下物欲无限超常的情况下,生活状态在不少人的意识里更是扭曲的。无限的欲望,匹配不了不在当下的生活感知-丰衣足食没有了,生出的是除了苦恼还是苦恼,因此生活就变质为煎熬 挣扎,从被剥夺的享有权,走向自虐的物欲状,幸福的一个要素也就这样被淹没了。

过丁香加布艺的生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但是,回到布艺上的刺绣,它带给我们的有一份不同:千针万线,生活者绘下绣成的是自我行动着的快乐,或者喜欢者喜欢上的也是目之所及的朝向性快乐。两者在这个空间中,共享连接了一个物品,便伴有了镜像神经元的活跃参与(索兰先生语)。这种过渡空间的营造,对大脑形成了刺激,这种刺激产生的一定是快乐的物质。一份布艺,两份体验,相悦相认,且相互独立而不必完全拥有或模仿他人。在这样的创作出的空间中,温饱以后的精神朝向会获得满足,情感的适宜性会有所获得,那么,丹尼尔所言的较完满,就不是希求不到的东西了。

过丁香加布艺的生活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千千万万种人可以有千千万万种充实的生活,这里只是即兴看到一个例子。关注自我当下的生活状态,充实自我生活的内容,把创造(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欣赏-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外联空间,相连相生,把有用和无用结合起来看待,也许你的幸福感也会慢慢多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丁香加布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