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路上

    "让文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一种儒雅的姿态结束单身"(第一句是社团几年来的内在追求,后一句是调皮的学长恶搞,竟毫无违和感~)。当初在“百团大战”的纳新活动中,声和月大概就只有这两句口号能惊艳于他社了。我也忘了自己是因为第一句,还是第二句提交了入社申请。

  一入社,我并没有觉得有多少的文学气息,反倒是学姐学长们的热情和开放感染了我。从秋游丰裕口,大家一起玩牌包饺子,再到五校联谊,与师院,西京论古典文化,我对声和月的了解才深了一些。声和月不大,没有多少规则,大家都很随性,别的地方不能说的这里能说,别的地方不能做的这里也许能做,这可能就是前历届社长提倡的“家文化”。我知道了社团名字取自李煜的《捣链子》,也熟识了一些各具风格的学长学姐。仙风道骨的向阳学长,才艺双馨的李朋涛学长,博学能辩的张立学长,对戏曲文化情有独钟的邢月学姐,痴迷剧本的席辛玲学姐,热爱舞台和话剧的刘芳学姐……一个个鲜明的形象,现在仍然依稀可见。

    到了大二,机缘巧合,我意外的成为了声和月第十届社长,与周香镇、鲁月成、田涛、刘红、吴倩和赵钊一起接过了重任,立志十年中兴。才知道一切并不简单。政法没有中文专业,文学社就没有根基,这也就决定了每年纳新人数不多,难有专业老师指导的窘况。想承办一场大型诗会,外联从西门一直拉到长安广场,各社团紧急联系节目,邀请礼仪社协办连服装费都没法解决。好在其他各友校和兄弟社团的支持,征文质量颇高,朗诵会约有十余个高校的近二十个社团一百余人参加,反响良好。我们还将端午诗会做成专题放进了我们第十期社刊《莫茕》,最终由庆华驾校赞助在十周年庆晚会上发布。      

     而正在十周年庆紧锣密鼓的筹备时,尚姝房的尚姐找到我说是受第二届声和月负责人席瑶学姐所托送我们一个刻着“大学”全文的竹简,而她凭借着多年参与政法晚会的关系轻而易举的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至今仍然满怀激动和感激。和席瑶学姐聊过之后深受感染,通过她我又在线上找到了创始人张宇学长,第二届社长史铎学长,以及后来的阮奋飞学长,张志伟学长,何娟学姐等基本凑齐了声和月的十年,俨然有一种历史的庄重感。后来,我们见了一个群散落天下的声和月人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得以重聚。“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十周年,史铎学长专程从北京赶来,席瑶学姐等人也一起来了咱们记忆中的aj33,聊到它的前世今生,谈笑间,我竟被这个出生于政法院校并顽强走过十年的文学社感动了。我深知在这样一个文学性质的,在政法社团生态下一步步走过来是多么的不易。

    通过各高校间的活动,我认识了左右,见到了伊沙、黄海、朱剑、王磊等这些人。他们的观念带给我巨大的冲击,我们才知道自己十多年来中了教科书的“毒”,我们开始去强调个体意识,开始讲究呈现,开始反思……我们开始学习和接触现代诗歌,散文的文本,而不是就自己学生腔调的文艺路子走下去。我们也有社员在不同的征文大赛中崭露头角,作品见诸《大学生诗选》(诗歌网)《2015中国民间诗人年选》(紫江诗刊),以及校报和各校文学社刊物。我们应该接触这个时代的作家诗人,去写这个时代的作品。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把“走出校园,走进文学”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的由头。

这一年,声和月经历了很多事。增加了诗歌部和散文小说部,加入了汤圆创作校园文学联盟,配合学校申请到了省作协直属的文学创作基地,李清霞教授担任我社指导老师,多届月老回归……总之,形式是好的,留给有梦想的年轻人。

声和月,一直在路上。

                                         

2016.10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