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梅抄袭事件:教师体制之哀

181336聂康骏

一个人为了名利,到底会做什么?近日,胡红梅副校长抄袭事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她作为一名副校长,所有的荣誉竟然是靠抄袭换来的,这种巨大的反差叫人大跌眼镜。这次事件的发生,不禁让人反思如今教育评级体制的漏洞。

胡副校长曾经获得“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还曾在2018年8月15日获得的“第四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从履历上来看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然而,她所有的的奖项与职称,竟然都是靠抄袭他人的作品得来的,不得不说这是对于现有的职称体制的当头一棒。

在现行的体制下,想要获得更高的职称,其中一项要求就是必要写教育论文。那么为什么作为评判依据的论文,竟然连一个查重的机制都没有?由网友发现,她出版的那些书完全是一字不改的抄袭他人著作,甚至连标题、前言都完全相同。这种赤裸裸的抄袭,竟然完全没有人发现!查重的工具其实并不稀奇,在大学的论文审核,甚至是某些高中的作业检查中都已经得到了运用。但是为什么在教育者的评级时,却没有对论文的查重这一道程序?这种过于明显的漏洞,竟然已经存在了这么久却无人发现,那么到还有多少个“胡红梅”利用这种漏洞,通过抄袭而获得了名誉与地位?这种审核体制的失误,不仅仅侵犯了原作作者,更是让部分无道德的人走上了“名师”的神坛。这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单是对“教师”这一行业的侮辱,让这种“名师”来教育学生们,会使学生们的价值观念遭到扭曲,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卢红梅的抄袭行为确实可恶,但是在这次的事件中,更值得深思的是她为什么要抄袭?毫无疑问,是为了评职称。不同教师职称,意味着不同等级的工资、待遇和名气;然而,“名师”不一定就是好老师。这种将教师分为不同的职称的做法本身没错;但是,评判一位教师是否是好老师,难道一定要看她是有没有写论文、上公开课吗?肯定不是。那些将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普通老师们,和那些将青春奉献给山区儿童,排除万难在偏远地区支教的老师们,远比卢红梅这些拥有高级职称的所谓“名师”,更对得起“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然而在现实中,籍籍无名的是他们,而名利双收的确是卢红梅这些沽名钓誉者。这难道不是我们的体制的失误吗?那些假的“名师”获得了很好的待遇,而部分真正的好老师却仍然默默无闻,这不能不说是教师体制之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这一行业对我们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有进行教师的体制改革,将“卢红梅”们绳之以法,才能使教育行业保持良好的风气。也希望真正的好老师们能得到应有的待遇,继续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卢红梅抄袭事件:教师体制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