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二)

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二)

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1、走为上计,鸿门宴刘邦尿遁

【原典】

楚汉之际,项羽兵临函谷关,听说刘邦已先行一步攻破咸阳,并打算做关中王。项羽大怒,发令攻破函谷关,屯兵新丰鸿门;决定大飨士卒,第二天便发兵攻打刘邦。这时候,项羽有军队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项羽的谋士范增也极力鼓动项羽出击。

殊不知,刘邦的谋士张良曾经救过项羽叔父项伯的命。项伯得知项羽第二天要进攻刘邦的消息后,连夜骑马到刘邦的军营里找到张良,要张良赶快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把项伯带来的消息据实报告。刘邦大惊失色,连忙要求面见项伯,认作亲家,希望项伯向项羽转达自己不敢擅自称王,正等待项王入关的意思。项伯答应了,并建议刘邦第二天一大早就亲自到项王军营主动谢罪求和。项伯又连夜赶回军营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好话。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只带了随从百余人到鸿门拜见项羽,赔礼道歉、表白心迹。项羽于是设宴款待刘邦。项伯、范增作陪,刘邦方面只有张良作陪。

酒过数巡,范增多次暗示项王动手干掉刘邦,项王装着未看见不理。范增于是起身出外唤来武士项庄,要他进营帐表演舞剑,乘机杀掉刘邦。可是,当项庄舞剑时,项伯也拔剑起舞,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张良一看情势危急,也连忙到军营门口唤来樊哙。樊哙一听情况紧急,便一手拿剑一手持盾冲入营帐、怒目而视项羽。项羽大惊,问是什么人,张良回答说是刘邦的卫士。项羽于是赏酒一斗,樊哙一饮而尽。项羽又赏生猪腿一根,樊哙把猪腿放在盾牌上,用剑切开便大吃起来。项王见他勇武,问能否再喝酒。樊哙回答说,“我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喝酒吗?”接下去便义正辞严地陈述刘邦破秦的劳苦功高,谴责项羽不该听人挑拨,诛杀有功之人。说得项羽哑口无言,请樊哙入座。

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叫樊哙与他一起出去。

刘邦出去后对樊哙说,“现在情况很危急,想就这样不辞而别,是不是不太合适呢?”樊哙回答说:“做大事顾不了细节,讲大札顾不了小的地方。

现在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还有什么可告辞的呢?”

这时张良也出来了,刘邦于是留下张良送礼给项王和范增,自己丢下随从,只与樊哙等四人抄小路悄悄回到自己的军营。并对张良说:“从这里走小路回去不过二十里,你估计我已回到军营中后才进去向他们送礼致谢。”

就这样,刘邦借上厕所之机而逃离鸿门宴。大难不死,缓过气来才得以大败项羽于垓下,自己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新说】

多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泡尿啊!

假如那日刘邦不驾尿遁而匆匆逃离鸿门宴,中国历史恐怕就会改写一章了罢。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在敌强我弱,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一走以保全实力,另起炉灶或另图东山再起,实在是明智之举。

作为一种计谋,这种走当然不是五十步笑百步那种“弃甲曳兵而走”,而是主动退却;不是怯懦,而是明智。

在历史上,晋公子重耳走列国而成霸业,伍子胥一走而灭楚报父仇,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都是“走为上”的实例。

至于什么时候走,走向问方,却是费心思考决断的事情。

因此,绝不可小视了“走”的智谋。

【典源】

走为上计:“三十六计”最后一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语另见《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曰: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鸿门宴刘邦尿遁: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12、金蝉脱壳,荥阳城刘邦得逃

【原典】

汉王三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荥阳。楚军多次袭击汉军运粮通道,使汉军粮草不济,被围于荥阳城。

当时,韩信、张耳刚刚率军在井陉口大败赵兵,杀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歇,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楚国多次派兵袭击赵国,韩信、张耳忙于往返救援,以稳固刚刚取得的胜利,所以无暇顾及荥阳。

刘邦派使者到项王营中,要求与项王讲和,项王不许。

外无援乓,内乏粮食,求和不许,而楚兵围困一日紧于一日,形势真是万分危急。

好在陈平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利用反间计使项羽对亚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建议迅速强攻打下荥阳,项羽不予采纳,一心要困死刘邦。范增知道项羽不信任自己,一气之下要求告老还乡,项羽同意了。结果,范增在路途发病死亡。

范增虽然除掉了,但荥阳的围困并没有解除。城中粮食一天天减少,眼看就要断粮了。刘邦万般无奈,日思夜想突围的办法,陈平也绞尽脑汁。军中上下恐慌,军心日益涣散。

一天,陈平看到将军纪信,眼前一亮,一条计谋突然闪现出来。

原来,陈平发现纪信长得与刘邦十分相像,尤其是身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天晚上,陈平首先派出两千多名女子从城东门出去,楚兵一看,连忙四面团围住进行攻击。然后,纪信坐着汉王的车驾也驶出东门,一副汉王的打扮。身边的兵士大喊,“城中已无粮食,汉王请求投降!”楚兵一见,连声欢呼“万岁!”庆贺胜利。四周的围乓都争先恐后地涌向城东观看汉王投降。趁着这当儿,刘邦只带了随从几十人从城西门悄悄出去,一路快马加鞭,仓皇而逃。

项羽听说刘邦投降,心中大喜。见到纪信,一看不是,便大声喝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已出城去了!”项羽大怒,命手下将纪信活活烧死。

【新说】

金蝉脱壳,顾名思义是指蝉由幼虫变为成虫时,脱掉外壳而去,只留下一个空的蝉蜕。引申出来,则是指在紧急关头没法伪装一个形象瞒过对方,自己却逃之夭夭的脱身之计。

所以,大而言之,还是“走为上”,或者说,是一种“走”法罢了。只不过它既不同于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硬走。又不同于汉高祖鸿门宴驾尿遁的软走,而是一种以伪装为掩护利用障眼法的溜走,从这一特点来看,又近于“瞒天过海”了。

这种走法也可运用于军事作战时整个部队的转移:保持营寨不动,旗号如常,暗地里却卷师而去,如诸葛亮死前以计授杨仪,使蜀军安然退回汉中。

个人施行金蝉脱壳之计,其“壳”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像刘邦那样用他人做替身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像明代王守仁或现今电影电视里经常导演的那样,把衣物抛在江中,鞋袜脱在岸边作自杀状;还可以像《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薛宝钗那样,拉林姑娘黛玉做壳,自己却溜之乎。不过,这最后一种已经是把金蝉脱壳与嫁祸于人一并使用上了,高明是够高明,但其阴险毒辣却更甚于用他人做替身的那一种。因为,用他人做替身的往往不是伟人就是主人,做替身的崇拜者或奴仆甘愿为他牺牲,而薛宝钗的这一种却是拉无辜做自己的壳,嫁祸于人。

【典源】

金蝉脱壳:“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语本《后汉书·仲长统传》:“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另见《三国志平话》:“吕布发箭射孙坚,孙坚使金蝉脱壳计,却将袍甲挂于树上走了。”

荥阳城刘邦得逃:事见《史记·高祖本纪》。

13、唱筹量沙,檀公解厄拒大敌

【原典】

檀公率军北上,与魏军交战数十仗,占领了渭台城,而后又向历城进军,就在这时,军队的粮草又不够了,宋军难以久持,准备撤军南归。

不料此时,军中却有士卒投降对方,泄露了宋军粮草殆尽这一重要的军事秘密。魏军闻讯,当即决定进攻,以试宋军虚实。

这时,宋军军心不稳,敌人大军将至,檀公之师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然而,由于檀公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断定敌人此时正在虚实难辨的犹疑之际,于是他果断决定连夜施谋。

檀公命令士兵“唱筹量沙”,即高声计着数称量沙子,以沙充米,装作存粮充足。敌方闻声,疑心宋军正在分发粮食,遂不敢发动进攻。待天蒙蒙亮时,派人打探,只见宋军果然粮如山积。于是判定檀公故意派人诈降,以引诱魏军上当。幸得自己谨慎,方不曾吃亏。

为了展示成功,魏军将领喝令斩了降卒。其实,这正好中了檀公的妙计。

原来檀公见粮食不够,决定退兵,这时偏偏遇降卒投奔魏军。趁着夜色,檀公命士兵高声“唱筹”以迷惑对方,赢得了时机;接着他又派人把所剩的粮食撒在沙上,伪装成粮山,镇住了敌人。而且还借敌人之手除掉了降卒。

但是,迷惑总难持久,檀公于是命令士兵披挂整齐,做好备战充分的样子,他自己则高乘战车,绕营缓缓而行,做出有埋伏的样子。完全打消了敌人进攻的念头,从而顺利地解除了危难,完成了任务。

【新说】

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身陷困厄的时候,但是对于一个胸中把握宇宙万物规律的人来说,就不会被困厄拴住手脚,而会轻巧地解开缚住自己的绳索,获得自由。

宇宙万物虽然浩繁万变,不可捉摸,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一个人对于宇宙世界而言虽然渺小无比,但是如果对它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那么自己就会感到逐渐强大起来,不再是那般软弱渺小了,所以,一样东西,往往是因不了解而觉可怕。

有了这样一个把握,就如多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长在身外,从上往下俯视。当遇到困厄的时候,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看到困境之内,也看到困境之外,看到现在,也看到过去将来,所以就不会像井底之蛙一般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地想出计策。

檀公之所以能顺利解厄,正是因为他全面地掌握了敌对双方主客观的情形。在自己不利之时,他能冷静清醒地想到敌方也有不利之处,那便是降卒的报告是否真实。他牢牢地抓住这一点,扬己之长,扼敌之短,用虚张声势的攻心计谋,凭借过去交战的威勇和彼时用谋的机智,充分调动己方的主观能动作用,牵住敌人思路的鼻子,终于让敌人认定了他们的疑惑。檀公取攻心为上策,让一切有利因素发挥作用,终于在处于兵力、粮食、军心等多种劣势的情况下,保存了实力,抵御了常人看来难以抵御的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拒敌重任。

【典源】

唱筹量沙:语出《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

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己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檀公解厄拒大敌:事见《南史·檀道济传》。

14、李代桃僵,赵氏孤儿得保全

【原典】

晋景公时,做了司寇的宠臣屠岸贾想要诛灭曹是三朝元老的赵氏一族。

于是便罗织罪名,以晋景公的名义联合一些将领,准备一起动手。

大臣韩厥知道后悄悄告诉赵朔,叫他赶快逃跑。赵朔说:“逃也无益。

我的妻子快要生产了,如果你能帮我保住这条根,使我赵氏不断子绝孙,我也就死而无恨了。”

赵朔的妻子是已故晋成公的姊姊,因此,韩厥出主意叫赵朔把妻子送进了王宫。

屠岸贾随即率领一些将领杀掉了赵朔的一族,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

赵朔生前有一忠实门客叫公孙杵臼,当赵氏被灭时,公孙杵臼约赵朔的好朋友程婴一齐殉难。程婴说:“赵夫人有孕在身,如果她有幸生个男孩,我们要设法把他养大。以继宗嗣;如果是个女孩,我们再死也不迟啊。”公孙杵臼同意了他的看法。

不久,赵朔的妻子果然生了一个男孩,屠岸贾知道后便派人到宫中去搜索。赵朔的妻子把孩子藏了起来,搜索的人没有找到。屠岸贾搜不出什么,又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已运出了宫中。便到处悬赏捉拿。

程婴见风声很紧,就和公孙杵臼商量说:“这次他们虽然没有搜到,将来必定还要搜。得想个计策把孩子偷出宫来,藏在远处,这样才能安全。”

公孙杵臼想了想,然后问程婴说:“保全孤儿和一死报恩,这两件事哪一件困难呢?”

程婴回答说:“当然是一死报恩容易,保全孤儿困难。”

公孙杵臼说:“那好极了,赵家对你恩德很大,你就勉为其难,担当保全孤儿的重任吧,把容易的留给我。”

程婴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公孙杵臼说:“我们只要找到一个最近出世的婴儿,冒称是赵氏孤儿,由我抱到深山里躲起来,然后由你到屠岸贾那儿去告密。他们搜到了这个假孤儿,真孤儿就可以得保全了。”

“可是你犯了藏孤之罪,不就..”

“这正是我一死报恩的时候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事情就这样定了。公孙杵臼果然去找了一个婴儿带到山中,然后由程婴到屠岸贾那里去告发。屠岸贾一听大喜,叫程婴引路,到山中搜出了公孙杵臼和婴儿。公孙杵臼痛骂程婴见利忘义,与自己同受赵逆之托,现在居然出卖朋友,断送赵氏血脉。

屠岸贾杀了公孙杵臼和婴儿,得意洋洋地回到京城。

程婴在韩厥的帮助下把真的赵氏孤儿偷出宫中养大。十五年后,韩厥又伺机在晋景公面前陈述了赵家的冤情,使赵氏得以平反昭雪。赵氏孤儿立为宗嗣,屠岸贾全族被灭。

【新说】

乐府诗《鸡鸣》: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李代桃僵,甲为乙死,说起来还是舍己为人。

不过,智谋不是道德评判,它其实近于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之类。

这种智谋的作用在于丢卒保车,用《三十六计》的解释来说,是在形势处于必须受到损失的时候,可以损失小的而保全更大的。如此说来,“下马对上马”也就是李代桃僵了。值得注意的是,“李”与“桃”之间往往有一种特殊关系,不然的话,谁会拿生命去当儿戏,随随便便就代人而“僵”了呢?

在赵氏孤儿的故事里,那无辜的假赵氏孤儿固然是一枚代桃的李,公孙杵臼又何尝不是呢?二李代一桃,赵氏孤儿的命是贵重的。不然的话,哪有以后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呢?历史就要改写了。

话说回来,在现代生活里,丢卒保车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说得文气一点,也就是李代桃僵了罢。

【典源】

李代桃僵:“三十六计”第十一计:“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赵氏孤儿得保全:事见《史记·赵世家》。

15、害一利百,王著锤击阿合马

【原典】

王著是元代山东人,在军队中任一小官。他官虽小,却正直刚烈,容不得奸臣贼子。在得知大臣阿合马为非作歹,作恶多端,肆无忌惮后,王著决心杀掉阿合马,为民除害。

阿合马因讨好元世祖忽必烈而受到重用、位高权重,无人敢惹。在位时,他任意增加赋税,滥发纸币,搜刮民脂民膏。他把两个儿子提升到要害部门,另外几十个儿子也得到了升迁,到处安插亲信。他的妻妾多达三四百人,生活腐化。他对政敌残酷迫害,一大批朝廷文武官员受过他的迫害,就连皇太子真金,也因当着皇帝的面羞辱过他而被打伤。阿合马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朝野的愤怒。

在这种时候,王著发誓要除掉这匹害群之马,以谢天下。他有一个知心朋友高和尚,对阿合马的暴行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愿意助王著一臂之力,为民除害。他们两人打算假扮太子真金,引诱阿合马出门,寻机将他除掉。

皇太子真金随元世祖忽必烈到上都巡视,阿合马留守京城。王著和高和尚选了一个酷似太子真金的人,乘夜色混入京城。第二天,高和尚带领众僧侣来到中书省,声称太子已回京城,晚上要做佛事,命阿合马前去为太子接驾。

当天黄昏时分,王著骑马报告阿合马,说太子即将驾到,要中书省的全体官员到宫前迎候。阿合马不知是计,准备前去接驾,派亲信脱欢察儿同王著先去接风,自己随后就到。

高和尚簇拥着假太子在半路上与脱欢察儿相遇,由于天色昏暗,难以分辨真伪。假太子按王著计划,斥责脱欢察儿无礼,将他和随从全部诛杀,然后继续向王宫前进。

王著等人在东宫前面碰上阿合马及随从。这时,骑在马上的假太子对阿合马大喊:“中书省官员向前靠!阿合马,你可知罪?”正在阿合马发愣之际,王著飞身上前,用藏在袖子里的一对大铜锤迎面向阿合马砸去。顿时阿合马脑浆迸裂,坠地身亡。

事后,王著和高和尚被忽必烈处死刑。王著慷慨处死,毫无惧色,刑前大呼:“王著为天下除害,今死矣!异日必有为我书其事者。”

【新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说对付团体之敌要以为首者作主要目标。

群龙无首,必将崩溃。尤其是在敌众我寡、力量对比悬殊时,集中力量除掉为首者、可以迅速改变力量对比,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阿合马一类的人,古往今来为数虽不多,但却为害不浅,不除不足以平民愤。除掉他们,并非杀鸡给猴看,这类亡命之徒是难以被杀鸡之举吓唬住的。只能采取果断措施,以暴抗暴,毫不留情地诛杀之。

正义的事业,往往要以流血为代价,以暴力为手段。从害一利互的意义上说,暴力是合乎人道的。在这种事关生死存亡、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上,一切的犹豫软弱所带来的后果,或者使自己葬身于恶势力之手,或者使国家大众遭到涂炭,决不可轻视。

害一利百,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谋。深明大义,具有献身精神,才可能产生勇气;足智多谋,才可能使勇气和行动不致落空,才可能不招致更大的灾难。

【典源】

害一利百:语出清代陈确《葬书·深葬说下》:“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王奢锤击阿合马:事见《元史·阿合马传》。

16、擒贼擒王,毛遂按剑逼楚盟

【原典】

长平之战后,秦国又乘胜围攻赵国的首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推楚国为盟主,约定东方国家纵向联合抗击秦国。

平原君在自己的门客中挑选了二十个智勇双全的人一起前往,其中包括那个自我推荐的毛遂先生。

开始,那十九个人都觉得毛遂自荐很好笑,后来在路上熟悉后,他们发觉毛遂很有才能,谈吐不凡,也就服气了。

到楚国后,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从日出谈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堂下的人都很着急,公推毛遂上堂去帮助平原君。

毛遂果然按着剑,顺着台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

联合抗秦的利弊是很清楚的,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现在谈了半天还没有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

楚王听了很不高兴,指着毛遂问平原君说:

“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

“是我的门客。”

楚王一听大怒,呵叱道:

“退下去!我是在与你主人说话,你上来干什么?”

毛遂不仅不下去,反而按剑逼向楚王说:

“大王之所以敢这样呵叱我,是仗着你们楚国人多势众。可是现在你我相距不过十步,你们再人多势众也不起作用,因为你的性命已经掌握在我的手中!”

楚王大惊失色,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毛遂接下去说:

“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国面前却直不起腰来。想当初,秦将白起只率领几万秦兵进攻楚国,竟然一战攻下你们的郢都,二战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为你们羞愧,可是大王却无动于衷!其实,楚赵联合抗秦是为了你们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道理!你呵叱我干什么呢?”

毛遂的一席话义正辞严,说得楚王连连点头:

“好!好!先生的话确实有理,我们马上出兵与赵国共同抗秦。”

毛遂紧追不放:

“一言为定了吗?”

楚王说:

“一言为定!”

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

“快去拿鸡、狗、马的血来。”

血拿来后,毛遂双手捧着盛血的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

“大王应当首先歃血定合纵抗秦之盟,接着是我主人,接着是我。”

三人依次歃血,合纵抗秦的盟约当场订立。毛遂又左手端盛血的铜盘,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都在堂下歃血,以为见证。

【新说】

正如事后平原君感叹说: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先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功,就在于擒贼擒王,抓住了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并给予狠狠出击,使之没有喘气或回旋的余地。

杜工部诗写得好: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做事要抓住要害,打击敌人要打击首脑,一句话:打蛇要打七寸。

这就是擒贼擒王。

当然,王不同,擒的方法也不同。可以智取也可以力攻,也可以像毛遂先生那样,智与力并用,勇与谋齐上,总之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可生搬硬套。

生活中的“贼”很多,需要你去“擒”的也不少。关键是要擦亮你的眼睛,认准“贼王”,然后——

擒住他!

【典源】

擒贼擒王:“三十六计”第十八计:“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具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毛遂按剑逼楚盟: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7、抱法处势,曹参承前促大业

【原典】

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太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刘盈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曾经辅佐刘邦打天下的相国萧何得了重病,汉惠帝亲自前去看望萧何。

帝在病榻前问萧何说:“如果你去世了,哪个人可以接替你的职位?”

萧何回答道:“没有谁比陛下更了解我。”

汉惠帝又问:“曹参这人怎么样?”

萧何说:“陛下已知道了,我死而无憾!”说完,萧何就闭目去世了。

曹参曾经与萧何关系密切,但萧何当上相国之后,两人之间出现了裂痕。

虽然如此,萧何临终前还是推荐曹参接替自己担任相国,他认为,在所有大臣中,只有曹参德才兼备。

可以辅佐汉惠帝治理国家。

曹参担任相国之后,没有改变前任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法规,完全按照从前的规矩治理国家,人们将这种做法称为“萧规曹随”。

但是,曹参刚开始这样做时,很多人不理解,并且一时没有取得成效,引起了不少非议。

曹参的儿子曹密在宫廷中任职,有机会接近汉惠帝。有一天,汉惠帝责怪曹参不努力治理国家,便让曹密私下去问其中原因。曹参听到后,气得打了曹密一顿,并说:“国家大事不是你所能议论的。”

到了上朝时,汉惠帝责问曹参。曹参脱下官帽谢罪说:“请陛下想想,陛下能与高祖相比吗?”

汉惠帝回答说:“我哪里敢与先帝相比!”

曹参又问:“陛下认为我与萧何哪个贤明?”

汉惠帝答道:“大概你不如萧何。”

于是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祖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明确制定了政策法令。如今陛下无为而治,我等忠于职守,小心谨慎地遵守先前的政策法令,有什么不好呢?”

汉惠帝点头称是,摄政的吕后也认为曹参说得有理。从此,由刘邦、萧何所制定的简刑省罚、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国策,得到了曹参等人忠实地奉行,经过几十年努力,西汉帝国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

【新说】

这一谋略说的是法与势的关系。

“法”指法令规则,“势”指权力地位。抱法处势,即要求把法规与权势结合起来,按照法规行使权力,以权力保证法规得以顺利实施,从而有序地把事业推向成功。

规则是“软件”,一般来说,制定规则是容易的。小朋友在做游戏时都要先定规则,然后按规则游戏。没有规则,游戏很难做下去,家庭、社会、国家将难以为继。大凡头脑没有发烧的人,都承认规则的必要性,不可或缺性。

然而,规则又是软弱的。不法之徒,贪婪之辈,奸商贪官,狂人野心家是毫无规则概念的,他们的“规则”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对这类人渣必须绳之以强权,以强力迫使他们遵守规则,或者将他们逐出竞技场。权力因此而成为必要。

权力是“硬件”。权力的界限应以规则为边界,越出规则边界的权力或不受规则限制的权力,不是导致腐败混乱,就是导致专制暴政。

因此,权与法,应该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里面没有什么太深奥的道理。为了保证“游戏”进行下去,除了相关的规则之外,还要有“裁判”来监督规则的实施,运用权力来制裁犯规者。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在这两方面的规范下进行。它们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典源】

抱法处势:语出《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曹参承前促大业:事见汉代扬雄《法言》及《解嘲》。

18、因时制宜,刘邦息武和匈奴

【原典】

秦汉年间,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日渐强大,拥有三十多万军队,不断向外扩张,骚扰近邻,控制了北方和西部的广大地区。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受到匈奴南侵的严重威胁,他们接连攻占了马邑和太原。刘邦对匈奴肆无忌惮地扩张十分愤怒,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然而,刘邦对匈奴力量估计不足,冒险进击,结果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兵围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士兵冻死冻伤者有七八万人,同时粮草断绝,处境十分险恶。

后来,陈平提出用重金贿赂匈奴皇后,刘邦的部队才得以解围,这次惨痛的教训使刘邦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西汉王朝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军事上同匈奴抗衡。

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以和亲的方式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在刘邦死后一直延续了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三个朝代。在这期间,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十分强大,同匈奴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西汉的方向转化。

到汉武帝时代,西汉的实力达到鼎盛,汉武帝自恃兵强马壮,国力强盛,便放弃了刘邦以来实行的和亲政策,开始主动向匈奴出击。他派遣韩安国、李广等人率领三十万军队在马邑设伏,试图围歼匈奴主力,这个计谋被匈奴识破,未能得逞,汉、匈关系也因此完全破裂。匈奴时常侵扰西汉边境,汉武帝再次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兵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击,夺回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向北撤退。

连年征战,使匈奴的实力大大减弱,加上内讧日益激烈,匈奴只得主动与汉朝握手言和。匈奴单于数次到长安请求通好。到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汉、匈双方表示要永远和平相处,自此四十多年中,汉、匈之间没有爆发冲突。

【新说】

一切事情都是在时间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时间因素对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来说,至关重要。时间不同,所采取的办法也应随之变化。

有时,需要等待,刘邦在汉初时时匈奴的征讨,是时机不成熟,力量对比不利。因急于求成而招致惨败。有不少事情是必须靠等待的,如瓜的生长,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才会瓜熟蒂落。如果揠苗助长,效果就适得其反。

有时,则要抓住时机,有些机遇千载难逢,不及时抓住。失之交臂,悔之莫及。时间总是一维的,即总是向前进的,具有不可重复倒转的特性。一个人成年之后,不可能再重返童年时光,只有在神话中才会有“返老还童”

一说。失去了,肯定不可再得。孔子曾站在河边面对滔滔江水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赶掉了这一班车,是不会再有下一班的。

时间的变化,使得事情也在变。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办法,不一定适合彼时,反过来也一样。刻舟求剑者的最大错误在于不识时务,以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情况,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求剑不得。

时机当然可以人为地创造,不过,这已是另一个问题。这里的主题是识时务,合乎时宜。还是那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典源】

因时制宜:语出《淮南子·■论训》:“因时变而制宜适也。”

刘邦息武和匈奴:事见《史记·匈奴列传》及《汉书·匈奴传》。

19、因地制宜,忽必烈承袭汉制

【原典】

忽必烈即位之初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外来民族如何巩固对汉族的统治。他决心改变蒙古族多重视武功、忽视文治的状况,认识到要巩固对中原的统治,必须推行一整套符合中原情况的政策,最有效和最便捷的办法,就是采用汉族已有的制度和法令。于是,他因地制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忽必烈采纳了刘秉忠等大臣的建议,按照中原历代王朝的传统,以“中统”年号纪年,废除大蒙古国号,改国号为“大元”,并把国都南迁到北京,命名为“大都”,建造了新皇宫和城墙。

大蒙古国越来有一整套自己的国家制度,比中原的要简单得多、入主中原后,原有制度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忽必烈采用了中央集权制,要刘秉忠和许衡根据中原历代制度,参照现实情况,在中央一级设立主管政务的中书省,主管军务的枢密院,主管监督官员的御史台。在地方一级,设立主持日常军民政事的宣抚司,以及提刑按察司。最高行政机构是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政府官员尽量录用汉族遗老、旧臣和学者,由蒙古人掌握人事决定权。这套制度较为有效地保证了蒙古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忽必烈还放弃了蒙古人传统的游牧经济,设立了司农司、营田司等机构,鼓励农业生产,把大量牧场恢复为农田,用租佃方式招募农民种田,并把一部分土地退还给了农民。他还下令禁止抢掠人口贩卖为奴,并恢复了一些奴仆的平民身分。

在文化方面,忽必烈设立了国子学,承认并提倡汉族传统文化和儒学,让蒙古族子弟接受汉文化教育,还在大都建立了孔庙。

这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推行,说明落的民族对先进民族的征服,只靠武力是不行的,还得改变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在其它方面向先进民族靠扰。忽必烈明智而及时地认识到这一点,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在元代初年稳定了对中原的统治。

【新说】

现代人对“因地制宜”这一策略并不陌生,它要求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该地方情况相适应的具体措施,并加以贯彻。

理解这一策略并不难,难在在实际当中加以运用,一个难题是改变旧有的习惯和做法,主动去适应变化了的地方,而不是相反。传统和习惯的势力是强大的,有时想改变都难,更何况不想改变。比如北方人习惯吃馒头,到了南方则没有慢头吃。要不要改变原有习惯?改变了,就能适应南方的生活;不想改变,只有饿肚子。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地域变了,仍不肯主动作出改变,自然会遇到巨大的障碍。

变和不变是相对的。变要受新情况的制约,随新情况而变,因而总是有限度的。不变,则是要保留旧有习惯和做法中有价值的、在新情况下仍然行之有效的部分。所以,在变和不变之间要灵活掌握,固执于任何一方面,都可能出现偏差。

采取的措施应该行之有效。一般而言,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是难以改变的,忽视这一点,夸大人的作用,将要付出代价。“人定胜夭”的想法固然浪漫豪迈,但却代替不了适宜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观的愿望是一回事,客观的实际又是一回事。它们之间不可互相代替,只能互相适应。

不应该忘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抗拒不了的规律,因地制宜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典源】

因地装宜:语出《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装宜。”

忽必烈承袭汉制:事见《元史·世祖本纪》。

20、因事制宜,楚襄王集纳众议

【原典】

公元前299 年,楚怀王受秦国引诱入秦,被扣留在咸阳。屈原建议,给齐国送去假讣告说怀王已死,让齐国放回在那里作人质的楚太子横继承楚国王位。

齐王趁此机会要挟楚国,要楚国用东边的五百里土地换取太子横。太子横对此感到为难,便向谋士慎子问应付的办法,慎子说:“先答应齐国的要求,其他事以后再商量。”

太子横答应齐国要求后,回到了楚国继承王位,即顷襄王。齐国为了获得楚国的五百里地,紧接着上门来索取。慎子建议顷襄王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付齐国使者。

子良说:“应该先把地给齐国,然后再夺回来。给他表明楚国说话算数,夺地证明楚国武力强大。”

昭常说:“决不能割让土地,宁可抛头颅洒热血,恪尽守卫国土的职责。”

景鲤则说:“应该到秦国请求援救,以解除楚国失地的危难。”

顷襄王见大臣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便问慎子的意见。慎子说,这些大臣的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不妨兼采并纳。

于是,顷襄王接受了慎子的建议,让大臣们依照各自的意见去办。子良列齐国去献地,昭常负责守地,景鲤去秦国搬救兵。

子良赶到齐国,答应割让国土,齐国马上派兵到楚国来接管土地。然而,昭常不答应,发誓说,如果齐国要以武力抢夺,他将带领三十万楚国男女老少同齐国决一死战。齐王怪罪子良耍花招,子良回答说:“楚王确实同意割让土地。昭常不同意,是违背国君的命令,请齐王派兵攻伐他吧。”

齐王大怒之下向楚国出兵,想强行夺取楚国国土。正在齐王要领兵伐楚之际,景鲤请来的五十万秦军兵临齐境。齐王担心攻打楚国难保自己的国土,被迫放了子良,派使者到秦国求和。这样,楚国既避免了战争,承保住了国土。

【新说】

慎子的做法,堪称因事制宜的典范。他所面临的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从不同的角度有助于事情的解决,于是兼采并纳,多管齐下,取得了成功。这是事同人不同的情况。当然,遇上这种情况,也可以对不同人的意见进行比较、选择,采纳最佳者,而不一定同时全部采纳。

同样的人遇上不同的事,是另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办法和措施要因事而变。倘若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很可能像守株待兔一样。一定要对症下药,力争药到病除。

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同样的事,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如穿衣这件事,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应有不同的穿法,大概只有神经有毛病的人,才会在大热天穿皮大衣。时间变了,虽然事情未变,但处理方式要随时变通。

反过来,在同样的时候,会发生不同的事情,这时要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不分青红皂白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叫做不得要领,结果可能是鸡飞蛋打,处处落空。

再说事情本身,也有大同小异和大异小同的分别,自然,对策也应相应地大同小异,相应地大异小同。

说到底,核心是个以变应变的问题。

【典源】

因事制宜:语出《汉书·韦贤传》:“朕闻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事装宜。”

楚襄王集纳众议:事见《战国策·楚策二》。

21、除祸宜早,春申君迷色丧命

【原典】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宰相春申君很是担心,就去找会生孩子的女人,想献给考烈王。李园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但是,春申君见了她以后却十分喜欢她,便将她纳为了自己的妾。

不久以后,李园的妹妹就怀孕了。李园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和妹妹商量,想出了一个计谋。

然后,李园的妹妹便去劝说春申君。

“请你把我送给楚王吧。”她向春申君说。

“你不喜欢我吗?”春申君问。

“怎么会呢?”

“那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您想一想,如果我到了楚王那儿,生下了你的孩子,虽然名义上是楚王的,但这却意味着你的孩子将成为楚国的下一代君主。所以,虽然你把我送给了楚王,但其实我还是属于你的。”

李园的妹妹终于说服了春申君。他们谈话之后,春申君便将她送给了楚王,不久,李园的妹妹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幽王。这之后,李园和妹妹都生怕春申君泄漏秘密,总想找机会加以刺杀。

后来楚王患了重病,当时朱英来找春申君,一见面朱英便对他说:“你现在正面临着意外的灾祸及幸福。所谓意想不到的灾害,乃是指楚王死后,李园将会刺杀你。而意想不到的幸福,则是你将有可能成为楚王。”

春申君听了后很生气地说:“岂有此理,李园不会这样做的!”

十七天之后,考烈王死亡。李园果然派刺客藏于王宫门内,刺杀了春申君。

【新说】

趁祸苗小就将它除掉,这的确是一个要牢记的真理,就如树木在幼苗之时,用手就可以摘除,但长大了后不用斧头就无法砍掉了。

春申君的故事,正是丧失时机而遭灾祸的悲剧,正如司马迁所说:“应下的决断而没有下,自作自受。”春申君正是这种人。他沉醉于女色之中,被李园之妹的一番话说动了心,而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轻信他们会对自己忠信。试想,如果春申君及早地判断出了李氏兄妹的诡计,当机立断地加以铲除,也就不会遭致杀身之祸了。然而春申君却没有那样。李园之妹到了楚王身边,生下了儿子,势力增大了许多,李园便乘机向春申君下了毒手,春申君是一位贤明的臣子,然而由于轻信给自己带来灾祸的小人,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然,春申君除了无决断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被蒙蔽了眼睛,没有看清祸苗所在。可惜的是,有些人明明清醒地看到了祸苗,但就是难下决心铲除,优柔寡断,最终失去了机会,终于养虎为患,自己反被其害。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当然是“鸿门宴”了。项羽当然算得上是大智大勇之人,但是他输就输在了优捎寡断的性格上。在鸿门宴上无论范增如何暗示,如何急切,项羽总是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失去了唾手可得的良机,使刘邦逃之夭夭。

现在的我们当然无法明白地知道项羽当时的心理,但我们仍可以肯定地说:对敌人的善良,就等于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典源】

除祸宜早:语出宋代欧阳修《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祸患可销于未萌。”宋代苏洵《审敌》:“除患于未萌,然后能转而为福。”

春申君迷色丧命:事见《史记·春申君列传》。

22、斩草除根,陈桓公自食恶果

【原典】

公元前717 年,郑庄公出兵进攻陈国,结果大获全胜,夺取了很多财物和俘虏。这是郑庄公对陈国两年前讨伐郑国的报复。

此前两年,卫国和陈国曾经联合起来讨伐郑国。郑庄公知道敌不过,向陈桓公请求讲和,陈桓公不同意。执政大臣公子佗五父是陈桓公的弟弟,他劝谏说:

“亲近仁义,对邻国友善,这是立国的法宝,大王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

陈桓公听了公子佗的话很生气,说道:“宋国和卫国都很强大,它们才是陈国真正的祸患。郑国那么弱小,它能把我们陈国怎么样?”

陈桓公不听劝谏,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出兵伐陈,打得陈国大败。邻国见陈国吃了败仗,都坐视不救。

后来有人评论这件事说:“善的东西不可丧失。恶的东西不可滋长,这话是针对陈桓公说的。滋长了恶而不悔改,接着就祸及自身,这时再要挽救,就来不及了。《商书》说过,恶的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就像大火燎原,连接近都不可能,怎能指望扑灭它?”

这个人接着又引用古代史官周任的话说:“治理家国的人,见到恶就应像农民种庄稼要除掉杂草一样,把锄掉的草堆积起来肥田,彻底挖掉它的老根,使它不能再生长,这样善就能得到发展了。”

【新说】

这则故事带有浓厚的劝戒意味:它要人们扬善去恶,除恶务尽,不留余患。陈恒公之所以败在郑庄公手中,是因为他不善待邻国,心地很坏,遭受失败理所当然,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读这则故事。倘若陈桓公在郑国还很弱小时,将其彻底消灭,恐怕不会有两年之后的灭顶之灾了。这不也是“斩草除根”的一种解释吗?

政治斗争,乃至人生的种种竞争,往往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斩草除根,就是要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在斗争双方利益尖锐冲突,彼此不共戴天,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存在构成严重威胁时,尤其需要牢记这一策略。

历史为我们提供的教训买在是太多了。春秋时代的宋襄公临阵对敌人讲仁义,结果大败而归。楚汉之争,项羽摆下鸿门宴,为除掉刘邦提供了一个干载难逢的良机。项羽的犹豫使刘邦死里逃生,项羽最后竟落得乌江自刎..

后人把对敌人付出无谓的感情叫做“宋襄之仁”,把不当机立断斩草除根叫做“纵虎归山”。古希腊《伊索寓言》中讲的《农夫和蛇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曾大力倡导“痛打落水狗”,因为他深知“落水狗”

们的卑劣。你以慈悲之心救助了被打落在水中的狗,它上岸之后说不定会反过来咬你一口。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经常是这样。

因此,对貌似可怜的敌人,对落难的敌人,对藏起狐狸尾巴花言巧语的敌人,应毫不留情地痛打到底,直至彻底丧失战斗力。在这种时刻万万顾不得仁义、信用之类教条,否则只能招致自己失败。

所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

【典源】

斩草除根: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陈桓公自食恶果:事见《左传·隐公六年》。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