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我们平时说的互联网,是指一台台电脑当作终端连接起来的网络,而物联网,指的就是除了电脑之外的电子设备连起来的网络。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或者说是互联网的衍生,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真正广泛应用的是通过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万物互联。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事实上,物联网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这几年也没有多少出乎意料的进展。那如果把AI 和IoT结合在一起,把" 人工智能" 赋予物联网,会有怎样的价值呢?
我们知道,物联网的最终目标是“万物智联”,把所有设备连接起来达到的是万物互联,单纯的万物互联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有赋予其一个“大脑”,才可以真正实现万物智联,发挥出物联网的巨大价值。
近日刷屏的AIoT,谈的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从“智能+”,洞见AIoT新机遇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以43次的出现频率成为高频词汇。科技支撑能力、“智能+”、壮大新动能、数字经济等关键词,都反映出新的一年国家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和信心。
报告中指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大力优化创新生态,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除此之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提出了2019年的工作任务,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时,政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我们知道,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数字经济”的一个代名词。受移动互联网带动,从消费者、工业企业到城市社区,都在逐步走向万物互联,开始全面数字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互联网+”是广义上的概念,其中自然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等的新业态变革,这些新兴业态的实现都依赖于数字经济的发展。
那么,在壮大数字经济的要求下,需要进一步推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上层应用,以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基础支撑。
其中,最为受到重视便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连续第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国家层面“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中地位凸显。
一方面,人工智能从理论和算法突破,到场景落地应用,再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走过的正是一段不断壮大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的过程。
另一方面,随着成为国家战略的人工智能逐渐与各产业融合,不仅加速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也对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在过去一年,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从国家政策导向到行业发展共识的一致方向。
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的“智能+”,不仅是从国家层面将人工智能确定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推动力,也可以看作是国家为万物智联时代到来的启幕。
事实上,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效率提升,算力、算法、数据进一步大爆发,也带动了边缘计算以及物联网的加速深入应用。同时,数字经济要成为发展的“新引擎”,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连通势在必行,而AIoT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连接能力。
可以说,从“互联网+”到“智能+”,AIoT不仅意味着更聪明的机器、更智慧的网络、更智能的交互,也意味着新的市场机遇。
巨头加码,AIoT赛道战鼓擂
不过,现在再来看AIoT,显然已经不是什么新词汇了,作为从去年至今最炙手可热的新概念,AIoT已经受到许多巨头企业的重视。
去年3月,在2018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时任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阿里不仅仅把物联网看做是“连接”,而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能够跟AI、计算能力进行打通,通向一个未来的“智联网”。至此,AIoT正式成为了阿里的第五个主赛道。
去年4月,百度与硬蛋签订AIoT领域框架合作协议,百度作为AI端,硬蛋作为IoT硬件端,将吸纳20-30家方案商,双方共同筛选一些合作伙伴。同时,无论是在7月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还是在12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从百度展示的内容和李彦宏的演讲中,都可以看到,在AIoT方面,百度将更多力量放到了“自动驾驶”上。
去年5月,在腾讯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在大会上提出了「一三五七」的定位,并将布局“人联网”、“物联网”、“智联网”三张网。其中,智联网是指腾讯的超级大脑,将智能连接云、边、端与行业,推动所有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到去年年底,AIoT概念被彻底点燃。
在去年年底举办的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上,雷军表示 :“在未来3-5年内,每一个设备都将带AIoT控制模块”,“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战略,而且未来5年、10年不会动摇”。
同时,去年年底华为也公布了其AIoT战略,包括针对AI和IoT布局的HiAI、HiLink两大平台,以及华为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全新品牌华为智选。
此外,京东也召开了IoT战略发布会,重点发布了京东在C端的全新子品牌京鱼座,宣称将布局整个入口级产品,而小京鱼智能平台也被定义为一套软硬一体的AIoT解决方案。
而在最近刚刚结束的AWE 2019上,AIoT则成为了最大看点。国内主流家电品牌海尔、TCL、海信等先后发布了解决方案,以智能家居为切口正式宣布进入AIoT赛道。
毋庸置疑的是,整个赛道已战鼓擂动,AIoT已成为各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前路坦荡。
生死破局,谁才是真正的领跑者?
我们知道,AIoT目前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想,无论从AI还是IoT本身来看,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观察。
第一,从AI的角度来看,作为AIoT的核心之一,它的发展对AIoT的落地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过,成熟的AI还需要相当长的路径,无论是底层技术,还是相应的训练,甚至相关人才的培养等,远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具体来说:
首先,是AI算力太过昂贵。我们知道,AI对计算的需求非常大,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很高,AI算力平台的搭建,需要大量的CPU和GPU,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花很多钱才能购买到需要的算力。举例来说,训练AlphaGo的算力相当于12000块常见的消费级1080TI,所花费的开支逾千万。
其次,是AI训练时间太长。就像教宝宝逐渐学会说话和走路一样,AI的训练过程也是漫长的,而且难度更大、复杂度更高。以识别图片为例,AI模型便需要对几亿张图片进行数据标注,记住相应的数据特征。训练一些简单的识别目前尚需数周时间,面对未来应用场景的丰富性,在算法层面还必须予以增强。
最后,是AI的应用太浅。尽管AI最近几年非常热门,但是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仍然很难将实验室理想环境下的成功产品应用至生产生活中去。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数据少,另一个是AI并非单独的产品。尽管AIoT或许能够解决AI数据少的问题,但是AI针对不同问题、不同领域的落地仍然很难扩展,效率很低。
第二,从IoT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在AIoT中AI扮演着大脑的角色,IoT则需要构建连接,实现万物智联的第一步——万物互联。我们知道,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尽管物联网近些年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无论是感知层还是网络层,物联网技术仍有掣肘。另一方面,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落地仍然十分简单,生态孤岛普遍存在。
当然,尽管现在来看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丝毫不能阻止AIoT成为2019的开年热词,尤其是作为优势互补的两个领域,AI与IoT之间的融合带来的好处与市场都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谁才会是未来AIoT真正的领跑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媒体人申斯基(微信号:shenyao)创办,16年媒体工作经验,拥有中美两地16万公里自驾经验,专注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渠道生态以及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