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一:让孩子保持开放的心灵和探索的热情

(连载分享自教先行者们的经验心得)

作者:今日学堂 校长 张健柏

作为一个现代人,拥有开放的心灵Open mind,能够主动地,充满热情地面对世界,可是说世界之门也就为之打开,他也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人必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必定能拥有充实而快乐的人生。可以说,拥有开放的心灵和探索的热情,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我的孩子可以没有高学历,没有金山银海,但一定要有一颗开放的心灵,一定要有对世界探索的热情!

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拥有这种优秀素质,他们主动,热情地迎接一切对他们微笑的人,他们积极地,无畏地用各种手段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在他们的努力下,创造了一系列的奇迹:如学会了语言:对于成人阶段开始学习时花十年甚至二十年也学不好的语言,儿童们只需几年就应用自如;他们学会了走路和跑步,这对于现代最高级的计算机和机器人专家来说,目前仍然是极为困难的任务,以及其他等等。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六岁以前就学会如此复杂的东西,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这证明一个开放的心灵多么的富于成效!

可同样让人悲哀的是:开放和进取的心灵,这种本来是所有孩子都具备的素质,而且是人生最重要的素质,在小学毕业后基本上都没有了!

这样的教育难道不可怕吗?可应试教育必然导致这一结局!

在今日学堂,有一个8岁多的孩子学习非常积极努力,在学校里成绩也很好,是老师很喜欢的那种学生。特别是数学成绩不错,参加过奥赛并获过奖。可惜她的思维特征却并非开放而是闭锁型的。刚开始因为知道孩子的数学成绩很好,老师们很高兴,说孩子的 思维能力应该不错。结果却发现孩子作为思维能力基础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还不如比自己小的孩子。因此学堂的老师大为奇怪,因为我说过学习数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科,就问我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我的回答是:数学的确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但是还要看怎么学。如果是用学知识的方法,用大量重复做题的手段来学习,则这时候的数学学习不仅不能提升孩子的思维素质,反而败坏孩子的思维素质!

例如:知识教育重视的是结果(答案),就是“是什么?”的问题。但数学最重要的核心是过程,也就是“为什么”的过程。孩子在回答“为什么”的时候会犯大量的错误,这是正常的,老师就是在引导孩子解决错误的时候让孩子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这也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由于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成绩,这个孩子也养成了重视结果的习惯。因此在思维方式上首先是“畏惧”:面对新问题时候不是主动地设法解决,而是期待老师告诉他,期待别的同学先回答,自己记住答案就认为学会了。回答问题的时候,她的理解方式极为肤浅,不肯做更深入地思考,甚至会自相矛盾,因为她的目的并不在于研究并解决问题,而是在于讨好老师,猜测老师需要什么样的答案,所以就会简单地把互不相干的答案罗列出来。该学生还特别关注结果和成绩,而不是关注如果做得不够理想是因为什么原因,因此也失去了改进的良好机会。这种思维特色,怪不得我们的老师认为她的思维特别表面化和肤浅。

其实儿童本来就是从错误中学习的,在童年时代尝试越多,对后期的正面作用就越大。当害怕尝试,害怕失败,只关心结果的时候,也就丧失了人生最可贵的素质!小学阶段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年年双百分的孩子,竞赛的一等奖头衔,也根本无助于中学成绩的优秀。只有思维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关注成绩,关注各种比赛不仅没有意义,还有很严重的负面作用,就是败坏儿童的思维。

因为各种考试都有“标准答案”,孩子很快就会养成思维惯性,以为一切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并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放弃自主的思维努力,放弃自主地推导出答案的努力。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孩子,会养成很糟糕的结果:首先是心灵的封闭,他们的思想仅仅用来关心如何获取答案,操心的是分数的高低。同时他们还会养成被动的思维方式,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正确回答”,机械地记忆“标准答案”。对无穷世界的探索热情,被封闭在追求分数的“功利”中。这样孩子学习的年限越长,思维封闭性也就越强,个性也越消极。最终,孩子失去了最宝贵的思维素质。

可是在传统学校里,这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是老师的最爱,也是家长的骄傲。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会带来心灵更大的压抑,往往到了青春期,遇到其他问题的触发,孩子就会以非常不可理喻的方法爆发出来:如现在很严重的网络成瘾现象等。很多家长说:原来成绩很好,很听话的孩子完全就变了一个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根子就在这里,就在小学阶段!

开放式,体验式教育却相反:我非常反对从儿童时期就让孩子大量参加各种考评,更反对用标准答案的方式来禁锢孩子的心灵。打好孩子的思维基础,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保护和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是这一阶段学习最重要的目标。这种学习模式可能刚开始会很慢,学生可能开头对学习没有什么积极性,思维方式也很简单,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单一。但是随着学习年限的增长,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积极主动,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丰富。到了最后,根本就不需要老师教,而是主动地学习和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要求老师回答!

这种教育是探索型的教育,老师即使明明知道答案也不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犯各种错误后自行找到答案。而且老师还经常不提问题,而是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来考老师和同学,以此来考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而非高明的“标准答案专家”,因此学生经常会认为是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本事。这样,孩子就把学习从外在的压迫变成了内在的自觉,学习效率和思维素质,远远超过传统应试教育!

如果孩子具备了这种可贵的素质,拥有开放的心灵和不断探索的热情,14岁以后的教育,基本上不用家长和老师操心,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终身学习者。

反之,如果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每一步,都要家长和老师的扶持,我们可以扶到中学,大学,扶到研究生,可是我们能够帮他工作和生活吗?这个社会制造出一大批缺乏思考能力的“思维奴隶”,对于过去极左年代是需要的,可是现代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负责的时代,这种思维方式必将付出巨大的人生代价!

我们不能等待教育体制的缓慢改进,为了避免应试教育的这种严重负面影响,我只好自办学堂,期待孩子能够拥有开放的心灵,保持对世界探索的热情,拥有良好的思维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一:让孩子保持开放的心灵和探索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