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萝莉成长中都可能会遇到一位大叔——《成长教育》

    从前有一个萝莉,爱上了一位大叔。她沉迷于大叔带给他的灯红酒绿喧嚣热闹,特别是这位大叔又如此优雅富有品味,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击中热爱艺术的小女孩的内心。而大叔沉迷于小萝莉亮晶晶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和带着新鲜青草味道的肉体。

    一拍即合。他们互相满足了彼此对于未来、对于美好的憧憬。

    如果你是那个萝莉?你会如何演绎这段故事?

  《成长教育》改编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琳·巴贝尔的回忆录,2010年上映之后一举冲进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而女主角珍妮的饰演者凯瑞·穆里根,你一定熟悉她,她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那个天真而浮华的黛西。

    电影里16岁的珍妮无疑是聪慧的,她有音乐基础并且对各艺术流派都可以侃侃而谈,知道自己欣赏什么,甚至某些时刻她像一个成熟女人一样知道她想要什么,在遇到大卫之前她都是人们眼中注定的牛津苗子。

    尽管导演为了铺垫大卫的形象而刻意贬化同龄小伙子的一举一动,让他显得格外生涩而笨拙。珍妮面对这些同龄的小猴子都是带着冷静的审视,像旁观者只是看着剧情发展,需要一些事情发生了,便带着小伙子回家去,仅此而已。

    而大叔带着珍妮去听古典音乐会,带她去艺术品拍卖会,并怂恿珍妮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与人竞价拍得她喜欢的画作,并且同她去每个少女心目中的圣地——巴黎,在这个男人面前自己的父亲看起来也局促,高高在上的父权不再。他所做的一切都精准、而且经典的踩在少女涉世未深的心上。我们大可以把这一段戏看成大叔泡萝莉的典范了,每一幕都似曾相识及尽教科书之能事,只不过后来古典音乐会换成了舞会,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不减分毫。

   所以萝莉一步步坠入金丝网都是再理所当然不过了。无论如何她都只是一个小女孩,一个会在做爱前叫爱人以平等、成年人的礼仪对待的女孩。那真是实打实只有少女才会说出来的话,没有抵抗力的,天真的步入泥潭。

    休学,准备结婚,然后发现自己心爱的男人已有婚嫁,凭着少女的勇气循迹而去并且溃败在久经风雨的正妻面前,重拾书本考入牛津。后面的结局终于落到了俗套的教育,少女最终被迫离开。好像非要如此才显示出教育的意义,藏不住的过来人教育后来者的嘴脸,是故事的硬伤。

    我理想中的结尾应该是男未婚女未嫁,姑娘结婚后在日复一日的日子中发现生活的虚无,那些纸醉金迷堆砌出来的生活背后的毫无意义,然后反叛离开。毕竟她还年轻,就算用4年时间去发现生活的虚伪,她也不过20岁,还意气风发,正是少年薄衣衫的年龄,关于年龄的图卷刚刚在她眼前展开。而她自以为深爱的大叔,并不能抵抗这样日渐的昂扬。她终归会抛下他。

    哪怕是中年累积下的温文尔雅处变不惊也会在青春的映照下,显现出它即将日薄西山的序章。

    因为这就是青春的力量啊。

    关于这一点,高晓松曾经在《如丧》意淫过的桥段倒是挺好的:

    大二:给一个四五十岁的有钱老头当二奶——自由的,清闲的,富有的,生活。做爱频率从大一的每天两次减少到每周一次,再也不用被逼着回答"你到底爱不爱我(这谁写的歌?)?"的问题。老头阅历丰富,有时给我讲讲辽阔世界和人生,挺好。有时嫂子管得严,老头就带我去海边,慢慢地看海,老头接好多电话,有时愤怒,但我依然能清楚地听见海鸥的叫声,被海潮淹没一老头总是说"几时你要嫁人了就告诉我,我帮你看看,别叫人骗了,要真靠谱,我送你嫁妆,嫁妆多,不受婆家欺负。"老头挺好的,有时慢慢抚摸我的头发,有点爱情,但他不属于我!

    自主的选择,永远比被迫往前走,有意义。

    除了男女主经典的萝莉大叔CP外,其他几个配角的形象刻画的也很丰富。珍妮的中产阶级底层父母,严厉苛责有点小家子气的父亲,虽然眼界狭隘但却包容着他的小珍妮,会在珍妮被抛弃以后温情的端去咖啡和点心。还有无奈照顾家庭的母亲,在电影的细枝末节也丰富了她婚前曾经也是如珍妮一样,热爱艺术舞会的少女形象。

    以及剑桥毕业的拉丁文老师,从一次又一次阻止珍妮陷入深渊,看到珍妮手指上婚戒的失望,到最后珍妮踏入她的房间,勾勒出一个充实而丰富的女人形象。也许也代表着影片里想要传达的一个所谓“正确”女人的未来,但,谁在乎呢。

    珍妮未必是错的,拉丁文老师也未必是对的。所谓的青春教育,只不过是我们都要走过的旅程,从来都没有标准统一的教案。

    如果你是珍妮?你又会怎么走完这段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萝莉成长中都可能会遇到一位大叔——《成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