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孩心中的“郝思嘉”

前段时间迷上一本日本作家的书籍,从中提及不少次的一部世界经典——《飘》。由此在看完小说之后,立刻转战看向《飘》,且不说经典书籍能带给人多少的震撼,但单是人物的刻画描写,能流传千古的便是反应人性内心最真实感受吧。

一本书里,由千千万万个人物组成,连成线,连成故事。每一个人都值得自己去感受和推敲,而现实中的每个人都存在于书里,书中的人物也真切的存在于这世上的每个人。说说主要人物——郝思嘉。

郝思嘉出身在一个种植园主的家庭,父亲是从白手起家到拥有一个收入颇丰的种植园的一家之主,母亲是出身于海滨城市萨凡纳的名门望族。但他们父母的结合是由于母亲因情场失意而嫁给了大她二十岁的郝嘉乐——郝思嘉的父亲。且不说他们是否有爱情,但是郝嘉乐对待妻子埃伦的疼爱,影响到了年幼的郝思嘉,让她有了些许的恋父情结。并且父亲对思嘉的疼爱不亚于对待妻子,所以思嘉是在父亲的赞美下成长,从而造就了她一种目中无人并且高傲的性格。作为家里的大女儿,思嘉既遗传了父亲豪爽、粗犷、不拘小节、脾气暴躁的性格,又自小受到母亲良好的家教和道德观念的教诲。思嘉既想做个像妈妈那样有大家闺秀风范的淑女,骨子里又有背叛妈妈的道德条框的反骨。所以,思嘉的性格是个矛盾体,敢爱敢恨勇往直前,却也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美国诗人约翰.P.毕晓普曾经说过:“在任何情况下,郝思嘉都是毫不足取的。她吝啬迷信,还自私自利,简直无人可比。她显然属于她那一阶层的一员,但她只有少女时代才在表面上有点该阶层的言谈举止;至于他们的情感,她却从来没有共享过。人是要有精神的,这一点于她是不可理解的。至于说思想,她知道得最多的就是那种属于小农意识的卑劣的狡诈伎俩。基于这一点,除了她那珍贵的皮肤、土地和钱财以外,她什么也不看重。而这些正是使她的狡诈伎俩可以永远延续下去的东西。她手里抓着这个,眼里又觊觎另一个,为此,她杀了一个前来偷盗的北方士兵,洗劫了他的尸体,结了好几次婚,购买锯木厂,剥削囚犯的劳动,行使欺骗术,无情地把好几个人送上了西天。”毕晓普的概述把郝思嘉为人最鄙视的一面表达的淋漓尽致,但是,作为纷繁复杂社会里的一员,人的性格绝对不可能是单一的。在我认为,人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只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郝思嘉要接受双重的对女性的批判,并且更加多!

对于毕晓普的那段批判,内心纵然有许多为郝思嘉解释的话语,却觉得没有必要说出来了。女性在这个社会的生存或许本身就要比男性要艰辛,在此情况下,更有许多的条条框框限制着女性。从以前的重男轻女,到现在的女大当嫁。虽然现在的时代,越来越多杰出的女性来打破这一观点,但是仍然在很多百姓和普通人家里,依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父母的观点里,大部分女孩子如果不按照家人安排好的路走,常常就会一言不合便出事的结果。那个时代的郝思嘉,爱上一个人会立刻表白,被拒绝后会大胆的甩一巴掌,赌气的嫁给了情敌的哥哥,年仅17岁的她就是一个带着儿子的寡妇,在所有人认为她今后的日子就是穿着丧服,专心抚养着儿子长大,她却大胆的接受了男士的邀请去参加跳舞,去社交,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能接受的,然而更可笑的是,不能接受因为当时所有的女性都服从于社会的框架,接着每个女人都要张口骂郝思嘉,难道不是内心的嫉妒?郝思嘉大胆的做了每个女人都不敢做的事,对一切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

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思嘉的责任心。美国内战爆发以来,让思嘉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十张要吃饭的嘴,以及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对自己嘱咐,让她照顾好他的妻子,这一切的一切,思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然而她没有,她为了大家的生命,牺牲了自己重新嫁给不喜欢的人,牺牲自己的身体以及白嫩的肌肤下地干活,牺牲自己少女时代最想要的纯洁杀了对她大家庭有伤害的北方士兵。她一切的牺牲,和在面对舆论的压力下,做起了生意,在时代的反对下,努力为自己赚取了筹码,保全全家人的性命。她的骄傲,她的自命清高,她的我行我素和不择手段,在批判她的同时,身边的人理所应当的接受了她所有的救济。虽然她采取的作战方式并不是全都合乎道德范围,但是她至少没有躺下等死,而是竭尽全力去拼搏,去奋斗。从郝思嘉身上获得的,不仅是勇于面对现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还有敢于突破社会的条条框框,活出自己。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郝思嘉”吧,但是,有几个女孩能做到郝思嘉呢?现实中,大部分的女孩依然还是接受了社会的条条框框,或者接受了家人的安排,处于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然而内心又不大愿意承认并且也想要好好爆发一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却还在原来的状态原地踏步。愿每个女孩都能做自己,活出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创造,去拼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事事念感情讲情义,而埋没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人生,既然人生如此短暂,完全可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绽放,而你,女孩,做好自己,活出你自己心中的“郝思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女孩心中的“郝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