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在心,行动多元。

罗胖说:“创业者应该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脱不花说:“要抛弃存量思维,寻求增量思维”。熊太行说:“思想上特立独行,行动上随大流”。

上周何帆老师说宗教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慰藉。当人们满足了生存条件以后或者遭到生活打击的时候会影响人们对宗教的选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们会寻找爱与归属,寻找精神的寄托。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感,这个观点好想听万维钢说过,比如说很多人的幸运数字,最近有一个人新闻就是,货车司机在乞求货车保佑时燃放的鞭炮把车给点燃了。遭到生活打击更是如此,希望面对生活的无常希望有一点自己的小确幸。也就是说信仰时刻影响行动。

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登上峰顶。有目标的人一旦把目标里指引行动就会错失了去多风景,一旦他们做了与目标相反的事,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心灵的伤害。而真正有目标的人,虽然他们也在实现目标,但是他们接受多元。在登上的道路上他们欣赏了沿路风景,结交了一路上的朋友。说不定还能多了一个伴侣。

最好的学习就是四处流荡。我记得高考的时候老师曾经说先看一眼作文,在做前面的题。他解释说当你看一遍的时候在做前面的题的时候,你以为什么用都没有,其实你的大脑就已经开始在构思了。以至于现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都能在用这个方法。遇到一些难题、困惑无法解决时,不妨先放在去做别的事情。看似无用实则有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前特别焦虑,不知道毕业后要干什么。遇到很多我认为有用的东西我都要去学,所以特别看重效率。这就会导致特别累,有时候还是会很自责觉得这一天时间又浪费掉了。这样反过来又会很焦虑。一直到我看到李笑来老师说凡是不能帮助我成长的知识都是伪知识。所以我放弃了大部分课程,注重实践。最重要的是允许多元,不觉得是在每天是在浪费时间。同样,健身也不是不停的练肌肉,而是要给肌肉一定的恢复时间才能让肌肉更快的成长。

所以,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目标在心,行动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