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5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阅读打卡

【阅读内容】第一章2-3节

【原文金句】

1.那么,怎样才能把信息从“短暂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呢?最有效的方法是:向外输出信息——“说”和“写”。

2.在为了教人而事先准备的过程中,“理解信息→整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长期记忆”的量也急速增加。

3.反复进行(持续不断的)“自问自答”,正是“写文章”这一行为的本质。

4.如果你对自己的提问平淡无奇,那么你只能写出平淡无奇的东西;如果你对自己的提问含糊不清,那么你只能写出含糊不清的东西;如果你对自己的提问很肤浅(敷衍了事、马虎),那么你只能写出肤浅的东西。

5.如果不进行“自问”,就不会努力去推导答案。这样固然比较轻松,但恐怕只能写出平淡无奇的文章来。

【原文案例】

增加自己说和写的机会,也就增加了向外输出量,同时也是增加了从“短期记忆”转化到“长期记忆”的过程。

以看电影为例,如果在看完了一部电影之后,你去写下了它的影评,那么你对他的印象就会非常的深刻,因为这是从短期记忆转化到长期记忆的过程。那么当你以后在写其他文章,需要用到这部电影里面的某些信息的时候,你就会毫不费力的去提取的这些信息。

反复去做类似的“书写”或者“说”的训练,你的大脑就会记住更多的东西,这样大脑会自然而然成长为你的个人素材库,当你提笔的时候,论据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写文章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多进行自问自答,当你确立了一个观点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观点,纵向的横向的去不断的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自己再尝试去解决这样这些问题。当你提出的问题越提越多,你自己的回答越来越多,文章就会越来越有质感,越来越有深度。

比如当你想写一篇关于马拉松的文章的时候,你可以去问自己:比赛的名称是什么?跑了哪条路线?跑了多少公里?跑完了吗?开心吗,辛苦吗?补充水分方面如何等等。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最近我在写一些描述自己观点的文章时,常常会发现我的文章有很严重的条例不清,逻辑不清的问题。

当我提出一个观点的时候,我经常把观点写的很模糊。比如我会不乐意去写出一个观点的引申意思,或者不愿意去多写一遍它们的反面意思。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只要留给读者去思考就可以了。后来我发现这样子的写作其实是非常含糊的,并且由于我自己没有解释的很透彻,就很容易让通篇文章出现反复的观点。

后来我观察了一下别的作者,发现他们其实会用很准确的文字去把引申的意思或者是反面的意思清楚的表达出来,这样能够让读者很清楚的去理解。我们写的毕竟不是教材,不需要去让读者九曲十八弯地来引申思考,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写清我们的观点,举出例子论证它。

把这些做好了,自然就会激发读者的思考,引起他们的讨论。

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难以继续写下去的情况,比如说我突然就没有灵感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我没有对自己进行加深的质问,如果我不断的去对自己提问,那么我就可以不断的去回答这些问题,也就可以写出更多的文字。同时由于我需要深入推导出更多的答案,这样我写出来的文章也许就会更有加有意思,更有看点,更加有深度。

【今日主题写作】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作为一个宝妈,陪伴孩子是必须做的事,但不得不说也是一件非常令人烦躁的事。

这几天孩子有点感冒,武汉的病毒又爆发,就没有把她送去幼儿园,无奈地开启了24小时不间断陪伴。孩子平均2分钟喊一次妈妈,必须得到回应;像现在我写作的时候也会赖在我身上,像个软体动物一样扭来扭去,试图吸引我的注意力,好不容易到晚上睡着,半夜还要喊我起来喝水上厕所。

我忍不住对她大吼:你就不能自己玩会儿或者看会书吗?

她就会乖乖的,但委屈巴巴地停歇一会儿。而不论多委屈,5分钟之后就会响起一声缠绵的“妈妈~!”然后她又会屁颠屁颠跑来依偎在我身边,对我撒娇要我陪她。

我又是无奈又是心疼。

小家伙随手拿起昨天看的绘本《狼会来吗》,她问我:“妈妈,你确定狼先生不会来吗?”

我说:“狼不回来的,宝宝,我们家在八楼,楼下还有密码锁,狼是进不来的。”(这里模仿的是绘本中的对话。)

我料定她不会记得后面的情节,但仍然顺着她的话说着“台词的”。

她果然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她想了一下,认真地对我说:“妈妈,如果狼先生来吃你了,宝宝超人就保护你!”

我心都化了,就像吃了十块巧克力一样甜甜暖暖的。

孩子的爱太单纯美好,就算上一刻我还在吼她批评她,下一刻她仍然会对我表达出“妈妈我最爱你了”。

我忍不住亲亲她,告诉她:妈妈爱你。她咯咯得笑,像个小天使。

你可能感兴趣的:(2/365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阅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