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塔利》:作为女性的绝望和希望

马洛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几乎被压垮,她身材走样,素面朝天,打扮朴实无华。从性征讲,她毫无女性魅力。这位“妈妈”就是《塔利》这部电影的主角,看完电影,或许会让一些女性观众产生恐婚恐育的想法,会让一些中国母亲感同身受,因为它讲述的是全世界现代女性都会面临的困境,那就是生完孩子,做上了妈,“自我”在哪里?


本片的导演是贾森·雷特曼,看完《塔利》,很难不联想到他的前作《朱诺》,这两部影片都是以怀孕后的女性为主角,都是讲家庭伦理的故事。不同的是,《朱诺》几乎规避了主要的现实生活问题,各种艰难困苦都以浪漫化、幽默化的形式被处理掉了,而《塔利》是多年后的《朱诺》,它直面并不轻松的人生,描述不堪的现实。所以,称《塔利》为现实升级版的《朱诺》,不为过。


在电影刚开始,你看到的只是惹人忧的家庭琐事和生活困境,马洛这位妈妈在怀孕的情况下,需要照顾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中男孩儿还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上特殊学校,有时面对儿子的“无理取闹”,她毫无办法。


她就如同在闷热潮湿的天气里,置身于封闭的屋子之中,半天也透不过气来。马洛是坚强的,有着不赞同把自己的生活交给他人协助的信念,可在这样的困难局面下,也开始变得动摇,夜间保姆“塔利”出现了,她接受了帮助。


“塔利”这个年轻姑娘的出现,使得压抑的影像变得清明,她将横亘在这位怀孕妈妈面前的重重障碍,一一剔除,生活似乎看起来比以前顺利了。


可后来我们知道,马洛是因为承受不了生活的重压,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塔利只是她幻想的产物。同是女性,塔利既年轻,身材又好,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将这种人物形象放入自己烦琐的日常生活里,无疑是马洛自身的一种欲望投射,“塔利”是她所向往的一种活法、一种全新的存在,一种渴望挣脱现状的方向,而电影片名取自一个幻想中的人名,值得玩味。


马洛始终处在一种自我冲突当中,她在“女人”和“母亲”的角色间,来回拉扯,十分痛苦。在影片的后半部,马洛下决心短暂逃离家庭,开车出去玩,在布鲁克林夜晚的街上,马洛和塔利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发生了争执,这实际上是马洛内心两种声音互相辩解、争斗的外化表现。做了母亲之后,她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早已忘记了年轻时尽情玩耍的感觉,更不用谈什么未竟的梦想。往本质上说,连做“人”的基本自由都会受到现实的羁绊。在现行的文化观念中,“母亲”这个词的背后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多到压过了其他的“称谓”,遮盖了人的若干欲望,成为女人唯一的头衔,会让她们逐渐失去表达个人自由意志的机会,这并不公平。


片中主要有两位男性角色,一位是马洛的弟弟,一位是她丈夫。她的弟弟也组建了家庭,不过弟弟有钱,弟妹并不需要为照顾孩子而消耗自己,可这种生活离马洛还是遥远了,对她来讲是不可能的,不真实的。她丈夫并不是毫无责任心的男人,虽说每天晚上玩游戏不怎么照看小孩,可那也是为了缓解工作和养家的压力。从这可以看出,导演并不是站在女性角度去控诉什么,他的剧本并不采用极端案例,不去营造一种两性对立的氛围,所以我们看不到特别混蛋的丈夫,也看不到女主伟岸的母亲形象,更看不到所有麻烦迎刃而解的完满结局,电影只是展现了大多数人生活常有的面貌,是一种于绝望中时不时透出丝丝希望的现状。


那条三次出现在马洛脑中的美人鱼形象,在最后一次出现时,拯救了落水的马洛,这是她的自我拯救,象征着内心矛盾的消解,塔利也消失不见了。在医院病床旁,丈夫的一番肺腑之言,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希望,但我们依旧看不到解决难题的具体方法,马洛在“人”“女人”“母亲”这三者之间如何平衡,我们也不得而知。


作家王小波在书中写道:“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现实里,在一生的黄金时段,大部分男生女生当然都会觉得自己永远追逐自由,一路生猛。可最终的结果,真的就如同王小波说的这样挨锤直至泄气吗?就真的像马诺所说的那样“很遗憾,在你怀孕三次之后,你就会把以前所想忘得干干净净”吗?


谁都给不了答案,如此一深想,还挺不是滋味儿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生活还是要继续,困难还是要去克服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塔利》:作为女性的绝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