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

  有人曾说:“人皆有两根心弦,一善一恶,只是高低不同,相差若干,以己度人便可分谁善谁恶,也就是所谓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量人心,知冷暖。”有人的善线极高,小打小闹的善意上不得台面,于是他心里觉得的好人全天下都寥寥无几;有的人善线极低,行了些许恩惠就会被他当成好人,铭记于心;既然善线有高低,那么恶线也亦然,或者一个人恶线的高低可以决定他对待事物的,人情的态度,或悲观,或乐观。乐观的人恶线极高,觉得世界上没有几个坏人,于是对事物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而悲观的人些许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会计较,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总会有些小错出现,于是悲观的人总是警惕,防备着人事、世界。由此看来“总有刁民想害朕。”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既然每个人心中的善恶线不尽相同,那么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在意程度也就因人而异,千奇百怪了。可包括你我在内的人类这个庞大的基数名词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若不能做到度量衡大一统,又何谈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呢?于是法家做了一个统计,找了一个最大概率,给善,恶画了一条线。于是通俗的好人,坏人也就出现了,社会开始稳定的发展,人类开始进步。那么这样真的就是最周全,人性的处理方法吗?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太过小题大做?就好比你患了病,本来可以吃中药慢慢调理好的,你非要用西医的方式,不是锯这就是切那,一杆子打死所以人。确实有种说法是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光是食补的法子治不好所有病,但这个食补的法子不仅可以避免很多损失,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减少病症出现的可能性。法家的方式仅仅只是治好了病,而没有消灭这种病,治标不治本。中华儒家文化两千年的变更,延续,有过温和裨益,百利而无一害的食补,也有过可立竿见影,救命治人的药补。可岁月流转,人性使然吧,大多数人耐不住性子,毛躁,都爱选择立竿见影的药补,很少有人坚持短期看不到成效的食补。可是药三分毒,千年来药补的毒性压倒食补的抗性,大多数人身中剧毒,不可用药石救助,最终于人,生老病死,于社会,礼崩乐坏。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人不分善恶,对错,只重得失吧。

很多人都相信博弈论,零和定理,你失去的和你得到的是相同的。但在我看来很多人只懂得粗陋的博弈论,他们的筹码永远是利益,现实的东西,而从来不把时间,努力,汗水,意志算入其中。当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其中必然有食补也有药补,让食补的抗性永远超过药补的毒性,也可以不分善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