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件小事,发乎心止于理

写作这件小事,发乎心止于理_第1张图片
走好脚下路,远路在前方。

文/老高先生

1.

写作这件事,其实真的很小,毫不夸张地说,微乎其微!

可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写作呢?甚至是趋之若鹜,心急如焚?

我想,写作能给我们带来乐趣,让我们得以倾诉,像大唐盛世之下的唐诗宝库,无不处处彰显诗人的诗书气华。

写作只是我们内心和外界得以重新连接的媒介,我们找不到知心好友,但可以像安妮一样写日记,然后走上写作这条道路,只是她诚惶诚恐,躲避纳粹的捕捉,而我们却是怡然自得。

写作这件小事,发乎心,止于理。我们慢慢写,从心里出发,道理说完了就结束了,不就是这样吗?

但是,问题来了。信息化技术推动了各种自媒体的诞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自然也促成一批优秀人士脱颖而出。

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跃跃欲试,却写不出一篇满意的文章。于是苦苦挣扎,各种培训班满天飞,纷纷报名学习,那是长期积累的经验之谈。没有一番寒彻骨,拿来扑鼻香?

想想还是算了吧?没有必要拿自己的成长期,与别人的收割期对照啊!各种干货是捷径,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很好!

可是,干货过后呢?一直走干货路线?说好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2.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对各种写作培训班的看法,我觉得择优录取,选择适用的培训即可,一口吃不成胖子。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疑惑解答了,培训老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参训者的任务呢?恰恰正好刚刚开始。笨鸟先飞,龟兔赛跑,但无论怎样,殊途同归。学习只是为了修身养性,提升自我。

一开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写作培训班,受益匪浅,那种感觉神乎!因为对症下药,作为众多受众中的一员,培训起到正反馈效果。一方面说明老师功力不浅,另一方面则说明自己用心感悟。

过去半年来,那种感觉飘飘乎的,特别是参训第一个月,几乎进入狂热状态。

现在依然保持那份初心,狂热的状态已减弱。回归平淡的生活,将写作这件事融入生活中,以生活为主体,书写心中感想,记录平凡生活,岂不是挺好的嘛?

我们绝不能本末倒置,写作只是服从于生活,生活才是主体,而主角是我们。

3.

越来越多人参加写作培训班,这是一种好现象,读写能力提升了,还怕五千年中华文化后继无人?

书读多了,文写多了,你会越来越谦卑。我终于懂得真正优秀的人为什么都那么随和了?因其内心有敬畏!

因此,看着他人的热点文,回顾自己的雪藏文,心酸自然有,羡慕嫉妒恨也正常。可是,这说明我们足够笨吗?不然。

天才和白痴只一线之别,天才靠的是1%的天份,更重要的是99%的勤耕不辍!

写作群里,有生物学博士生,也有业务销售员,更有高层管理者,不一而足,这说明什么呢?

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有心就果断行动吧!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很多时候,差距就是在别人行动时,你还在犹豫不决,举步不前。

4.

兴趣当然是最好的老师。将写作当成兴趣来培养,你不会感到压力受罪,取而代之的是享受幸福。你的争分夺秒,只是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情。

想起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里提到,最高级的兴趣就是将其培养成志业。当我们有了志业,我们会用一生来追求。可是,又有谁能拥有一份难得的志业呢?

“道长”是我们对梁文道的尊称,他受之无愧。

城市街头,人来人往,下班赶路者,街道摆摊者,绿荫道跑步者,络绎不绝。

喧闹的一切,在道长慢条斯理的解读中,似乎安静下来了,而且增添了人间百味。

闹市中讲书,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书,培养成读书的习惯。全球各国年人均阅读量的数据,那么触目惊心,这个节目应运而生。

相见恨晚?不!只要你行动了,一切不早不晚,刚刚好!

5.

写作,真的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很重要!当我们都想学会写作时,我们开始主动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那么生活还会枯燥乏味吗?

答案其实很明显。对我来说,写作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从现实生活中抽拔出来,带着精神食粮归来,重回尘世生活。

当然,大多数人做事的目的就是利益诉求,没钱扯淡,我都穷得叮当响了,你还让我去享受这种“雅趣”,有病啊,我没这闲功夫。

刚开始走上写作这条路的人,往往被裹挟着往前走,没有想法,人家往东走,他会停下西走的脚步,东张西望,不知所措。其实这很正常,我们都需要引路人,上路了,进入轨道后,努力全凭自己。

因此,写作上的小伙伴们,无论你坚持的路有多艰难,成果有多微乎其乎,都别忘了告诉自己:写作只是一件小事,发乎心止于理即可。


韩大爷读写营-李啟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这件小事,发乎心止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