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互背离的时代,回归人的本身

这是一个文青间都需要几次试探才小心翼翼表明心迹的时代,当众说自己是文青会被人用看“白日哥斯拉”的眼光审视。

从此文青就转为地下工作者了。

文青总有家国情怀,即对现在的图书行业前景看空。年轻人不读书,社会逐渐社群化,泛娱乐化。硬币的反面,书店成为购物中心的文化属性附件。对于爱书之人来讲,这都是莫大的苦痛。曰:“人心不古!”

每个时代总有人说这个时代是最坏的时代,要“克己复礼”,追寻往日荣光。

这就像是作为意象的文化人心中的江南与现在的长三角混凝土丛林残酷地摆在一起。

然而你回不去了,周朝太久远,农村你都回不去。没有现代科技的便利,痛苦,还没有WI-FI。

几年前你很难相信用移动电话叫来私家车,上一辈人会怕失去卡里的钱而拒绝使用某宝,城市里随处可见的使用权属于你产权不属于你的自行车。

科技的力量润物无声地改变着生活,连同你的习惯。

手机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是你加强与现实连接的某个器官,可以说我们现代人都是cyborg。你听到越来越少的“有辐射”的高声喝阻,大家全情地,携全家老小地,投身移动互联的事业中来。没有人再提网瘾少年的事,这个概念诡谲地消失了,除了杨永信医生,没有人想起它,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

这个新器官不断地吸收短篇幅的、碎片化的信息,培养出大量的年轻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很自豪地在长文下面回复“太长不看”这种东西。他们已经不能再去读大段文字,阅读能力在年轻的时候得不到开发,年龄增长越处于未开发阶段,随之而去的是很多生活中的乐趣。他们不得不去亲身经历某个人某件事,获得某种体验,人的精力有限,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所有人沟通便利的同时,也在加快每个人的分野趋势。你对着一个屏幕聊得很开心,却止于文字层面,对方的肢体动作,表情,你们之间的互动,言语之外的信息,代之以emoji。每个人也会着眼于自己喜爱的东西,抱团取暖,大家三五成群的互不交流,中间分明是鸿沟。

也许吧,现在大家工作压力大,下班回家之后只想看一些嘻嘻哈哈的东西,不希望带脑子。个人观感,你是真没有领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此种种的妙处。每一本书对于我的意义就是一扇任意门,一旦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综艺娱乐就再难入你的法眼,他们给你的快乐短暂而虚无,远逊于读书的体验。

现而今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文盲似乎不存在,在我国大力推广义务教育之下,文化的除魅,使得知识这种古代及其稀有的,王族专有的东西,知识,传递在社会的每个原子身上。

取而代之的是群氓,他们似乎读得懂、听得懂文字,却不习惯于动脑子去思考,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代理人,一个你手写我心的人。或者是发明某个人民大众乐于接受的新概念,与“巨婴国”雷同的,进而解释一切。姑称其为新时代的蛊惑仔,沽名钓誉之辈。

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这不是déjà vu。人类简史里我们读到,智人凭借讲故事称雄自然界。当通讯不足以覆盖到整个组织的情形下,动员部落勇士猎杀猛犸象,发展到“大楚兴,陈胜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不要低估gossip的力量。

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蛊惑仔们成为了教宗,而移动互联另一头的受众们,则成为了忠诚的信徒,卫道士,审判官。交罢十一税的教友,出门右转赎罪券有售哦,今日八折。充值100利佛尔,赠送返券哦。

你看历史上有很多这种用想象共同体的套路来行不义的例子。

别误会,君子爱财,吃相能否稍稍优雅一些。

有一点钱的好处,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也可以让你获得一些基本的尊严。

港人在资本主义文化里浸淫经年,在他们的概念里面,「才子」这种称谓绝不是预备给书呆子的,学富五车又赚得掂始得此殊荣。

由于文化的原因我们对商业有鄙夷的情绪,改革开放以来似乎现在翻覆。某云多了很多名义上的子女不提,但一般介绍的时候出于尊重,称“企业家”而非商人。不是每个人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都是双手沾满罪恶的,商人建立道德自信前途遥遥。

将他人的钱合法收入自己的口袋,单单这么提及是否让你觉得不易呢。

商品的交换一定是你情我愿的,双方相互都达到了心理预期。文化产业即是这种逻辑,即我们主营业务是出售无形的服务,让你学到东西得到充实感。世间的书千万本,我推荐你读书,帮你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如果你也信任我的品位,那么就让渡出选择权。更有甚者,干脆跳过自己的读书部分,听我对这本书的讲解。我们是在做一个服务,把客户当作你我一样的活生生的人,给他们以尊重。注重客户心理上的体验以及与其建立朋友间的联系。

在网络逻辑中,存在着从名词向动词的转移。如今,经济学家们认为,只有把产品当服务来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你卖给顾客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顾客做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与什么相关联,它做了什么。流程重于资源,行为最有发言权。

传播好的东西是我们的责任,也许劣币大行其道,我们乐见于将好的东西像是火种一样散播开来,影响更多的人。

真正的触动人心的东西,不是资本,不是商业,不是娱乐。

是每一个人的生活片段,是细节,是琐事,从人们忙碌的间隙里射出的光华。

事实上所有的年代都是一样的,

我们的生活意味着遗忘,每生活一天我们就失去一天。

艺术创作或者文学写作,留住这些记忆,恢复这些被遗忘的名字。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记住,现实生活是由成功者书写的。

当故事变得单一,我们就失去了梦想,大多数人失去了尊严。

写作是一种最便宜最自由的工具,不需要资本,不需要考虑票房。

只管诚实地去写,写你自己,写你的父母。

写那些被遗忘的,被有意或无意遗忘了的人。

然后把他轻轻地放在我们想象中的那个城市,那个人类记忆的宝库里面。

当有一天有一个读者他翻开这一页的时候,

他觉得这好像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但好像又完全是他自己的心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相互背离的时代,回归人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