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钢铁巨人——Char B1

  说起法国失败的原因,你一定会说是因为法国的军事思想落后,长期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不做战斗准备所造成的。一点不错,法国对德国宣而不战,制造了军事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当德国在西线只有23个师,而英法有110个师的强大兵力时,法国竟然不知道进攻,这场“静坐战争”给后世留下了笑柄。可是你知道吗?在二战初期,法国也拥有自己的坦克,而且这种坦克甚至比德国的还要强大,那么这种坦克是如何诞生的呢?

  早在一战结束之后,被誉为“法国装甲兵之父”的艾斯丁将军就提出了把坦克改装成一种多功能新型坦克的提议,设计人员根据他的这个设想设计出了一种15吨重、最大装甲厚度25毫米、车体安装75毫米火炮、旋转炮塔装有两挺机枪的步兵支援坦克,且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与敌军坦克部队进行战斗。这种坦克将代替所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安装无线电通讯设备和搜索探照灯,能够轻易的越过障碍,完成各项任务。

  1935年,德国出兵再次占领莱茵河非军事区,面对着希特勒扩军和纳粹德国扩张的压力,法军立即开始生产改进过的Charb1,这种坦克换装了配备47毫米L34炮的铸造炮塔,发动机功率增加到250马力,使这辆超过30吨的战车时速达到了27公里,不过最大行程也减小到200公里。在首批生产了35辆CharB1后,改进型的B1bis开始投产,B1bis装有改良的ARX4炮塔,防护性能更好并安装了新型47毫米L35火炮,车体为分体铸造、螺栓组装的钢装甲板,装甲厚度增至60毫米,换装了新型307马力发动机,但最大行程降为仅150公里,该车适合于配合步兵的作战行动,但由于行程太小,作为战略机动力量明显不足,因此后来安装了附加油箱以解决此问题。B1bis额定乘员4人,驾驶员席设在车体前方左侧,其右侧即是75毫米火炮,驾驶员除了驾驶车辆还要负责操作这门75毫米炮,利用手柄调整火炮俯仰,这门火炮外观上看炮管壁很厚,实际上那是专门设计的火炮抽烟装置,利用压缩空气将残余火药气体吹出炮管,这在当时可是不折不扣的新创意。驾驶员后方是无线电操作员席,无线电作用距离15千米,再往右是装填手席,他的职责是为75毫米炮装填炮弹并将47毫米炮弹运进炮塔供车长使用。电动炮塔中的车长在指挥车辆控制队形的同时还必须负责瞄准、装填和击发炮塔上的47毫米火炮,有时候还要操纵炮塔右侧的7.5mm并列机枪。B1bis的引擎采用电启动方式,装备有自密封油箱、一体化的润滑系统,由于车体前方的75毫米炮只能做俯仰调节,无法左右偏转,该车的转向设计别具一格,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操纵一个精心设计的“尼德尔”(Naeder)液力差速器(双差速器)可以在任意一个变速齿轮上获得任意的转弯半径并且可以实现微调,这样驾驶员就可以利用“尼德尔”系统精确调整火炮方向射界。变速箱设置6个挡位,5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该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了压缩空气驱动的导向陀螺仪,在电启动马达失灵时也可以用空气压缩机起动发动机。B1bis采用了赫尔特(Holt)悬挂装置,外覆裙板,这种悬挂装置由一组安装在垂直关节上的叶状弹簧和卷簧构成,主动轮后置,且可以在车内进行调节。这些新玩意儿使得制造颇为不便,也造成该车维护繁琐,可靠性差,在开赴前线的途中经常发生抛锚。

悲壮的钢铁巨人——Char B1_第1张图片


  1937年根据军方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的问题,CharB1bis进行了最后一次改进,改进后的坦克称为B1-ter,针对侧装甲和履带抗穿甲弹能力较弱的特点,B1-ter上部履带外罩整体挡泥板,侧装甲带有倾角;另外,鉴于部队反映的75毫米炮瞄准困难的缺点(虽然尼德尔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瞄准,但这需要成员必须训练有素),重新设计了火炮安装方式,赋予了该炮左右各5度的方向射界。成员方面增加了一名机械师,总人数达到5人,为了增大战斗室空间,专门采用了更紧凑的BDR传动齿轮。

  在法国战役中,没有改进完成就生产出的35辆CharB1装备了法国的4个后备装甲师,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二战初期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但是由于作战思想的限制,这种坦克还是有很多缺点,其通讯设备也无法与德军坦克相比,直到法国投降,这种坦克仅生产了403辆,无法对战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悲壮的钢铁巨人——Char B1_第2张图片


  客观的说,B1bis在火力和防护上比较出色,它的47毫米炮比德军的Pz.Kpfw.III和IV威力更大,它的75毫米炮炮口初速度为490米/秒,使用的1915型高爆榴弹装有740克高爆炸药,威力惊人,发射1910型穿甲弹时可以在400米距离上以30度角贯穿400毫米厚的装甲,射速每分15发。其47毫米L35炮发射1932型高爆榴弹时初速为590米/秒,发射1935型被帽穿甲弹时初速则达到了700米/秒。由于该车防护坚固,比当时德军坦克外形更加高大威猛,在二战初期遇到CharB1bis的德军冠之以绰号“巨人”(Kolosse),德军只能采用射击其履带或者其左侧的发动机散热格栅的办法予以摧毁,有时甚至要使用88毫米Flak-18火炮才能奏效。尽管如此,B1bis在战斗中却没有多少建树,缺乏训练的成员难以胜任过于复杂的工作,在战斗中无法有效使用坦克,由于作战半径太小,并且常常要在挤满难民的公路上走走停停,坦克燃油消耗极快,不得不时时停下来等待补给。第一师的B1bis就是在等待燃油的时候被突击至此的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从而全部被俘。而且这种坦克常常被分散使用,无法达到坦克集群的攻击效果。虽然法国在法国战役中遭到惨败,但是CharB1坦克还是值得让人称赞的。

悲壮的钢铁巨人——Char B1_第3张图片


  1940年6月法国战败之后,德国占领军开始使用俘获的CharB1bis坦克,从1941年起该车被配属给驻法国的德国坦克部队,在泽西和奎恩西等地使用。1943年该车还被配属给整编前的第14和第21坦克师,只有少部分在法国以外使用,其中第223坦克连在俄罗斯使用过4辆,驻南斯拉夫的武装党卫军第7师“欧根亲王师”在巴尔干地区使用过7辆。德军还拆除了部分B1bis的炮塔和火炮作为驾驶员训练车使用。从1941年11月到1942年6月间,60辆B1-bis的75毫米火炮被换成了火焰喷射器,变成了喷火坦克,喷火器的油料由装在车尾的油箱携带,油箱外覆30毫米厚的装甲。1942年夏第223坦克在克里米亚地区就使用过12辆这种喷火坦克。还有大约16辆B1bis在1941年3月被改成了105毫米自行火炮。

悲壮的钢铁巨人——Char B1_第4张图片


  CharB1bis最后的辉煌是在1944年,当年自由法国军队在解放鲁瓦扬港的战斗中使用了少量的B1-bis坦克,虽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这毕竟是法国人的骄傲。法国解放后进行了阅兵仪式,法国人民对于大街上出现的各国坦克都不感兴趣,唯独对CharB1情有独钟,这就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智慧结晶的热爱,而这些悲壮的“钢铁巨人”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它们能为祖国和世界的解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这才是它们存在的价值。

悲壮的钢铁巨人——Char B1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壮的钢铁巨人——Char 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