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80】

2017-02-18 华杉

孔子把他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颜回,一类是其他学生。因为颜回能做到不迁怒,不二过,这是谁也做不到的。

【黄诚甫问:“汝与回也孰愈”章。

先生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力。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间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

继续讨论《论语》,黄诚甫问“汝与回也孰愈”这一章: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而知十,赐也闻一而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孔子问子贡:你觉得自己和颜回,谁更强些?愈,是胜过的意思。

子贡说:我哪能跟颜回比,颜回闻一知十,我最多闻一知二。

孔子听了子贡的话,说:你不如他,“吾与汝”,我赞许你,你确实不如他。

“与”,是许,赞许,我和你看法一致。不是“我和你都不如他”,是“我很赞赏你,能看到并承认自己不如他。”

这里王阳明讲的关键在于这个“吾与汝”的“与”字,孔子的态度,只是简单的同意,还是赞许呢?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注解说:“与,许也。”并引用胡安国注:

子贡方人,夫子既语以不暇,又问其与回熟愈,以观其自知如何。闻一知十,上知之资,生知之亚也。闻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资,学而知之之才也。子贡平日以己方回,见其不可企及,故喻之如此。夫子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难于自屈,故既然之,又重许之。

胡安国的注解很明确了:

子贡喜欢跟人比较高低,臧否人物。孔子就问他,把自己跟颜回比比看,看他有没有自知之明。子贡说颜回是闻一知十,那是上知的资质,仅次于生而知之。说自己闻一知二,那只是中等偏上,学而知之的才能而已。可见子贡平日也拿自己跟颜回比较过,知道自己不可企及,所以这么说。孔子看他有自知之明,也能屈居人下。所以,既同意他的评价,又赞许他的态度。

王阳明呢,就不同意朱熹和胡安国的说法,他说:“子贡博学多识,但都是在闻见上下功夫。颜回呢,是在心地上下功夫,所以孔子通过设问来启发他。但是子贡所答的,知二知十的,还是在闻见上。所以孔子只是感慨叹息他不上道,并没有称许他。”

王阳明的讲解,倒是打开我的疑窦。联想起来,关于知二知十的问题,孔子还专门批评过子贡:

孔子问子贡:“女以为多闻而识者与?”你以为学得多就懂得多吗?

子贡曰:“然,非与?”是啊!不是吗?!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当然不是!你要一以贯之!

再看颜回,颜回是孔子的第一门生,孔门十二贤之首。孔子对他的最重要的评价是什么呢——

哀公问:“弟子熟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弟子中,谁比较好学呢?

孔子说,以前有个叫颜回的,不迁怒,不二过,可惜不幸短命去世了。现在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好学的人了。

可见孔子把他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颜回,一类是其他学生。

不迁怒,是为什么事发怒,就对什么事发怒,不把那怒气撒到别的地方,或别的人身上去。比如你发怒,把手里拿的杯子摔了,如果并不是为杯子的事发怒,这就是迁怒于杯子。写不出方案,恨不得把电脑砸了,这也是迁怒于电脑。小李找你汇报工作,你正为女朋友的事生气,把小李骂出去了,这是迁怒于小李。

君子任道,小人任情。颜回是按道理来处理人和事,不因自己的情绪而变,该怎样,就怎样。我们则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心情好的时候啥都行,心情不好就就地取材,找人找物发泄,谁碰上算谁倒霉。

《中庸》讲“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好学的最高标准,不是知识之学,而是性情之学,正心养性。刘正楠说,颜子好学,能任道,故善养气而几于中和也。

接着说不二过。不二过,就是同样的错不犯第二遍。

这个,也是千难万难,因为我们总是会犯同样的错误。错误,几乎是一种“基因”,我们错了,知道了,提醒自己,下次别犯哦!到下次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又犯了。

如果一个人能“不二过”,错误只要犯过一遍,就永不再犯,用不了几个月,他就没有错误可犯了,都被他改完了,他想不成为圣人都不行。因为我们能犯的错,实在是品种很少,掰着指头都能数完,我们犯错多,是每个错一辈子都要犯上几千次。比如不该贪嘴吃太多,撑了,错了,下回不了!这错,我们一生大概就要犯两万次,颜回他只犯一次,所以他是圣人,在孔子门下,也是唯一圣人。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这是至高真理。

我们在组织管理上,也是追求做到组织的不二过,有一个人犯过的错,让大家都知道,所有人都不要再犯,那组织进步就飞快。这就是精益管理“持续改善”的精神和方法。

“不迁怒,不二过。”比闻一知百还难,别说闻一知十了。子贡没看到颜回师兄的本质,所以孔子并没有赞许他。

【“颜子不迁怒,不而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王阳明接着说:“颜子能做到不迁怒,不二过,那也是他有‘未发之中’,才能做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功夫,一辈子都修不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传习录》【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