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场

这是一篇读后感。李娟的散文你应该会喜欢,朋友这样向我推荐,于是我先看了她的《冬牧场》,觉得很好,继而将她的一整套关于哈萨克民族的游牧生活记录和描写的书买齐了,《羊道 春牧场》《羊道 前山夏牧场》《羊道 深山夏牧场》,《九篇雪》,《这世间所有的白》,当然还有她另外几本《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大声歌唱》还没入手,实在太多。

而读李娟的书,我建议看个两本差不多了,看多了会有审美疲劳,因为内容很相似,但尽管这样,还是不妨碍我喜欢她的文字和她描述的生活,看十几页放下,第二天睡前又想再看十几页。

她的文笔轻松,艰难的生活在她笔下也是充满快乐的,她所带来的是和我自己当下全然不同的生活,而我们竟然是同时代平行着的呢,多奇妙。

【一】寒冷

好像游牧地区的一年四季都很寒冷,哪怕是夏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纬度高的缘故?李娟一个汉族混在这些游牧民族中体验生活,总是冷得穿好多层衣裤,而且没有伞,下雪下雨如果在路上他们就这么淋着,浑身湿透。零下十几度!

如果要转场,就是春牧场转夏牧场转冬牧场,这种搬家的过程,他们头天拆掉毡房,晚上就睡在露天里,零下几度,大风呼呼!凌晨一两点就起床开始打包准备出发。

搬家的过程中,骑在马上被冻得浑身没有知觉,呼出的白气在领口立马结成冰茬,硌得下巴都出血,一骑骑十几个小时……

书里描述了很多类似这样的艰苦的生活情景,对我来说实在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忍受和坚持下去的,另一方面又不能理解他们是如何接受和甘愿承受这种生活的?

像杭州这样冬天都在零度以上,每晚睡觉空调都开30度足足的,还觉得冬天好辛苦啊,怎么这么冷……

我相信人是能被环境驯化的。习性、忍耐力、意志、身体素质。

【二】快乐

我喜欢李娟笔下尽管让我们体会到了游牧民族生活不易,却更多展现出的心中充溢的乐观、积极,时而小俏皮的几句话常把我逗笑。当然我们并不趋向于去投靠轻松、简单、快乐的事物,因为眼下生活的沉重和复杂而去选择逗趣的东西来舒缓情绪,至少我觉得我不是这样的,我有时是愿意去接触艰深、忧愁的思想,因为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对人生有深刻一些的认识,而深刻必然意味着沉重。

前段时间《泰囧》票房太好,大家归结为生活本身太压抑,需要这些简单愉快的笑话来放松。

李娟的小清新和小俏皮不能归为这类,我真正欣赏她的部分,在于她,以及她所描述的哈萨克族人民对生活的忍耐、勤劳、喜悦。她都很好地表达出来。

我想起当我刚刚毕业的时候,我很忧愁,我从小就很忧愁,这毛病,是这一两年才慢慢改掉的(但我为我改掉了这个不好的毛病也忧愁过)。那时候也没什么特别让人伤感的事儿,但就成天悲春伤秋的。爸妈来北京住了几天,觉得我的状态很不好,很担心。还说起他们刚刚在贵州酒厂打工的那段经历,说生活很苦,冬天在露天冰凉的水里洗衣服,给一大屋人做饭洗碗收拾什么的,但那里有两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生活很辛苦可是她们总是高高兴兴,唱着歌,大声笑。爸妈问我,为什么你不能跟她们一样呢?像你的同龄人那样活得有朝气,简单,快乐,积极。

我当时无法回答他们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也同样为此感到不安。我青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蹉跎在这种是是而非的情绪中,在这种情绪主导中发生过好几次莫名其妙的爱情,如果可以称之为爱情的话。然后也是这几段莫名其妙的爱情教育了我,使我日渐走入正轨,拥有了很同龄人相同的心态。而此时,我将近三十岁。如果说大学刚毕业那会儿爸妈希望我拥有的和同龄人相同的心态是快乐,简单,积极,那么当我这个年纪和阶段,终于能够和同龄人同步的心态当然不再是“快乐”这样简单的东西,我认为它们已经转变为欲望、对名利的追求、对物质生活的攀比、对人事的戒备。可能这可以归为这个时代对成熟的定义,无可厚非。我晚了这么多年加入“主流”心态,现在的我实际上是充满了安全感的。为自己不再是“一小撮”而挣扎、犹豫、激动和忧愁。

扯远了。

回到李娟笔下的游牧民族的快乐。他们的快乐总让我想起当年爸妈跟我说的那两个十七八岁的姑娘,非常希望我也能成为她们之中的一员的那些姑娘们。现在我能明白,爸妈的这种期望,就像我现在看扎克拜妈妈,卡西,加玛,斯马胡力那样,真诚的也期望我能拥有着这样的快乐。

【三】善良

曾经大言不惭地说过,我这一生的目标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

事实上,善良这双字我没有做好。

首先,什么是善良?

李娟的书里老是会写到那些被放牧的羊,那些搬迁路上负重前行的骆驼,那些乳头都被挤肿了的牛,还有陷在泥沼里无法自拔的马,哦哦还有,根本没人喂的狗,却死皮白赖地跟着这家人迁徙、渡河、帮他们赶羊……

细节描写得很到位,看的人肯定会心有不忍,就像畜生的命运也牵动自己的命运。

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不能看这类描写,会难受,觉得骆驼好可怜,鼻子都被拉出血了,觉得羊好可爱,为了以示区别给他们脸上喷不同颜色的漆个个都是大花脸,觉得牛好痛,生下来就要割它们耳朵割不同形状方便辨认,觉得马好惨,零下十几度的晚上却只能在室外过夜……

但扎克拜妈妈他们并没有为此大惊小怪,他们神情淡漠,看着这些畜生的生死无常,劳碌辛苦。李娟不太习惯,时常悲悯。我也感到万物有灵且美,它们的命运总能激起心中的柔软一阵阵。

以前的我,可能会觉得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善良,对一口牲畜都有爱怜之情,而且是发自内心绝不矫揉造作的,这还不能证明你的善良吗。现在我知道这大概只是“柔软”。坏人心里也有柔软。它并不可贵。

李娟描写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对小狗班班的冷漠,对小牛死去的漠然,对陷入沼泽的马儿的生硬,一开始都让人不适应。但李娟说了,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她书里原话怎么说的我忘记了,但我记得当我了解到这个观点的时候非常感动。不要去施舍怜悯,因为你并不是高一等的物主,尊重每个生命在世间的轮回,不要过度悲切,这是对自然最好的服从和坚持。

现在我觉得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不容易。首先我们搞不清楚什么叫善良,现在我也没搞清楚。自从知道世间没有好人坏人之分以后(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简直不知道怎样定义善良二字。而且社会效率那么快,一会儿今天做了好事,明天又做俩坏事的,难以判别呢。

我有时候也明知在做的某件事,是不对的,不说它是否有损别人的利益,就只对自己的人生观而言,也是一种损害。但我原谅自己不善之举,因为我要生存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我能有更好的方法我一定愿意去尝试那种更好更善良的做法,而绝不去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对这个世界最本初的认识以及在那个美好意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非常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能有那种更好的方法的话。可是没有,于是我选择这种违背了良善初衷的行为。

而随着年纪渐增,我认识到善良是很难定义的标准,特别是在每个人有着具体生活环境的命题里,很难从一而终地做到。而内心有柔软,并且是内敛而含蓄地拥有它,就很好。

【四】远方

好像所有有志青年都向往远方。

远方到底在哪里,其实谁也不知道,它就是一个未知的前方,未知的高度,一个指引一个方向。但无疑,离开是必要的步骤,有了离开和跋涉,才能到达远方。

曾经我们混在有志青年里,也迷信这种看法。所以小小年纪,就背上行囊,远走他乡。

还记得那些天色暗蓝的早晨吗,搭着同行人的顺风车,告别车窗里不断倒退缩小的父母,在耳畔是故乡清晨干净熟悉的风,缓缓送走你。每次都感到想要哭泣。一直到这么多年过去,被磨砺地连过年回家的兴奋和向往都没有了,还没有到达那个“远方”,也渐渐放弃想要去的“远方”。

李娟的书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最频繁的搬迁可以达到平均每四天就搬一次。这是一种怎样的动荡。

人总是向往安定生活的,在一个地方呆着不动,繁衍生息。谁愿意这样逐水草而居呢,总是在离开与到达间,总是随时要走的状态。

年轻时候比较喜欢这种追逐,觉得一生的时光不用在路上多可惜。现在没以前年轻了,开始向往安定了。我最近一次的搬家,行李收拾起来明显多了好多,在这个城市四年有余,积累的都是些生活的琐碎。而搬到新的房间,我拉开大衣柜,把自己一包包的纸箱子,装着读书时获奖的各种证书,小时候写的日记,照片簿,全部放进去,没有拆分,就按照原样那一包包都挪进去。当时我突然惊了一下,这就是一个随时都准备离开的人,居无定所的人,安置生活物品的方式。她知道自己随时要走,知道这里也不是最终的归宿,所以物品都打着包,不准备随时翻看只准备随时拎起就走。

年纪真是一个好东西,它让人留意到越来越多生活的细节,而重要的是,可以察觉它们并知道它们的来源和去路。为什么你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它一定不是偶然,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种注定,千丝万缕的缘故注定了你今天走上了这样的路。

李娟说的游牧民族,生活在阿勒泰地区。里面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去远方生活,意思说这样游牧很辛苦,而也与现今社会格格不入,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条件,不必忍受这种寒冷,不必迁徙,为什么不去过更安定的生活呢,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更加文明而惬意的生活?

他们说,远方?阿勒泰还不够远吗。

多好的回答。

时至今日,我能想到最远的远方,也不过是故乡。这是你曾经离开了,又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