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构造课--感想Lab3(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以及一些java的设计模式)

首先吐槽一下lab3的工作量,真的是让人望而却步,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工作量真的惊人。

不过在这样的工作量下,明白了一开始设计好一个好的代码结构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设计思想的指导作用。

本次实验当中我们主要用到的是工厂模式和策略模式:

1)工厂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工厂里面可以批量产出所需要的配件。如果说工厂模式可以生成同一类的产品,那么抽象工厂就是可以生产出各种产品的全能工厂。

工厂方法: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那个类。

抽象工厂: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无需明确指定具体类。

简单工厂模式的优点如下:

工厂类含有必要的判断逻辑,实现了对责任的分割,它提供了专门的工厂类用于创建对象。客户端无需知道所创建的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所对应的参数即可,对于一些复杂的类名,通过简单工厂模式可以减少使用者的记忆量。通过引入配置文件,可以在不修改任何客户端代码的情况下更换和增加新的具体产品类
简单工厂模式的缺点如下: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理解难度。系统扩展困难,一旦添加新产品就不得不修改工厂逻辑。

工厂方法模式的优点如下:

多态性设计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关键。它能够使工厂可以自主确定创建何种产品对象,而如何创建这个对象的细节则完全封装在具体工厂内部。在系统中加入新产品时,无需修改抽象工厂和抽象产品提供的接口,无需修改客户端,也无需修改其他的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而只要添加一个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就可以了

工厂方法模式的缺点如下

需要引入抽象层,在客户端代码中均使用抽象层进行定义,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和理解难度。

其中引入了读取文件的操作,这时候可以去看一下正则表达式,教会你们如何在三十分钟学会表达式。

在这里推荐一篇女娲造人的文章,感觉这个例子很是生动形象。

2)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算法提取出来放到一个独立的对象中所有的策略算法在实现上也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是没有依赖的。所以可以这样描述这一系列策略算法:策略算法是相同行为的不同实现。

涉及到三个角色:

  ●  环境(Context)角色:持有一个Strategy的引用。

  ●  抽象策略(Strategy)角色:这是一个抽象角色,通常由一个接口或抽象类实现。此角色给出所有的具体策略类所需的接口。

  ●  具体策略(ConcreteStrategy)角色:包装了相关的算法或行为。

策略模式的缺点(或者说是局限性):

策略模式只适用于客户端知道算法或行为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构造课--感想Lab3(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以及一些java的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