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s2dx基础篇(2) 第一个程序

【本节内容】

       1、程序的基本组成:CCSprite(精灵)、CCLayer(层)、CCScene(场景)、CCDirector(导演)

       2、分析HelloWorld源码。

 

一、基本组成

cocos2d-x游戏引擎主要六个部分,分别为导演(CCDirector)、摄像机(CCCamera)、场景(CCScene)、布景(CCLayer)、精灵(CCSprite)、以及动作(CCAction)。

(1)CCSprite(精灵)

       精灵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元素。比如一个游戏里的角色、NPC、怪物、物品等,乃至连随机掠过的鸟、飘过的风,从理论来说,也是精灵。表现在游戏中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应该都可以看作是精灵。众生相,皆精灵!!!

(2)CCLayer(层)

       层在cocos2dx项目里是精灵以外出现的最多的元素。我们可以把层理解为一层透明的幕布,当然在实际开发中根据需要也可以不透明,我们的精灵就需要加在层上。一个游戏一个时间段可以有很多层,因为层是透明的,所以不同的层摞在一起,实际看起来就和一个层一样。但是精灵在各自的层上表现出来,互不影响。

(3)CCScene(场景)

       如果我们把层理解为幕布,那么场景就是一个电视,我们把幕布放在这个电视里,去组建游戏。一个游戏一般会包含3个基本场景,开始,游戏和结束。

(4)CCDirector(导演)

       导演负责场景的控制,同时它也是游戏的核心,控制整个游戏的流程,包括开始,继续,暂停等。另外,它还控制着屏幕大小,FPS的显示和隐藏,游戏的进入和退出,关卡场景的切换,以及获取正在运行的场景等等。

注意:整个游戏只有一个导演

(5)相互之间的关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导演控制场景,场景控制图层,图层控制精灵,精灵控制动作。

cocos2dx基础篇(2) 第一个程序_第1张图片

    一个导演同一时间只能运行一个场景,一个场景之中可以加载多个层。一个层中可以加载多个精灵,层中也可以加层。

    在实际开发中,并没有那么严格,可以随机应变。

 

二、HelloWorld

我们打开程序下的HelloWorld.h文件,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内容。

HelloWorld是一个层类,继承自CCLayer。

#ifndef __HELLOWORLD_SCENE_H__
#define __HELLOWORLD_SCENE_H__

#include "cocos2d.h"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cocos2d::CCLayer
{
public:
    // 真正的初始化
    virtual bool init();  

    // 静态场景函数
    static cocos2d::CCScene* scene();
    
    // 菜单回调函数
    void menuCloseCallback(CCObject* pSender);
    
    // 这是一个创建对象的代码,它会自动创建代码
	// 如果失败它会自动回收内存,如果回收内存失败,会自动删除对象
    CREATE_FUNC(HelloWorld);
};

#endif // __HELLOWORLD_SCENE_H__

之后看HelloWorld.cpp文件

  创建静态的场景:

#include "HelloWorldScene.h"

USING_NS_CC;

CCScene* HelloWorld::scene()
{
    // 创建场景
    CCScene *scene = CCScene::create();
    
    // 创建层
    HelloWorld *layer = HelloWorld::create();

    // 将层加入场景
    scene->addChild(layer);

    // 返回场景
    return scene;
}

   初始化函数:一般情况下,我们大部分的操作都是在初始化函数init()进行编写的。

// 初始化
bool HelloWorld::init()
{
	// 初始化父类
    if ( !CCLayer::init() )
    {
        return false;
    }
    
	// CCSize:屏幕大小 width 480 ,height 320
	// CCPoint:坐标
	// getVisibleSize
	// getVisibleOrigin
	// getWinSize:获取当前窗口的尺寸
    CCSize visibleSize = CCDirector::sharedDirector()->getVisibleSize();
    CCPoint origin = CCDirector::sharedDirector()->getVisibleOrigin();

	// 创建一个菜单项pCloseItem并绑定回调函数在menuCloseCallback上
    CCMenuItemImage *pCloseItem = CCMenuItemImage::create(
                                        "CloseNormal.png",		// 未选中图片
                                        "CloseSelected.png",	// 选中图片
                                        this,
                                        menu_selector(HelloWorld::menuCloseCallback)); // 绑定回调函数

    // 设置pCloseItem的位置
	// getContentSize
	// ccp:用来创建坐标
	// setPosition
	pCloseItem->setPosition(ccp(origin.x + visibleSize.width - pCloseItem->getContentSize().width/2 ,
                                origin.y + pCloseItem->getContentSize().height/2));

    // 用pCloseItem来创建一个菜单pMenu
    CCMenu* pMenu = CCMenu::create(pCloseItem, NULL);
	// CCPointZero位于x=0,y=0
    pMenu->setPosition(CCPointZero);
    this->addChild(pMenu, 1);

    // 创建一个文本对象pLabel,内容是Hello World,字体是Arial,字号是24
    CCLabelTTF* pLabel = CCLabelTTF::create("Hello World", "Arial", 24);
    
	// 设置文本对象pLabel的坐标
    pLabel->setPosition(ccp(origin.x + visibleSize.width/2,
                            origin.y + visibleSize.height - pLabel->getContentSize().height));

    // 将文本对象加入当前layer中
    this->addChild(pLabel, 1);

    // 使用HelloWorld.png图片创建一个精灵pSprite
    CCSprite* pSprite = CCSprite::create("HelloWorld.png");

    // 设置这个精灵全屏居中
    pSprite->setPosition(ccp(visibleSize.width/2 + origin.x, visibleSize.height/2 + origin.y));

    // 把这个精灵加入到layer中
    this->addChild(pSprite, 0);
    
    return true;
}

  回调函数,退出程序:

// 按钮回调函数
void HelloWorld::menuCloseCallback(CCObject* pSender)
{
#if (CC_TARGET_PLATFORM == CC_PLATFORM_WINRT) || (CC_TARGET_PLATFORM == CC_PLATFORM_WP8)
	CCMessageBox("You pressed the close button. Windows Store Apps do not implement a close button.","Alert");
#else
	// 退出程序
    CCDirector::sharedDirector()->end();
#if (CC_TARGET_PLATFORM == CC_PLATFORM_IOS)
    exit(0);
#endif
#endif
}

 

三、代码中的一些函数

CCSize 屏幕大小; height=320 , width=480

CCPoint 坐标点

 

getVisibleSize()获得视口(可视区域)的大小,若是DesignResolutionSize跟屏幕尺寸一样大,则getVisibleSize便是getWinSize。

getVisibleOrigin()获得可视区域的出发点坐标,在处理相对位置时,确保节点在不同分辨率下的位置一致。

getWinSize()获取屏幕尺寸大小。

getContentSize()获得节点原始的大小。只是逻辑尺寸,不是像素

getContentSizeInPixels()获得的是像素点大小

P.S.像素点和逻辑点关系:逻辑点大小 = 像素大小/contentScaleFactor.

 

ccp(x,y)是用来创建坐标的; CCPoint

setPosition()设置坐标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cocos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