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的文艺青年

很喜欢的作者宁远新出了一本随笔集,书名很大胆,叫《有本事文艺一辈子》。这个招骂体质明显的书名,让我这个读者看到后都捏一把汗。在文艺青年这个词还远没被洗清的时候,公开宣称文艺一辈子,担心的同时真要给她一个大大的赞。

宁远的新书还在预售,无法确定书名的具体来由,我猜想也许这是宁远曾经收到过的一个质问吧。想来,哪个文艺青年没有收到过类似的质问呢?当我们周末起个大早跑去参加读书会的时候,当我们深更半夜对着电脑码字的时候,甚至当我们去画室画一幅画或者去剧场看场话剧的时候,很可能就收到这样的评价——“你这主要还是因为太闲”,“干这些有什么用啊”。当他们发现很久之后你依旧如此时,便可能会在心里这样怼一句:有本事,你文艺一辈子啊。

但是,我们真的可以文艺一辈子哎。

我们这样的文艺青年_第1张图片
绿妖在读鲁迅的《伤逝》片段

水木丁老师曾在她的一篇文章题为“承认吧,你们其实喜欢文艺青年”的文章里这样说到:一些人不懂得文艺创作,却来劝文艺青年放弃理想,回归生活,其实对于热爱文艺和艺术的人来说,有文学和艺术的生活才叫生活,它就是生活本身,生活怎么可能毁掉生活?

是啊,生活怎么可能毁掉生活?既然人的一辈子本就是用来生活的,而文艺,是我们这群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那么除了文艺一辈子,还有什么别的选择?

即便大多数文艺青年,并不像宁远或水木丁一样以此为职业,文艺创造也不是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仍旧可以热爱它们。文艺,对我们这样的普通文艺青年来讲,就是一种我们自己选择的,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和充盈的方式。

我们这样的文艺青年_第2张图片
花希在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片段

上个周末,我去到北京鼓楼附近的一个小剧场,参加了一场史航老师组织的活动。他邀请了很多嘉宾,有作家、演员、明星,他们在那个周日的下午聚在一起,只做了一件事——朗读。有人读了《城南旧事》,有人读了鲁迅的《伤逝》,有人读了马尔克斯写给海明威的信,最后还有人在台上唱了一段北京曲剧。整场活动只有朗读这一件事,所有人读完,活动便结束。剧场一共有262个座位,几乎座无虚席,大家在这个闷热的午后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只是为了听别人读一读书。你很难讲这样的一场活动到底有什么意义,但活动结束后你会想下一次活动还要来,你会知道这个下午的两个半小时过得值得。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文艺青年,所选择的度过周末下午的方式。你可以说它不是必需的,因为那不过是一个下午的时间而已,并不会对人生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我也可以说它是必需的,因为这是我所热爱的生活方式,并且我很坚定的要把生活过成我想要的样子。

我喜爱并受惠于这样的“文艺”,因此我也想尽己之力,写下些什么,去维护文艺二字本来的样子。

我们这样的文艺青年_第3张图片
董婧在读《红楼梦》片段

其实关于文艺青年的定义,已经有好多作家费尽笔墨纠正过。文艺不是伤春悲秋,反倒正是因为太多人故意或无意把那错当文艺,才给这个词语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在这点上,各种媒体错误的导向性宣传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而现如今要扭转大众的看法,需要付出很多倍的努力。

在微博上看到过一本销量不错的书,书名是《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从简介里知道,书中内容其实是关于女人怀孕生子的心路历程。从网友的评价来看,我相信这本书很可能写的不错,但我始终无法认同这个书名,因为它里面就暗含着对文艺女青年的错误定义。当一部分人在为了给文艺正名而努力的时候,我还是希望可以少一些这样消费概念的事情发生,因为这会消减掉他人的付出,以太过轻易的方式。

我们这样的文艺青年_第4张图片
李小萌在读《挪威的森林》片段

如果不愿帮忙,请至少不要伤害别人的努力。就像如果不认可文艺青年,请至少不要打扰。

而如果你在内心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文艺青年,那就请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发声吧,它正需要你。或者至少,在下一次有人称呼你文艺青年的时候,请不要再否认,而是微笑着向他说一声:谢谢。

愿我们能一直葆有文艺的能力。


#350-little-little在打滚# 橙子学院码字岛第2周第2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这样的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