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回乡小笺》
《回乡小笺》是三毛对读者的感恩,也是三毛全集《撒哈拉的故事》四版的代序。它以公开信的形式向读者们表示感谢。
不管是读三毛的文章还是她的信,就好像是跟一个阅历丰富的邻家大姐姐在对话,听她讲她遇到的人,经历的事。
她的文字没有千回百转的动人情节,也没有刻意描写的丰富情节,但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文字,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不论是年长的还是尚小的,都可以从三毛的文字里读出自己的感悟。
从《回乡小笺》里也可以看出,三毛是个十分谦虚低调的人,她从来不会自诩为作者,而是生活的记录者,她只是一个不断说故事的人。
《撒哈拉的故事》,正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三毛用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带我们了解了这个贫瘠荒凉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撒哈拉沙漠。让我们感受到了撒哈拉威人的愚昧无知,也了解到了撒哈拉威人的艰苦困顿。
《撒哈拉的故事》,为何会吸引如此多的读者?
三毛曾说:“这里有什么吸引我?天高地阔,烈日风暴,孤寂的生活,有悲伤,有欢喜,连这些撒哈拉威人,我对他们一样有爱有恨,混淆不清。哎,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像三毛不知道撒哈拉沙漠为什么如此吸引她一样,我们也说不清楚《撒哈拉的故事》为什么如此吸引我们一样。
三毛在《回乡小笺》里说,因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习着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也许,因为三毛的文字,因为她的善良,洒脱,也因为撒哈拉沙漠的神秘辽阔,让我们学会了爱,学会了善良,学会了珍惜。
这就是《撒哈拉的故事》受追捧的原因吧。
02
《尘缘》
《尘缘》是三毛对父母的感恩,也是三毛全集《哭泣的骆驼》的代序。
在《尘缘》这篇文章里,每个读者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会看到父母的影子。
三毛从小就是个父母眼里不省心的孩子,但是父母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她。
三毛不想去学校了,他们就自己担起教育的重担;英文课本不肯念,干脆教她浅近英文小说;钢琴老师请家里来不顺,父亲不论多累,都会陪她打拍子。
就是这样的爱心浇灌,三毛还是生性暴戾乖张,摧的父母心力交瘁。不仅如此,三毛还干脆远走高飞。
但就是这样,父母还是对三毛疼爱有加。在三毛感情遭遇重创的时候,是父母张开双臂,替她挡住了狂风暴雨。过了一年,再见所爱的人一锤一锤钉入棺木,三毛心里血肉模糊,尖叫狂哭的时候,父亲紧紧抱着她,一再地说,不要怕,还有爹爹在,还有爹爹妈妈在啊。
三毛有这样开明懂她的父母是幸运的,没有三毛父母的支持和爱,我们也看不到《撒哈拉的故事》这样的文字,也不会认识随性洒脱的三毛。
在三毛成长的挫折伤痛里,这两张手臂,无数次替她抹去了眼泪,补好了创伤。
但是,三毛并不是个不懂感恩的孩子。就像她自己说的,在所有的姐妹当中,她虽然是极不孝的那一个,但她对父母的爱要其他兄弟姐妹。她人在远方,却没有一日不挂念父母。
其实,三毛并没有极不孝。如果不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可能下辈子一个人,不会选择结婚。如果不是为了让父母高兴,她也不会写书出版。
三毛这样一个随性,洒脱的女子,如果没有对父母爱的牵绊也许早在四十八岁之前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03
《书信》
书信这部分是三毛在沙漠居住期间给父母写的信的一部分。也算是对父母的感恩。
从信里我们可以看出三毛其实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每次写信都是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好消息,让父母不要挂念她。
她总是报喜不报忧,生怕远在他乡的父母担心她。她也会把生活里的小事情跟父母唠家常一样分享。
相比于三毛这样“极不孝”的孩子,我们岂不是更不孝?
你有多久没有和父母通电话了?你有多久没跟父母好好聊聊你工作生活上的事情了?你有多久没对父母说一句想他们了?
好了,今天我们的共读就结束了,到今天为止《撒哈拉的故事》也就共读完了,感谢大家跟我一起共读这本书,如果你不在父母身边,那就给父母打个电话跟他们聊聊吧,如果你在父母身边,那就不妨跟他们说一声“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