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崔合美
51、李白死于神经错乱
李白(公元701-762年)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和光荣。他的许多优秀诗篇一直在我国的古典文学史上放射出灿烂光辉,也影响着千百年来的文学发展,被人尊称为“诗仙”。
李白的许多诗篇,为一代又一代人传诵,象乳汁一样哺育人们,象教科书一样教育人们,象花朵一样熏陶着人们,和祖国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一道,铸造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陶冶着中国人民的心灵。
“床前明月光”洒进过多少人的梦境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教会了多少人挺直脊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诗人,却在饱受封建统治者的冷遇和残酷打击下,最后寂寞而悲惨地死在安徽当涂。
他是怎么死的呢?
史籍对此记载不详,《新唐书·李白传》只有寥寥数字:“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招,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依据这几行字来看,不但李白怎么死的不明不白,就是哪年哪月死的也不明不白,死时多大年纪也不明不白!
所以,必须指出,有许多关于李白生平事迹介绍的文字,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白诗选》,称李白“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死于当涂,年六十二岁”,就不准确,误把唐代宗李适登上皇位去征召李白到朝廷任左拾遗(级别不高的谏官,负责监察官员,类似现在监察部的科处级干部)而见“白已卒”的时间推断为李白死的时间,并以此为标准计算李白死时的年纪。其实,“年六十余”四个字就够不明不白了!
李白死得不明不白,正说明统治者对李白的不关心,人情的淡漠(如同杜甫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死时的凄凉。后人何必添油加醋,图个圆满?
《辞源》介绍李白“以坐永王(李璘)之乱,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提出了李白是病死的。那么,李白又得了什么病而致死呢?
我以为是神经错乱而死,死于精神分裂症。
大家都知道,李白爱喝酒,而且酗酒,“会须一饮三百杯”便是证明。
酒能乱性,酒醉使人糊涂,他自己就承认“醉后发清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而在《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则已是酩丁(应为酊)大醉,意念模糊,神智不清了!
更重要的是,李白遭受了一连串政治打击,沉重地刺激了他的神经。
当他意气风发,在唐玄宗面前一挥而就写下《清平调词》“云想衣裳花想容”等三首的时候,得到皇帝信任的李白是多么踌躇满志啊!可是,转眼之间,因为宦官高力士和驸马张垍的谗毁,更因为杨贵妃在玄宗耳边大吹“枕头风”,他被送出长安,自此走遍大江南北,生活很不得意。“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世事炎凉,人情淡薄,让他遭受多少精神刺激!
这从他写的辱骂杨贵妃的《雪谗诗》就可以看得出来:“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这种切齿之恨,证明这件事对他的精神刺激有多么巨大强烈!
更为重要的是,祸不单行,他又接连遭受两次牢狱之灾。
当安史之乱发生后,玄宗逃往四川,行经汉中时,下诏以永王李璘为江陵大都督,招集兵马征讨叛军。李璘很快召集了数万将士,还聘李白为参谋幕僚,以准备抗敌为号召,企图与他的哥哥李亨(后称肃宗)争夺帝位。后来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被关押在九江的牢狱里。
这是李白第一次坐牢当囚犯,而且是死刑犯!
有学者谓是“得到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营救,”李白出狱了,也与史实不合。
李白在九江狱中确曾向崔涣写诗求救,同是作为诗人的崔涣也对李白深为同情,但真正出大力气营救李白的,是肃宗倚为心腹的大将郭子仪。
《新唐书·李白传》这样记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郭子仪是第一个率大军拥护李亨当皇帝的大将,肃宗对郭特别信任。知恩图报的郭子仪愿意解除自己的官职来解救李白,肃宗看在郭子仪的面子上,才将李白由死刑改为长期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李白那首著名的诗《早发白帝城》就是遇赦而返途中写的。
我奇怪的是,学者们对郭子仪解救李白一直只字不提,却提宋若思。
《新唐书》的记载已说得明白,宋若思是在李白遇赦从夜郎流放途中返回九江以后,第二次坐牢时解救出来“辟为参谋”的。
看来,学者们把李白接连两次入狱混为一谈了。《新唐书》明明写的是李白两次入狱。一次是李璘兵败以后在九江坐牢,“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第二次是“会赦,还寻阳,因事下狱。”
至于李白这次在九江为什么又“坐事下狱”,史无记载,或许又遭谗毁吧?
纵有报国壮志,空怀满腹才华,却一生到处流落,又遭长期流放,又当“二进宫”的罪犯,甚至差点儿遭砍头诛杀,这一连串沉重打击,能不摧残李白本就多愁善感的神经么?
有一些札记野史称李白是“跳江捉月而亡”,说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就淹死了,所以,当地还有“捉月台”的遗址呢!这似乎很浪漫,也合符他的诗人气质,但,这恰好证明,李白是神经错乱,有如故事中的猴子捞月,误坠入长江,不幸溺水而死的!头脑清醒的人,怎么会跳进长江,去捉月亮呢?
一位著名诗人,就这样无声无息,不明不白地死了。
屈原也是投江而死的。为了纪念屈原,汩罗江畔,至今犹龙舟竞发,凭吊不绝,而李白“跳江捉月而亡”的当涂,却从不见吊祭李白的声音。同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为什么死后际遇如此迥异?是楚人重情重文么?亦或是当涂人担心别人是怀念“酒癫子”呢?当涂的人民,当涂的官员,是否思考过这一问题呢?现在各地找出各种由头,不惜花费巨额,举办这“节”那“节”,当涂的人们,是否也举办一个“节”,来纪念含怨含愁含苦含恨而死的李白呢?
(注:本文中的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加粗的)
52、谜一样的杨贵妃
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女人。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出逃,在陕西兴平的马嵬驿,为警卫部队和臣属所逼,将杨贵妃“赐死”。
许多书上都说她是“自缢自尽”,自已吊死的。其实,她是被太监高力士用罗巾勒死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之句,然而,据唐书《宦官列传》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要在大约四万的宫嫔中,能使皇帝“宠爱于一身”,而视其他女人如草芥,杨玉环一定很有魅力和手腕。这种魅力在哪里呢?
根据许多史书介绍,杨玉环长得并不漂亮,而且很肥胖,文雅称之“丰硕修整”,只不过肥胖得还不算畸形罢了。 玄宗曾拿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身轻如燕能在金盘作舞而戏谑她,玄宗曾宠爱的另一个女人梅妃,也曾为被玄宗冷弃而叹息:“恐(玄宗 )怜我则动肥婢情”。
一个肥胖而不漂亮的女人,且是自已儿子寿王的女人,皇帝老子“扒灰”,做儿媳的“烧火老倌”。加上唐太宗李世民在谋杀哥哥建成、弟弟元吉之后霸占他俩的妾侍,唐高宗李治勾引父亲李世民的妾侍才人武则天,日后还立为皇后。老子、儿子、孙子都搞自已父子兄弟的女人,故史有“唐鼻涕”之嘲。
说她贤淑吗?她爱吃醋,爱使小性子,甚至发脾气,不理睬玄宗,惹得玄宗两次把她赶回娘家!
然而叫人不可理喻的是,玄宗对这么一个女人确是宠爱得无以复加,曾喜孜孜地对后宫其他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甚而当有一次“妃子以妒悍忤旨”, 玄宗一怒之下,令高力士将杨“退货”,送还娘家,可才到晚上,却又“思之不食”,幸亏高力士机灵,马上又派车接她回宫。就是这位贵妃公开与安禄山调情,偷偷把玄宗赐的鲜荔枝、瑞龙脑派人送给远在边塞的安禄山,甚至勾引玄宗的弟弟宁王,即诗人张祜所说“梨花院落(应为静院)无人见,闲把宁王玉笛吹”,玄宗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她的宠幸更隆,而且“爱屋及乌”,使杨家鸡犬升天,兄弟姐妹,极尽荣宠,天下羡慕,做歌谣曰:“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却是门楣”。
现在许多女人千方百计美容整容,只想使自已漂亮,做为立身之本。何必呢?妲己不漂亮,脸上还有雀斑,商纣王宠爱得不得了;杨玉环一个胖婆娘,唐玄宗视为掌上明珠。或许天然本色,更有媚人之处吧?
俗言“风水轮流转”,“乐极生悲”,杨贵妃受宠最深的时候,在她度过十年奢华日子以后,安史之乱摧断了她的美梦。唐玄宗带着她,由几个大臣和不多的军队保护着,慌慌张张,准备逃到四川去避难,可是,才西出咸阳,到达兴平马嵬驿,随行将士便发生哗变,包围了玄宗,要求严惩导致国家发生大乱的祸首杨氏兄妹,宠妃杨玉环死期到了!
尽管玄宗尤恋恋不舍,可是,迫于形势,仍不得不割掉私恩,生离死别。“上逡巡入行宫,携妃子出于厅门,至马道北墙而别之,使力士赐死。”宠爱她的皇帝,把她送往死路,这是沉浸在宠爱中的杨玉环绝对也没想到的。她以为像前几回那样,皇帝离不开她,还会挽留她,便想以向佛前拜别为由拖延时间。听门外闹事哗变的将士一片喧哗,忠于玄宗的高力士明白“时间就是生命”,为了玄宗,就得牺牲贵妃,于是,不容扬(应为杨)玉环怎么找借口,一把将她拖出佛堂,三下两下,解下她身上的罗巾,把她缢吊在一棵梨树上活活勒死了!
这个过程,记录在《古今官闱秘记》(应为《古今宫闱秘记》)所录《杨太真外传》里。
杨贵妃缢死之时,正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她才气绝,南方进贡的荔枝送到了,那梨树的枝桠上,该是摇晃着满树香梨吧,可是,她都品尝不到了!
三十八岁的她,就这样死了!
一个皇帝的宠妃,就在皇帝的号哭声中死了!
与其他宠极而衰的女人不同的里,她死之后,还活在玄宗的思念里,活在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没有遭到唾骂、讽嘲、仇恨、甚至还有几分赏识,几分赞慕。因为,连十分仇恨她的李白,竟然没有写诗庆贺这位让他灾难不绝的女人不得好死!或许,李白生性善良,不愿意对这位惨遭逼死的女人再加凌辱吧?
如果真有魂灵,如果她的魂灵还在马嵬驿的梨树下徘徊,该会觉得有些慰籍。
上下几千年,有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匆匆在历史舞台上一晃而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而她,杨玉环,却让历史牢牢地记住了,记忆着,不“遗臭”而或还是“留芳”,实属难得。
她不漂亮,不是“绝代佳人”,也没做过什么有功于国、有利于民的好事,如西施的舍身救国、如王昭君的千里和亲,如文成公主的远嫁吐蕃;也没有文彩词章留传后世,如“凄凄惨惨戚戚”的李清照,如“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花蕊夫人,等等,可是,历史却偏偏记住了她!
更奇怪的是,许多“误国”的女人,如周朝的褒姒,商代的妲己,汉朝的赵飞燕,等等,都遭受后人唾骂,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可是,她也算是“误国”,诱导玄宗沉缅酒色享受,宠信安禄山,使盛唐从此一蹶不振,走向衰亡,可是,却没有人嘲笑她,辱骂她!
这该也算是中国历史留下的一个谜吧。谁能回答清楚,历史为什么会记住这么一个女人呢?
许多女人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们漂亮,如西施,如王昭君,如陈圆圆,等等
许多女人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们过于残忍,干尽了环(坏)事,如妲己,如吕太后,如慈禧,等等。
许多女人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们很有才干,如上官婉儿,如班婕妤,李清照,等等。
许多女人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们深明大义,如“断机杼”教子的孟母,如背上刺字的岳母,等等。
许多女人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们含冤深重,如“人豕”戚夫人,如辽国萧观音皇后,如珍妃,等等。
许多女人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们的爱情故事,如自刎的虞姬,如私奔的卓文君,如陆游的前妻唐婉,等等。
杨贵妃哪一点都不能与她们相比。
可是,历史却永远记住了她。
人们却永远记住了她。
无盛誉亦无怨愤地记忆着她。
而且,还是含着几分同情的记忆。
做人如此,极为不易,弥足欣慰。许多人想做却怎么也做不到。
这是一个谜。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女人!
(注:本文中的兰色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涂兰的)
53、乌纱帽曾是妓女的标志
在许多戏曲和影视作品中,那些古代的宫员都戴着乌纱帽。就是现在,人们还把“乌纱帽”当做作官的象征。
其实,在明朝以前,官员头上戴的都不是“帽”而是“冠”。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从周朝开始,贵族官员的服装就有等级区分,但直到汉朝初期,才出现《舆服志》,规定各级官员的“制服”,全国各级官员才“统一着装”。
《汉书·景帝纪》记载,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景帝下诏说:“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为使官员与庶民有别,才规定各级官员的服饰。
应该指出的是,现在的戏曲和影视剧里,如《大汉天子》中,皇帝着金色龙袍,朝中官员着绯衣紫,都是不对的。那时皇帝和官员,官服都是黑色的。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崇信五德始终说,自以为得水德,水德尊尚黑色,所以,命令全国官员,无论是县令还是知州,连他自己和满朝文武百官,都穿黑色官服。汉承秦制,官服也是黑色的,“至朝皆着皂衣”。
大家都穿黑色衣服,颇似我们解放初至文化大革命时,全国各级官员,从毛泽东一直到公社干部,都穿黑色、灰色或蓝色的“中山装”吧。
那时区别官员品级身份的,一是“绶”,古代官员的“公章”叫“官印”,用一根带子挂在脖子上,就像现在运动员获得冠军,用根带子把奖章挂在脖子上一样。这根带子叫“绶”,长而且有彩色,因而成为识别官员品级的标志,也成为权力的象征。另一个便是“冠”。皇帝有用金玉宝石制作的“皇冠”,文职官员戴的是前高后低的“进贤冠”,冠上有向前后方向突出的“梁”,根据“梁”的多少来区分官职高低。
《续汉书·舆服志》就这样记载着:“公、侯三梁,中二千石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亲室刘氏亦两梁冠”。
这种以“冠”来区别官衔品级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朝。也就是说,在明朝以前,各级官员是没有戴乌纱帽的。
到了隋朝,官员才“杂用五色”衣服。
唐朝更明确区分,一、二、三品高级官员服紫,四、五品服绯(大红),六、七品服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宋、元、明、清各代虽对官服颜色略有更改,但衣绯着紫为高官,着绿穿青为小官,则基本一致。
到了明朝,威权专制的开国皇帝朱无璋,才把乌纱帽定为官员必戴的官帽。
《明史·舆服志三》记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公元1307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并且规定,乌纱帽的形制为“顶微平,展角阔寸余,长五寸许,系以垂带,皂纱为之”。
乌纱帽是黑帽子!
朱元璋为什么心血来潮,废弃延续千年的“冠”不用,而让满朝官员戴乌纱帽呢?
乌纱帽最早出现在晋朝,是皇宫的太监们戴的。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时代,有个任司徒(相当于古代重臣“三公”中的御史大夫)的王休仁,制做了一顶乌纱帽,人称“司徒状”,大家觉得很新奇,竟相仿效,蔚然成风。不过,这种风行一时的乌纱帽并没有成为皇帝承认的官帽,甚而著《宋书》的沈约还把其称为“服妖”,以为是奇装异服而大加指斥。
朱元璋该是想标新立异,以示不同凡响,或是故意除旧布新,才采用这奇装异服吧。
其实,乌纱帽在唐代就大量出现了,而且成了妓女们最喜爱的用来招蜂惹蝶的奇装异服,或许以为戴这种乌纱帽更显得性感,就如同现在的妓女穿显胸乳露肚脐的衣服似的。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官场上过得比较惬意,不似李白、杜甫坎坷穷困,后来还做了衣紫袍束金带佩金鱼袋的高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主任,俸禄富有,心情闲适,有时便召妓作乐。著名的《琵琵行》(应为《琵琶行》),就是描与一个“长安娼女”聚会的故事,“江州司马青衫湿”,足见风流才子的多情。
他还多次约会过妓女,因而写下《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一首。
这个在大雪纷飞中,应招骑着马踏雪而来会狎客的妓女,头上就戴着乌纱帽!
珊瑚鞭殚马踟蹰,引手低蛾索一盂。 腰为朔风成弱柳,面因冲冷作凝酥。
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 雪里君看何所以,王昭君妹写真图!
妓女还用银篦稳扎以防风吹落头上的乌罗帽呢!
如果不可一世的朱元璋皇帝有点儿历史知识,断不至于把妓女作为标志的乌纱帽下令作为全国官员的官帽。
只因为朱元璋是个文盲,从小当和尚,当乞丐,长大了也不读书不看报,结果闹了个大笑识(应为“话”),把全国官员都弄得像个妓女模样!
或是后人知道了这段笑话,所以,清朝一上台,就撤(应为徹)底抛弃乌纱帽,改用顶带(应为戴)花翎了。
今天,当你知道乌纱帽曾是妓女戴的标志,你还以头戴乌纱帽为荣么?
(注:本文中的兰色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涂兰的)
54、李白贬谪长沙
李白(公元701-762)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
唐朝的李白是中国历史中的杰出诗人。
李白为祖国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亲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热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瑰丽,“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雄阔,“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明快,等等。这些喷溅浪漫主义色彩的篇章,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脍灸人口。
死后备极殊荣,生时穷困潦落,这是许多中国古代文人的命运写照,李白也是如此。
李白经历了从武则天到唐代宗的几个朝代,60多岁去世,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命运坎坷,先是因傲视权贵,被杨贵妃、高力士等人污谗,不得不以酒放纵;安禄山反叛,他作为永王李璘的僚佐,被肃宗李亨视为叛乱,李璘兵败遭诛,李白遭流放夜郎。幸亏郭子仪出面解救,李白才得到赦免,经过江陵,和家人在九江团聚,不久又因事坐牢,遇到宋若思从江浙率兵途经九江北上反击安史叛乱,将他从囚牢里放出来,让他当参谋。该是吸取了参加永王璘军队而遭流放的教训,他不久就辞职,去找在安徽当涂当县令的朋友(应为族叔)李阳冰求助。据说,因喝多了酒,吃多了牛肉,在当涂“跳江捉月”而亡。至于何时何地而死,都无具体记载。
史书上只是记载李白“长流夜郎”,却没有记录他还曾贬放长沙。
李白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五月的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写得明明白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落梅花不应加书名号《》,《梅花落》才是笛子曲名)
有人在注释这首诗的“一为迁客去长沙”时,说是“借用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我以为是不确切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说的就是李白被贬到长沙。
李白诗中虽流喷浪漫主义,但提到地名却真真切切,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就是王昌龄流放之地;如“桃花潭水深千尺”里的桃花潭,也真有其名;“洛阳才子谪湘川”中的湘川就是贾至的流放地。
因犯什么罪过而放逐长沙?去长沙任何职务?史无记载,学者至今亦无人考证。
宋人欧阳修编著的《新唐书》关于李白的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我以为,李白贬放长沙应是从“长流夜郎”途中,经郭子仪、崔涣等人搭救而被赦之后,时间当在乾元二年前后。而且在长沙任职时间很短,因为,他后来又坐了一次牢,大约三年后(762年)就死在当涂了。
当然,这类事实,还有待史家们去详作考证。
(注:本文中的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加粗的)
55、杜甫儿子会写诗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他为我国的文学宝库留下许多灿烂的篇章,如《石壕吏》、《新婚别》等“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都成了千古传诵,脍灸人口的名句。
杜甫虽然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名门望族,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年(应为杜审言)的孙子,可他恰逢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国家饱受安史之乱之苦,他一生不得志,到处流亡颠沛,最后竟饿死在沿湘江去郴州途中的一条破船上。一代文豪,死得十分凄凉!
他死之后,葬在何处,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葬在湖南湘阴县的湘江之滨,有人说葬在汩罗江上游的平江县境内,总之,是草草安葬罢了。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从他这首暮年《登岳阳楼》的诗来看,他已是孤苦伶仃了。此后两年,58岁的杜甫就穷困孤单地死了!
他没有儿女吗?
从他在《月夜》里写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他应该是有儿女的呀!
是的,他不但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儿有女!
杜甫女儿的名字似无记载,但他有一个儿子叫杜宗武,却有许多史籍记录得明明白白,
宋朝人编著的《瑶溪集》里就这样记录说:“有说杜子美教其子曰:‘熟精《文选》理’。”
同是宋朝人的周紫芝,更在他著的《竹坡诗话》中这样写道:“杜少陵之子宗武,以诗示阮兵曹,兵曹荅以斧一具,而告之曰:‘欲子砍断其手,不然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余尝观少陵作《宗武生日》诗云:‘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则宗武之能诗为可知矣。惜乎其不可得而见也”。
从这些史料记载看来,杜甫不但有一个宝贝儿子杜宗武,而且,这个杜宗武还很会写诗,不但受到杜甫的器重,甚至连阮兵曹也嫉忌地说笑话,要用斧头砍断杜宗武的手,不让天下诗名又落到杜家了!
可惜的是,杜宗武这么会写诗,却未能在史籍中留下只言片语,连距杜甫死后只三四百年的宋代人都“不得而见”其诗,自然,后人编《全唐诗》、《唐诗选》等书,也难收集到杜宗武的诗了。
为什么世人不传杜宗武的诗呢?
没有人考证过。这是一个谜。
我揣想,是不是因为感到大诗人杜甫死得太凄凉,觉得杜宗武未能尽孝,耻其德行,因而也耻传其诗呢?或者当时人也因此而不屑与其为伍,与其谈诗,他自己也羞愤交加,一把火将诗稿焚个一干二净了呢?要不然,怎么解释留传下来的唐诗超过几万首,已知的唐代诗人二千多名,不仅有出身世家豪族的贵族诗人,连工匠、舟子、樵夫,婢妾等底层庶民也位列其中,而出身贵族世家,被杜甫自己赞誉“已伴老夫名”的杜宗武的诗却不留痕记影呢?
要知道,“因人废言” 中国可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
就说宋徽宗时的宰相蔡京吧,平心而论,他应算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但会写诗,书法造脂也很深,不但为许多寺院写过匾额,如杭州的慈感寺,开封的神霄玉清万寿宫及玉皇殿等,宋徽宗还让他书写过“崇宁钱文”哩。然而,就因为他是个误国奸臣,不但在81岁时还遭贬死,连他书写的匾额钱文也尽遭废弃。时至今日,哪还能寻到蔡京的诗句和墨迹呢?
又例如近时的林彪,当他是“副统帅”时,人们敬若神明,一旦折戟沉沙,人们纷纷把他的照片、文章,题词化成烟灰,不敢留下一张半纸,只想彻底与他“划清界线”,免受牵连。
杜宗武是否也属于这类嫌隙,因而诗作不传呢?
(注:本文中的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加粗的)
56、唐朝的地道战
《地道战》是我国的一部经典电影,它展现了一幅八路军和老百姓共同抗击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壮丽图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胆气。他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只要敢于奋斗,披肝沥胆为祖国而战,即使武器落后,也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
现在,那些在冀中平原广阔的地底下延绵的地道,还象巧妙迷宫似地吸引着人们参观,也象是仍在准备埋葬一切入侵者的坟墓。
其实,华北军民用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地道战,是继承和发扬了我们祖先的优良传统,是“古为今用”的一个典型范例。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我国军队就已经广泛的开展地道战。
据《旧唐书·史思明传》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史思明和蔡希德汇合范阳(今涿州)上党(今山西长治市)两地叛军十万兵马,把李光弼的部队围困在太原城里。
李光弼与郭子仪,是唐肃宗李亨手下抗击安禄山、史思明叛军的两员大将。当时,叛军势力非常强大,加之唐玄宗西逃幸蜀,肃宗自己乘乱在灵武称帝不久,许多藩镇武将都采取观望态度,不肯尽力与唐王朝配合抗击叛军,甚至阳奉阴违,暗地与叛军勾结。李光弼率领的一万多军队,被围困在太原城里,很难有援军前来救助,连郭子仪率领的几万大军,也陷在长安附近,正与安禄山叛军殊死拼博哩!
敌强我弱,且被十万敌军团团围住,怎么办呢?
冲出重围吗?据城坚守吗?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都非良策。
弃城而逃?也只有死路一条!
不仅是死于乱军,而且还可能遭肃宗诛杀。
因为太原是李唐王朝的福地。
唐高祖李渊就是在太原起义反对隋炀帝,才当上皇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曾封晋王,王府就建在太原!
丢了太原,就是丢了李唐王朝的基业!
肃宗皇帝会担心叛军利用太原失守而彻底摧毁军心,一定会找替罪羊。
只有拼死守城,但又不能坐以待毙。
李光弼站在城头上,举目俯望(举目不可能是俯望),只见敌军营寨首尾相接,气势汹汹(不知怎么看出“营寨”的表情“气势汹汹”了),还有几个敌军将领骑着骏马,挥舞刀枪,驰到城墙下,朝着城上被围困的唐军恣意谩骂、嘲笑。
骄兵必败。怎么打败骄横的叛军呢?
李光弼忽然瞧见城内一户人家正在挖洞藏粮,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他想出了一条打败叛军的新奇战法:挖地道,让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到叛军鼻子底下,打他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于是,他一面命令少数部队继续在城上监视那些骂阵挑战的敌人,想方设法麻痹敌人,一面组织主力部队,从城内四面八方,朝城外敌人驻扎的营寨挖地道。
城头上咚咚的战鼓,嘹亮的号角,吸引住叛军的目光,掩盖了几千士兵挖地道的响声。
“置之死地而后生”,当太原城里的唐军将士知道这是唯一一条求生之路的时候,便拼尽力气挖地道。
很快,几十条从城内逾越城墙直达敌人营寨的地道都挖通了。
深夜,叫骂得累了的叛军都纷纷钻进营寨帐篷里睡觉了,只留下少数哨兵,围在篝火边,一边喝酒,一边望着城门紧闭的城头,恶毒嘲笑守城的唐军。正在这时候,李光弼指挥的千军万马,突然从地底下冒了出来,惊得那些喝酒放哨的叛军,以为是神兵天降,惊慌地大叫“地藏菩萨来了!”吓得丢盔弃甲,四散逃窜。唐军乘势冲进叛军大营,杀得叛军人仰马翻。
恰在这时候,叛军首领安禄山被其部将和儿子安庆绪一道阴谋杀死,推举安庆绪为“燕国”皇帝,并且派兵要来争夺史思明的兵权。史思明担心遭受两面夹击,仓忙撤军回范阳。蔡希德孤军难战,也拔寨回上党,太原之围遂解。
距离李光弼使用地道战不到三十年,唐军又一次使用了地道战。
那是唐德宗李适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十月,朱泚率领声势浩大的叛军,聚集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城下,围攻已被泾原叛军从京城长安驱赶到奉天城里暂时避难的德宗皇帝。
担负坚守奉天城保卫唐德宗的是大将浑王咸和韩游环。
此时的朱泚,已经占据长安,自称“大秦皇帝”,汇合泾原叛军,号称十万,军势强盛,打败了准备杀出奉天城的唐军,一面将城池围困,一面派兵在乾陵山顶上设暸望哨,俯览奉天城内的官军布防和调动,同时组织部队大量修制攻城的武器装备,随时准备攻城。
叛军不但大量驱赶老百姓,日夜挑土,填平奉天城墙下的壕堑,还根据西明寺法坚和尚的设计,造出了攻城时攀爬城墙的云梯。
这年十一月十五日辰时,朱泚亲自指挥叛军,借助新制造的“高科技武器”云梯,打响了攻城的战斗。
德宗皇帝如笼中老虎,提心吊胆。
浑王咸 却莞尔一笑,胸有成竹。
原来,在叛军备战的这一个来月里,他指挥的官军,从没闲着。
浑王咸 清点了城内物资,军民坚守三个月不愁吃用,而十万叛军的给养却难以为继。
浑王咸 仔细研究奉天城外地形,发觉叛军虽四面围城,但奉天城修筑在一座山头上,其他三面都是陡坡,易守难攻,只有东北方向地势平坦,必是敌军主攻方向。根据这个判断,他把主力布置在城市东北面,同时命令部队悄悄挖成了很多通达城墙外的地道,还在地道的有些地段,挖出了陷阱般的深坑,又命令城内军民,在城头垛口后面堆放了大量油脂和木柴。
当早晨叛军从东北方向,扛着云梯,架上城墙,发动攻城的时候,浑王咸 命令守城主力部队和老百姓,兵分三路,一路钻进地道,在敌军架设云梯的地方,挖开地道顶上的泥土,让敌人的云梯和爬上云梯的敌人,陷落进地道或地道中的深坑里,然后一个一个收拾掉;一队蹲在城头坚固的墙垛后面,用强弓利箭射杀脚下攻城的敌兵;一队守在城头上,朝叛军架设的云梯泼油脂,扔点着了火的木柴,纵火烧云梯。
在震天的万鼓擂鸣声中,在高昂的号角和杀声中,守城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刚巧这时风势突转,原本是东北风,却忽然刮起西南风,浑王咸 激动地大叫一声“天助我也”,命令军民“益薪添油”。风催火更猛,油添炽更烈,叛军的新式武器云梯都被烧成了火梯,成了敌兵的“奈何桥”,许多叛军连同云梯,都被大火烧成灰烬。在烈火中挣扎的叛军的惨叫声,在云梯上滑落摔倒的“火人”身影,吓得其他叛军胆战心惊。
智勇双全的浑王咸 立刻命令守城的部队,乘势从城中呐喊杀出,杀得叛军溃败奔逃,取得了辉煌胜利。
也就在第二年三月,四十三岁的朱泚,也被部下设计斩杀,将其首级传献给唐德宗报捷。
唐朝的这两场地道战,应是我国最早的地道战,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道战。
(注:本文中的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加粗的)
57、唐朝公主做尼多
公主,或是皇帝的亲姐妹,或是皇帝的亲女儿,做为皇帝的亲贵,应是十分荣宠的。利用皇亲的身份,嫁个勋戚能臣,成就一段姻缘,组成美满家庭,过着安闲舒适日子,该是一件容易之事。可是,奇怪的是,唐朝的许多公主,都步入观庵,出家当了尼姑,在孤灯木鱼念佛声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根据《唐书》纪传中有关记载,唐代出家为尼的公主,有睿宗李旦的女儿金仙、玉真、万安(注:万安公主应为唐玄宗女儿);代宗李豫的女儿华阳;德宗李适的女儿文安(注:德宗女儿中没有文安公主),顺宗李诵的女儿浔阳、平恩、邵阳;宪宗李纯的女儿永嘉;穆宗李恒的女儿安康、义昌。另据李商隐《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诗所载,仅唐文宗李昂开成三年六月,一次即出宫人四百八十人送两街寺观安置,而“入道宫人,大约与入道公主合居”,那么,文宗也有一个公主当了尼姑。
河南《怀庆府志》(怀庆即今河南沁阳县)曰:“玉阳山,在济源西三十里。唐睿宗第九女昌隆公主修道于此,改封玉真公主。唐玄宗署其门曰灵都观。”后人也称之为华阳观。唐代许多文人都为此写过诗文,如白居易《春题华阳观》:“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卢纶《过玉真公主影殿》诗:“夕照临窗起暗尘,青松绕殿不知春,君看白发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
据说,李白就是由这位玉真公主的介绍,才被玄宗召为翰林,得到重任的。
据说,李商隐的很多诗篇,就是记叙自己与灵都观一个女尼相恋情事的。
这么多身份贵幸的公主,为什么选择出家当尼姑呢?
我以为一则是追求时尚。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到了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唐高宗、武则天、唐睿宗都笃信佛教,唐僧取经的故事就发生在唐初年间。尤是在玄宗未年(天宝14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玄宗仓皇西逃“幸蜀”,太子李亨乘机拥兵在灵武自行称帝,是为肃宗。因战乱紧急,军需不足,采纳宰相裴冕建议,让佛、道两教贩卖度牒,大量收受“香火钱”,以资军费,南传禅宗神会由此立功,乱平后由皇帝下诏,宣入长安,在皇宫内设坛讲佛,大受恩宠,死后还谥为“真宗大师”,从而使佛教昌盛一时。
皇帝带头顶礼膜拜佛祖,天下臣民竞相仿效,佛教成了一种时尚,公主们在深宫里寂寞无聊,追求时尚和时髦,在所难免。直至如今,自香港歌星张国荣称信佛而死以后,许多歌星影星,如演黛玉的陈××,演皇帝妃子的张××,邓××夫妇,等等,不都一窝蜂似地宣称信佛了么?
二则是残酷的争夺皇权的斗争,逼使一些心地单纯善良的公主,遁入空门,逃避倾轧,保全性命。
唐朝的皇亲为争夺帝位,斗争十分激烈。李世民就靠“玄武门”之变,杀害亲哥哥亲弟弟才当上皇帝。为了保住皇位,他又找借口诛杀功臣侯君集等人,后来又爆发与太子承乾的争权斗争,以“谋反“为罪名,不但大杀功臣,废了太子,还趁机杀害了与之有牵连的两个女儿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他妹妹丹阳公主因早已死去,才免了杀头之祸,
玄宗李隆基谋夺帝位,又杀死了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还有中宗女儿安乐公主。
公主虽不会夺权当皇帝,就是权利欲极盛的太平公主,也没想学她妈妈,只是想驾驭皇帝,当后台老板,但是,或与兄弟相亲,或与夫婿友爱,在政治漩涡里,谁保不一定卷入呢?就是没有卷入,或相见或交谈,都是牵连,怎能一免呢?只有遁入寺观,与世隔绝,才能化险为夷,牵扯不了朝廷政争。
三是逃避不自由不幸福的婚姻。
公主虽是皇帝的亲姐妹亲女儿,但是在皇帝心目中地位却不是很高,婚姻大多是包办,甚至当作与权臣近亲交换利益的政治礼品。如戏曲《打金枝》里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就是为了得到掌握重兵的郭子仪的拥护,才许配给郭的儿子郭瑷的。两口子毫无感情基础,便常为家务小事吵嘴打架。
魏征临死的时候,唐太宗携了自己的第二个女儿衡山公主,来到病榻前,随口说要把女儿嫁给魏征的第二个儿子淑玉。没过多久,听了谗言,说是魏征借敢于批评皇帝之名,贬低皇帝,抬高自己,捞取虚名,于是,一怒之下,李世民又宣布与魏家禁绝婚姻,把女儿要回宫去了。
唐宣宗李忱本来安排好了,把女儿永福公主嫁给一位大臣于琮为妻。在即将举办婚礼前夕,李忱设家宴,为女儿送别。或许是不满于包办婚姻吧,永福不高兴,一连折断了七根箸筷。宣宗生气地说:“这种脾气,这么不懂爱惜财物,怎么能为士人的妻子呢?”于是,来了个“阵前换将”,第二天把另一个女儿广德公主塞进花轿,去与于琮结婚。这种拉郎配式的婚姻怎么会幸福呢?
四是当尼姑生活有保障。
在古代,男女出家为僧做尼,必须经过政府批准和考试,才能领到政府和寺庙颁发的“资格证书”——度牒和戒牒,带上度牒和戒牒,才能出外游方求施舍,可到寺庙里去参学和居住修行。这样的僧尼享受比较优良的待遇。《唐六典》卷三说,当时“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是。”有二、三十亩田,自是吃穿不愁了!
公主们踏入空门,虽避免了杀头之祸,可是,伴着泥塑菩萨,既没有亲情的慰籍,也没有爱情的滋润,闭目敲着木鱼,叨念“我佛慈悲”的时候,一定泪珠滚滚!
我很惋惜,为什么当时的文人,都没有记叙她们当尼姑以后的生活呢?那么多野史笔记,为什么对她们当尼姑以后的生死不提一字呢?
是不忍一提,还是担心后人不忍卒读呢?
阿弥陀佛!
(注:本文中的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加粗的,另外本文中把女道士和尼姑的概念混淆了。)
58、官员出差带米走
现在的官员出差,行则专车飞机,住则宾馆招待所,吃则“四菜一汤”,一切都有人安排,甚至不要掏钱,爽心快意,无以为虑。
古代的官员是怎么出差的呢?
古代官员,一般只有两种。
一为京官,即在朝廷管理国家大事的官员。
秦汉之时,京官和国家中央机构,称之为“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太仆、卫尉、廷尉、奉常、郎中令、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九卿”之下再设若干属官。
魏晋时,中央机构演变为“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发布命令,取得圣旨)、“门下省”(审查诏令,同意者签署,有意见者驳回),“尚书省”(执行旨意),下辖“六部”(史、礼、兵、都官、度支、工)、“六部”下设二十四司,
“三省”首长虽各有其称,如“中书省”为中书令,“门下省”为侍中,但均称宰相,共议朝政。
“六部”首长正职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二十四司”首长正职为郎中,副职为员外郎。
还有一些附属辅助机构。
到了隋唐,上述机构人员遂成定制,虽屡有更动,但基本是这些机构和人员。
二为地方官。
地方官一般常有州、县两级。
州、县主官为知州(知府、刺史、郡守、太守),县令,下设若干从属官员,如县令的僚、属有县丞(执掌文案)、县主簿(执掌财税)和县尉(执掌治安)。
县尉是县官中第四把手,官品很低,常为从九品下,是最小的芝麻官。但是,县尉来头却不小。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唐举进士第,往往授县尉”,进士状元,都要下基层锻炼。唐朝许多著名诗人踏上仕途都是从县尉开始,如刘禹锡为渭南县尉,柳宗元为蓝田县尉,刘长卿为长州县尉,王之涣为文安县尉,白居易为周至县尉,等等。戏曲中有中了状元即为“八府巡按”者,都不是官场实况。
古代官员是很少“出差”的,但有几种情况,非“出差”不可。
一是由京官调任地方官,如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从京城长安贬到潮阳去任刺史;柳宗元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等等。
二是由地方官升任京官,如白居易由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然后调入京任知制诰、刑部尚书。
三是在地方之间调动,如刘禹锡先贬为郎州司马,十年后召还京,因写“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犯权贵,再贬连州,后历任和州、苏州、同州等地刺史。
四是根据官员考核制度,地方官员赴京朝见皇帝,参加述职、考试和考评,包括当面向皇帝上表章、提意见、报告政绩及老百姓的呼声。
这几种情况非“出差”不可。
在出差路上,他们的行、住、吃是怎么解决的呢?
“行”自然少不了马车木船,“住”自然是“客舍”驿站。
“吃”呢? 对不起,自己带米!
胡说八道!
请看宋人王明清在《挥麈后录》中的记载:“太祖既废藩镇,命士人典州,天下忻便。于是置公使库,使寓过客,必馆置供馈,欲使人无旅寓之叹。士大夫造朝不赍粮,节用者犹有余以还家”。
这则史料说明了:一,在宋太祖赵匡胤期间,我国才设立公办“招待所”,安排过往出差官员的住宿,使出差的官员从此不要为旅途中的吃住而发愁。这应是中国最早设立招待官员的公办招待所“公使库”的文字记载。
二、这些招待官员出差的招待所是免费供应吃住,由国家出钱负担,这体现了赵匡胤信任、重用知识分子的一贯政策。
三、出差官员一路上的吃都由官府免费供给,原来安排在路途旅行中吃的粮食节余下来,出差官员可以拿回家里,补贴家属子女的口粮。
四、在此之前的朝代,出差官员,无论是到州县赴任,还是进京述职,甚至进京拜见皇帝,都要自己携带粮食,赍就是“抱着,怀着”。
为什么要自带粮食呢?
因为古代官员的工资,发的是米,而不是钱!
我国自秦至清初,给官员发的工资都是“禄米”。如秦代,“三公”禄米万石,九卿禄米中二千石,郡守(太守)二千石;汉朝县令以下的县丞、县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史;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史《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明代官员工资最低,正四品知府每月只二十四石米,七品知县每月只有七石米。
这种以“禄米”做工资的作法,一直延续到清初,由顺治皇帝下令,改发工资为发白银多少两,如宰相“大学士”,月薪为三百两白银,便被称为“俸银”。
“禄米”“俸银”,后人并称“俸禄”。
官员的工资是“禄米”,所以,出差就只能自己带米上路了。唐代诗人杜甫《解忧》诗云:“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同济”,也证明杜甫是带着“禄米”出差的。
当然,也曾出现过以钱代米当工资的做法,如白居易就有“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的诗句,不过,那时没有官办招待所,更重要的是,没有报销差旅费的制度,也没有负责报销公费招待的机构,所有出差费用,都由官员在“禄米”中支出,也不只好背“禄米”出差了。
想到古代官员出差自带粮食,我忽然想起毛泽东、周恩来出差自带粮票。
我也忽然想到,现在影视剧中,出差的古代官员掏金锭银元宝,都是不符历史真实的。
我也忽然想到,如果画一幅《苏东坡赴任图》,图中的苏东坡汗水涔涔,背一大袋粟米,举步艰难,定会叫人笑叹:古代当官也不易!
(注:本文中的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加粗的)
59、王安石天生一副黑脸
在戏曲舞台上,黑脸包公在一代又一代观众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包拯以不媚权贵,秉公办案,为民作主著称于史,流芳百世,让人敬佩,那一张黑脸,成了刚正不阿的形象。
我常常觉得奇怪,黑,牵连着“黑暗”,“黑帮”,“黑心”等贬义词汇,为什么戏曲舞台上的包公又会涂上一副黑脸呢?
难道包公真的天生一副黑脸吗?
史籍没有记载。
不过,史书上却记载有一位大人物天生一副黑脸。
这个人就是北宋的王安石。
王安石是当时的改革派首领,面对因连年与契丹、西夏征战而造成的“大内帑银,所存无几”的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困难局势,大力倡导变法维新,意图富国强兵。
王安石还是一位著名诗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名篇名句,历经千年,如今尤脍炙人口,他那雄健峭拨的诗风,精炼至巧的修词,一直为人称道,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王安石虽然官做得很大,宋神宗赵顼力排众议,任命他为“参政知事”,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权力很大,但却很廉洁,不贪污受贿,不接受他人的贵重礼物。
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大科学家沈括,写了一本叫《梦溪笔谈》的书,书中记录着这么一段轶闻。
王安石患有很严重的哮喘病,医生说服用紫团参可以治愈。紫团参是人参中的上品。很难弄到,且价格不菲。有一回,一个由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官员刘向,刚好从人参产地调到京城任职,就带了几两珍贵的紫团参当礼物,来感谢“恩师”,却被王安石严词拒收。医生婉言劝说,要治愈哮喘病,一定要用这味药,“此药不足辞”。他患有这种病,收下别人送的治这种疑难病的很难办到的药,即使贵重,在旁人看来,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可是,王安石却还是坚决地拒绝了,还幽默地回答说:“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
这真叫人肃然起敬!
《梦溪笔谈》里还记述了王安石拒收馈赠的另一件轶事。
有一位和王安石一道奋力推行变法的吕惠卿及许多赞同变法而被反对派目为“###”的官员,知道王安石除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外,还患有另一种疑难病症,都千方百计地为王安石求医问药,吕惠卿还特地送了些澡豆请他洗脸时试用,看是否对治疗王安石的怪病有疗效。王安石却诙谐地回答说:“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安石得的又一个疑难病症原来是天生一副黑脸!
生来脸黑的王安石,是脸留胎记呢?还是患了奇怪的皮肤病呢?史书上没有记载,但王安石长有一副黑脸却有此文为证。
如果以后有人如眼下大张旗鼓地写作清宫戏、唐宫戏般写宋宫戏,必定少不了写王安石,在描述王安石时,请千万别忘了他天生一副黑脸!
另外还要一提的是,王安石还有另一种病症——眼内多白。是患白内障?还是眼球上长了胬肉?史书也无明确记载,有心的病史专家不妨研究一番。
看来,王安石是一个多病之人。
忍受着这么多疾病折磨,王安石仍能努力推行改革变法,他的精神难能可贵!
60、清官判案
读到两则古代清官审案的野史札记,很有趣味,下面原汁原味抄录。
一为宋朝罗大经所撰《鹤林玉露》记载: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罗大经还大加赞赏地写道:“乖崖此举,非为一钱而设,其意深矣,其事伟矣。”
为了公库中一个钱而斩一吏,从防微杜渐的角度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每个官吏都这么严格要求,则永无贪官了!
不过,从人权角度来看,这个崇阳县令未免是草菅人命。在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会有为贪一个钱而杀一个人的法律。张乖崖杀人是滥用职权。何况,他还没问明白,这回是初犯还是屡犯?屡犯者以“一日一钱……”为罪名,还勉强成立,如果是头一回,或是忙着在钱库里钻穿无意中沾上了一个钱,不问青红皂白就判斩刑,岂不是滥施刑罚了?再者,因为小吏辩争,觉得有损本官尊严,便怒而杀人,不是枉法报复吗?
或许贪官太多了,贪得让老百姓恨不得“十个当官的有六个该杀”,于是,崇阳的老百姓才赞扬这个贪一个钱也杀头的县令,传诵他为一个钱而杀一个贪官的严惩行为。
朝朝代代,老百姓总希望把贪官杀个断子绝孙,可是,百年千年,贪官总也杀不绝,而且愈杀愈多,愈贪愈多。清朝皇帝乾隆的宠臣和珅,在嘉庆皇帝上台第四天查抄其家产,折合白银十亿两。依清顺治帝所定,亲王每月俸银六百二十两,大学士(宰相)俸银每月三百两。据当时有关部门统计,清朝一年财政收入才七千万两白银。和珅当政二十年,其家产超过国家十年的全部财政收入; 以其俸银计算,就是一文钱不花,他二十年全部收入才七万二千两百银,查抄资产便已超过他一万多年的全部收入!
可笑的是,在《百家讲坛》上,在《康熙大帝》电视剧里,和珅居然变成了一个辛勤为国的人,还有人大言不惭地为之辩护。姑且不说谣传其为乾隆皇帝的男宠(所有帝王男宠都富甲天下,如邓通、董贤、逐金丸的张嫣【注:此处的张嫣应为韩嫣,韩嫣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位同性情人。而张嫣则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历史上著名的处女皇后】之类),就凭上述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便可永久唾骂他。为什么要把他从历史耻辱柱上放下来呢?是为今天的大贪官们辩护吗?颠倒黑白、蛊惑人心到了如此地步,我们还想重复“指鹿为马”的历史吗?
我不知道今天的崇阳人民是否还记得张乖崖,记得他“一钱斩吏”的故事。面对今天泛滥成灾的贪贿,面对“百家讲坛”上为和珅辩护的丑恶嘴脸,我想,崇阳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会批评我对张乖崖的吹毛求疵,都会赞赏张乖崖的果敢,都会朝中央电视台那个家伙吐唾沫!
治乱世,用重典。
刹贪风,用重典。
只是希望,不要从张乖崖的档案里,翻出贪污受贿的材料!
还有一则唐代张固《幽闲鼓吹》里的记载:
“张延赏判一大狱,召吏严缉。明旦见案上留小帖云:‘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张怒掷之。明日复帖云:‘十万贯’。逐止不问。子弟乘间侦之,张曰:‘钱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惧祸及(应为及祸),不得不止。’”
三万贯钱嫌少,“怒掷之”,十万贯钱呢?找个“钱可通神”、“吾惧祸及”的理由,就大大方方地收了。原来,“清官”是不贪小钱,专贪大钱!严缉的吏一见他怒掷三万贯,一定会鼓掌大赞他是个不爱钱的清官,好在收十万贯的事只有“子弟侦之”!
许多外表清廉的官员却是如此狡诈!
今天的官员贪贿数目愈来愈多,甚至上亿元,从张延赏这里就能让人看出端倪。从张延赏收十万贯便止而不再追查案件,又可知法律的腐败。
历史真是一面镜子!
如果张乖崖(应为张延赏)手下那位库吏,看到张延赏收了十万贯钱就不再追查案犯,他该有何感想呢?
我忽而想到恶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变成“只拿国家百万千万”……。
我自然也悟到,贪贿为什么延绵不绝。小钱上交国库,大钱据为己有,这就是当“清官”的决(应为诀)窍,也使百姓误以为真有“清官”。
张乖崖(应为张延赏),是否也是个骗人的“清官”呢?
(注:本文中的粗体字,是订正原文错误后,特意加粗的)
未完待续
请看第7集:宋高宗患男性不育症/米芾偷书画
原题:(引用)6、谜一样的杨贵妃/乌纱帽原是妓女标志
2013-05-05 18:47 发表 2018.12.31 阅读(1166)| 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