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与马克思

应该是第一次看这种粘土动画。看惯了大荧幕上飞檐走壁的动画电影,《玛丽与马克思》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反差。片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用泥土捏制而成,真没想到电影还可以这样拍摄。


玛丽与马克思_第1张图片

看完之后才发现,选择用粘土动画这样的方式去展现影片主题和内容是恰如其分的,也只有那种温暖、可爱又具有英伦幽默感的粘土效果才能表现出故事中黑色而怪诞的幽默感。没有炫目的视觉特效,没有英雄主义的渲染,但当你平心静气的观看完整部影片之后,定会由衷的感叹:“拍的真好。”

故事简单的不可思议。玛丽是一个居住在墨尔本的孤独的小姑娘;马克思是一个居住在乱糟糟的纽约市区,肥胖、患自闭症的44岁犹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有了联系,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通信。影片是通过对信件的展开来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同时剖析了友谊、自我、死亡、性、精神疾病等众多因素。虽然都是沉重的话题,但却是以温和温暖的影调娓娓道来,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交流。

如今,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大行其道,友情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更多的是酒肉朋友,利益关系。伯牙琴弦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应经很遥远了。其实,友情有时候比爱情来的坚强,因为友情的本质是寻找另一个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不会骗自己。我总觉得一个人在世,需要两种人相伴,一个是能够在性格上互补的人,她能弥补你生活中的缺失,像是《圣经》中的那根从你身体里取出的肋骨;另一个人是和你性情相近的人,让你产生精神的共鸣,让你不再感到孤独。人作为群居动物,孤单乃天敌之一。但孤单只是身体所处的环境状态,孤独却是一种心灵状态。身在闹市,却也深感孤独;地处偏安,仍内心充实。关键看内心够不够强大。而友谊能给人带来这种情感的寄托和共鸣,让你深感:在茫茫寰宇,吾非遗世而独立,仍有知音听弦。

在永恒的孤独之中,凡人皆有所寄托。

现代人都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治安越来越好,但人与人之间的安全感越来越少。人们往往带着面具混生,不肯轻易交出真心,像有一堵墙阻在那里。我们相互拥抱,却也拉不近两颗心的距离。

马克思最后对玛丽说:

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完美,你不完美,我也是。所有人都不是完美的,即便是那些在我公寓外乱丢垃圾的人。小的时候我想变成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个人,Bernard Hazelhof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其他一切。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

想起了《小王子》中狐狸的话:

对我来说,你和成千上万个小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又跟成千上万个狐狸毫无差别,但是,只要你和我“建立联系”,我们就谁也离不开谁了。

狐狸还说:

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认识别的事物了,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买现成的东西。但是,由于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

另外,关于电影。觉得好的影视作品不光是靠匠心独运,靠人气明星、非凡特技铸就的,更是拍摄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玛丽与马克思》整部动画片是由大约132480张独立的画面制作而成,影片的设置过程中一共使用了212个黏土人,这些黏土人由黏土、复合材料、木棍和金属制作而成。每一个黏土人身上的各个关节都是可以活动的。为了能让主角面部活动起来,并且能做出各种表情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一张能动的嘴和能动的眉毛——在每一定格中,工作人员都会给人物换一张不同的嘴。全片一共用了1026张不同的嘴,每一张嘴都是一张由橡皮泥包裹着钢丝的模型。为了让马克斯说话时动起来,剧组为他制作了30张嘴。(来自百度百科)。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

好的电影如一块美玉,需要精雕细琢,用心刻画。《狼图腾》阿诺筹备七年,养狼三年,才得以拍出生命的自由和美好。《泰坦尼克号》拍摄五年,造价十几亿,才诠释出爱情凌驾于死亡之上的魅力。《阿凡达》14年酝酿,耗资27.2亿,四年拍摄,卡梅隆不惜刻苦钻研拍摄技术,方得成功。这才是大手笔,大制作,是电影史上的熠熠生辉的杰作。反观那些靠宣传造势,靠明星博眼球的烂俗剧,虽然换取了票房,但也诋毁了观众的审美。中国太缺少那种能耐住烦躁,割得浮华,一心一意创造伟大影视作品的导演以及投资方了。像中国第一编剧芦苇,在叫嚣着剧本荒的中国影坛,他却面临着有价无市的窘境。可悲可叹。

电影是门艺术,而在当下,艺术被商业、金钱所侵蚀,缺少艺术创作的氛围,也没有为艺术买单的市场。

2015/06/23 22:48

你可能感兴趣的:(玛丽与马克思)